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第12课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669天。2021.12.21

        来访者的权利与义务:

    关于称呼:求助者、来访者、当事人。求助者从字面理解就有一种不平等的意味,“求”意味着什么,需要帮助,像学生与老师、普通人与专家,是有位介的;来访者,就相对好一些,前来访问的人,可高可低;当事人是中性词,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尊重与信任。但不论那种称呼,都要心怀敬畏之心,力求做到平等。

    权利:选择咨询师的权利;了解咨询师资质的权利;了解收费标准;有权中止咨询。

    义务:如实向咨询师说明情况,提供与自己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信息;要按共同商定的时间表进行工作,如有更改事先通知;要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试图与咨询师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保持纯粹的专业关系即咨询关系),按规定缴费。

    若来访者提供的资料不真实,如名字,那么可以问来访者他希望你怎么称呼他?一般来说情况不一定如实,但情绪一定是如实的。

    协商咨询方式:咨询时间,一周一次,一次多长时间,一旦确定下来,不要轻易改变。

    咨询尽量是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频率、固定的地点、固定的咨询师、稳定的咨询关系,在这样的氛围中,来访者自己就逐渐的成长,而非说你一定要用到很多很多的技术。

    相关知识:

    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非常重要。首因效应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咨询中发现有危机怎么办: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一旦发现来访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必须立即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把伤害降到最低。

    一旦发现危机,一定要重视,一定要第一时间处理,即按保密例外走,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但应将有关保密信息的暴露程度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危机干预这块儿,重要的不是想着如何助人,而是防止出事,当来访者的情绪相对稳定、危险系数降后,才考虑助人。若超出范畴,建议去医院就诊,并及时人来访者或其监护人签订知情同意书,或危机告知书。

    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问题的严重程度(轻、中、重)、问题的一般原因(生物、认知和社会原因)、问题的具体原因(躯体情况、人格因素、具体压力特点)。

    焦点解决不主张关注原因但并非不了解大概情况,更多关注正向、关注解决,也非不了解负向。与传统心理学相比,传统的可能花费百分之七十的时间聊原因,百分之三十探讨解决,焦点解决正好相反,用百分之三十探讨原因,百分之七十探讨解决或建构解决之道,只是比例的不同。焦点解决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有效继续,无效改变。所以要活学活用,不能一概而论,更不是万人同一方(即按照固定的、单一的原则去运用)。焦点解决强调世界多元,各有道理。

    注意事项:

    避免紧张情绪,事先多练习和见习。多练就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见习就是观看老师做咨询展示。

    注意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方言。作为咨询师语速要适中,吐字要清楚,避免使用影响言语交流的方言。如果是同一个地方的,可以使用方言,这样反而更亲切。但若不是同一个地方的,还是用普通话。会谈中若用专业术语,应向来访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与外延,即让来访者明白专业术语的意义及用意。

    反复强调保密原则。会谈中可以多次强调保密原则,只有保密,来访者从才感觉到安全,安全了才可能更敞开,敞开了才有机会做深层次的探讨。保密也是咨询师的责任。

    强调心理咨询与心理测量的有限性。提前告知心理咨询不是一次两次就OK的,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根据来访者的情况可能需要好多次,以降低来访者对咨询效果的期待。同时让来访者意识到咨询是个“慢动作”。还有心理咨询师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来访者提供帮助和作任何承诺。

    注意确保仪态端庄大方。如不吸烟,不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玩弄笔、轻敲桌子、抖动身体等。接待来访者之前不饮酒或服用兴奋、镇静等药,保持良好的状态。会谈中,不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等。

    摄入性会谈:是为了了解来访者的客观背景资料、了解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和家庭状况,等。通过会谈了解来访者当前的感受、状态、咨询动机和期望等。

    摄入性会谈一般都在初诊接待、初诊访谈里边。即第一次做这个咨询就叫初诊。初诊需尽量多了解来访者的各种资料。摄入性会谈是为了什么?是确定要聊啥,咨询要干啥,确定来访者的目标是啥。其实就是锁定范围,避免乱聊,即有目的的聊。如果来访者自己也不知道要聊什么,怎么聊,那么可以参照以下几点:来访者主动提出的内容,他自己主动提出来的。一般对他来说往往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并不一定是他最需要改变的。他最先提出来的内容跟他最需要聊或者最想聊的内容可能根本就两码事。所以你需要先跟他探讨,先展开,先不要急着下结论,急着做决定,先跟他去聊这个学习概什么情况,具体是怎么回事,能说的多一些吗?感受是什么?想法是什么?其次,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了疑点。这个一般不多,如有的地方可能来访者说的跟他表现的不太一样,不要急着点破。如果咨询关系还没有建立好,直接点破就意味着咨询可能就脱落了,走着看吧!作为焦点解决取向的咨询师永远不要表现的比来访者更聪明、更智慧,更努力,更着急。一旦咨询师比来访者更聪明更智慧,就可能会造成来访者不成长,有依赖,或者感觉自己更不行更受挫,从而影响来访者改变的动力、积极性。 再者,还有测评中发现的问题,这个一般也不是太多的。

    目标确立的要点:

    1)咨询目标的确定以来访者为主;

    2)详细探讨目标。澄清、具体化等。

    3)先定问题,再目标。

    控制会谈方向:四个方向~示意、中断、情感反射、引导。

    示意:也叫内容反应、说明。即对来访者说的内容进行概述。示意的好处就是在概述来访者说的内容的基础上,顺便引出下一个问题。如,刚才你说到你家里的这些情况,那么你对此的看法是是?你最在乎的是什么?你的感受是?

