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学不会尊重孩子?

图片发自App

前几天傍晚,带孩子去小区游泳池玩耍。阳光和煦,绿影婆娑,大人们带着孩子们或吃着烧烤,或在水中嬉戏。我惬意地躺在椅子上,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悠然自得。

突然,一声声“炸雷”刺入人们的耳膜。我坐起来循声望去,看见两个一大一小约摸6岁和3岁的男孩哆哆嗦嗦地站在泳池边,在他们面前的躺椅上,是一位满脸不耐烦的父亲。只见他两手撑在撇开的两条大腿上,脖子歪楞着瞪着小子们,嘴里时不时用闽南一带的方言大声斥责着什么,孩子们一听他讲话,就会跑到泳池边,犹豫着要不要下水,偶尔会把脚放下试试水温。就这样一训一试,等孩子们好不容易下了水,泳池才恢复回了欢笑的主旋律。

我猜是因为孩子们嫌水凉,迟迟不进水池,爸爸催促至丧失耐心,才开始斥责交加,就如我平时带孩子一样。我只是没想到,当这样的行为,出现在公共场合,会看起来这样面目可憎。

记得我刚来美时,观察老美带娃有理有节,跟娃讲话就如对待平常大人一样的尊重,我也只有在心情很好没有任何波折的时候才会跟娃这样讲话,一遇到孩子拖拉、胆小、不配合等小情况,马上能由慈母转为满口埋怨的可怕人物。

痛定思痛,我找来了许多育儿书籍来看,理论学了一套又一套,可发现偶尔还是会恢复成爱讲权威和命令的家长,我就在这样的前进和后退中不断懊悔。

为什么学会与孩子平等对话对我们来说就这么难呢?

是不是我们自己就是这样长大的?我们从小被教育听从权威。在家里,要听父母的话,如果父母大声对我们打骂,必是我们自己犯错,做了不合他们要求的事情(换句更通常的话是,父母为了我们好而严厉要求我们的事)。在学校,我们更是得老师言听计从,要不然就是被罚站、罚写、请家长。到了工作,我们对领导不敢提反对意见,更是要学会逢迎做作。

我们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地忘记了心中的声音,丢掉了那个爱提问爱说直白话的“幼稚”小孩。当这样的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自然地开始用习以为常的权威处理亲子关系,而且还发现,这样最省事快速。可我们没有想过,待到孩子长大,他们回忆过往,脑海中充斥着父母的粗暴,也许再也无法跟我们做深入的沟通,待我们老了,估计也不会有什么耐心对待我们。

我们只有降低对权威的仰视和依赖,才能真正地学会蹲下与孩子对话;如果在孩子小时候不注重亲子关系的培养,往我们的情感账户里存钱,等到孩子青春期开始,我们就得开始尝到苦果;如果父母不追求自我成长,在与孩子的矛盾中反思自我,终将切断与孩子的沟通通道,直到有一天,孩子关上门,拒绝再听我们的任何话语。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为何学不会尊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