看到一篇长文,是一个海龟科研型理科博士,前清华学子,写的关于“我在学术界与工业界的经历”。感慨良多,结合自己的职场见闻也非常认同。
1,海龟往往是硕士或者博士,科学家或者企业里被称为数据科学家或者其他研发岗位的人也往往是硕士或者博士甚至更高级,在公司里这些人的确是很容易在斗争中吃亏,吃业务部门、市场部门、产品设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以及不一定哪个分管领导的亏。他们科研厉害,但甩锅能力差;他们离技术核心问题近,但是离客户远更要命的是离老板的心远;他们代码敲的好、论文写的严谨,但是对骂邮件和张扬的PPT写的一般般。
之前我所在科技型创业公司曾招来一位五十岁左右的数据智能科学家,做知识图谱,他曾在某中央部委工作多年专门从事技术研究。到了我们公司以后,在各部门来自各个大厂(百度腾讯阿里搜狗等)的产品经理、技术团队leader们的江湖里,被骂得狗血淋头,失去自尊,被要求对每周进度负责、对产品不行的问题背锅。那篇长文的作者也提到了科研人员的解决问题需要一两年时间的节奏,老板要的是一两个月。而只投入没实际产出的情况下能坚持一年以上的民营企业老板几乎是0%。不用说按周,就是几个月也难,所以我们那个人品性格很好,经验能力也不错的科学家,连三个月的试用期都没到,就灰头土脸地离开了。这是他个人和公司的双重不幸。扩大一点看,这种资源浪费和匹配不到位,也是国家层面的损失。
2,之前有个90年代到2000年代的统计数字是说像清华北大等顶尖大学的学生去美国之后,90%选择留在那,不回来。的确那边的体制机制、财务保障、实验环境、人才交流氛围等等都是全世界最好的。从长文的作者的自述也看见,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卷不动了,他也是不愿意离开美国学术科研圈子而回国的。看来过了这二十年,那个统计数字可能稍有变化,但本质问题仍然存在。并且还加了一个新问题,就是作者说的三年能否购房的问题以及买房以后职业压力的问题。毕竟三四十岁了不怎么赚钱,还得寄希望找个能赚钱养家的女人。自己成为银发父母,家里还有真正的白发爸妈。
3,国内顶尖高校的科研很卷,普通高校愿意读博和真正适合读博的人太少太少不够用,不厚博导分和抢。随着学校等级的下降,博士生越来越少,而招博士生的老板越来越多。往往一个系有20个老师有博导资格,但是只有一个博士生。当然那个博士生就被系主任薅走了。
我们的科研人员要填各种表,要开各种会。每天白天要在开会中渡过。只有晚上有一点点科研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很多好的paper(发science,nature那些),还是在做给欧美科研界打工的项目。比如说,大的数据采集,结构实验,大的连接组等等。中国人做这些数据密集型的项目,才能发好paper----因为这样全世界就可以看到我们公布的大数据了。实际上,欧美人有时候估计把这些数据密集型项目让给我们,拿中国的科研经费,做世界共享的数据库,何乐而不为呢?”而欧美人就踩在这些数据库上去做真正的创新项目。
而科研团队内部的人际关系也不好,比如我的一个老乡,是个在清华读博士的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被PUA地成了抑郁症患者,回老家休整了好长时间,才回京。再次见到的时候,剪了超短发,穿的土里土气,皮肤长痘痘,素面朝天,无精打采的看着像个大小伙子,可是小时候她可是我好友的好妹妹,特别水灵漂亮机智可爱的。可怕的环境,可怕的人心。
4,科研补贴几十万、一百万乃至几百万,听起来不错,但是却实际上支撑不起真正的科研。比如某部委是每年给青年科学家们发50万,主要是想着让他们能够生存,不为生活上的钱发愁,不用为五斗米折腰,然后用心去搞科研,当然是好事,但并不能真正解决事业和产业上的问题。
5,科技成果转化是个时代命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经济要继续增长,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必须靠科技和科技人才。基于前面的情况,也难怪我们的大学申请的专利里面,评分70分以上的高价值专利极少,此前看过数据是95%以上的垃圾专利,这数还说小了,凑数或者为了行政作用的是绝大多数。现在我们咋办?无非是:
1,给科研人员减压,减少事务性工作,梳理好繁琐的低效的会议流程等。
2,给科研人员配置保障住房,最低工资保障,税收减免,儿童馥郁保障等等。
3,帮助科研人员构建团结的交流沙龙,给予职场和行业协会层面上的帮助、职业生涯规划、法律救济,比如怎么签约期权,怎么避开被骗,怎么行权等。
4,定期倾听、搜集汇集国企和大型民企的科技难题,相对精准得对接对应的论文、专利、产品原型的所有人,用科技对接、科技挑战赛、路演等方式,起到月老牵线的作用。
5,设立一些有长远眼光和目标的科研基金,周期管理稍微宽松一点,不设置5-8年的退出周期,避免资本对企业创业者的压力过大过于急切,放长线钓大鱼,给科研人员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