    示意的要领是一定要听懂,听懂来访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中断:当来访者喋喋不休地说一些与问题无关的内容时,咨询师可以起来给他倒杯水。如果水喝了,来访者还在继续说,那就尊重他让他说吧,此刻当下或许说出来对他就有帮助。切记不可强行打断。

    情感反射:指咨询师有意识地刺激一下来访者,使他把会谈转向某类问题。情感反射一般咨询会谈中是不用的,焦点解决也不用。

    引导:指由目前的话题引向另一个话题,不是直接建议转换话题,而是由原来的话题引申出新话题。

    焦点解决的引导为的是扩大来访者的视角,让他看到以前没有注意到想到的角度。即更多地澄清、具体化,以及通过重要他人的视角来看同样的问题,可能的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对会谈内容归类:

    在会谈中,除非征得来访者同意,一般情况下,不能做详细的笔录,不能录音录像,只能做以下简单记录:个人成长、发展中的问题(经受的挫折或不良行为);现实生活状况;婚姻状况;人际关系中的问题;身体方面的主观感受(主观症状);情绪体验、生活态度;其他。

    相关知识:

    1)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倾听是咨询师的非常重要基本功之一。关于倾听八字“先开后合,多听少说”,即先放开手即云手,先接住。会谈初期以听为主,尽量不急着澄清、概述等。听懂他,听他在乎的、看重的、想要的、期待的、听资源、听例外等。

  2)听的态度。中立之姿,即非评判性态度。带着尊重、未知、好奇与欣赏去听,用心地听,理解地听,同时要做到不评判、不指导、不建议、不打断、不急着解决问题。

    表达“理解”,是中性化的和非评判性的态度。从心理学角度看,“理解”只说明咨询师对他行为或情绪发生的规律性或必然性有了肯定的看法,而对其社会效应和其他后果仍是一种保留态度。如对于来访者说“小三”,作为咨询师只能说她喜欢一个人是理解的,但对他因喜欢一个人而破坏人家的家庭、对他人造成伤害持保留态度。

    阳谋:在来访者预约咨询时,就要告知其收费标准、排咨询时间是以缴费来排的,不提前缴费,不排咨询,首次咨询时长等。这样做,一是来访者想要寻求帮助的动机、改变的意愿都比较强;二是信任咨询师的专业胜任力。(关于收费,尽量做到一视同仁(对于特殊群体,可以有另外一个标准,但对同一群体,标准一致)不打折、不优惠、不促销等),这是咨询效果的保障。

    关于提前约定好的咨询时间,来访者没有来的事先说明:按行业规定,当天咨询当天爽约,咨询费用是要收的;如果当天咨询,前一天告知咨询的,费用是不扣或不收的。如果是咨询师有事不能在约定的时间给来访者做咨询,那么要提前一天告知,否则除了给来访者补耽误的这次,还有额外免费补一次。

    提前告知来访者两次咨询之间不联系。

    关于目标与效果:会谈中没有目标很正常,也可能聊了几次依然没有明确的主题或目标。没有目标并不代表帮不到来访者。咨询一次效果很好,并非就真的一定好。咨询好多次没有明显效果,也并非就一定不好。但作为焦点解决取向咨询师,心中要有一条主线“目标、资源、一小步”。

    确认知觉:助人之前一定要先确认对方的知觉,即他是怎么看这个问题/困扰/烦恼的?他的思考是什么?他需要你的帮助吗?还是只是说出来让你听听?如果需要帮助,他希望获得什么帮助?或希望那一块儿聊后有变化?确认知觉也是一种尊重,把对方当回事。

    想法与感受。想法是当下对方想到的东西;感受是情绪。在实际交流在,人们常常将想法与感受混在一起说。但只要是能让对方有反思,有思考,能探讨出他在乎的、想要的是什么,就好办了。很多时候,人之所以会迷茫,就是因为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旦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人也就不好迷茫了,因为没有时间迷茫,都奔着需要的忙活了。

    关于约练:约练对于新手咨询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想起一句咨询师成长之秘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找一名师指路”中“阅人无数”就是说咨询师要有足够的个案积累,恰好“中原焦点团队”的YY约练平台满足了这样的需求。所以大量的约练,即在大量的实践,把每一次约练都当成是正式的咨询来看,严格按照咨询的各种设置(除了不收费外),如保密、时间的把控、环境要求等。约练设置三个角色~咨询师、来访者、观察员,每个角色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价值/收获,所以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角色。

      好奇三问;是什么让你希望有这个变化呀?如果这个变化实现了,可能会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啊?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不同?以及这个变化具体的包含哪些方面?慢慢地细细地聊,聊着聊着就聊透了,然后曾经的例外自然就出来了,来访者想要的也就更清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筑基第12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