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养善心,明事理,行正道

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有些利益可以取,有些利益不能取。人只有遵守自己的底线,有所不为,才能有所成就。

很多人觉得,《孟子》开篇就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其实这孟子这句话并非是对利的彻底否定。判断利义取舍的核心标准是:合道,利再大也不为过;不合道,利再小也不能受。

孟子主张性善论。

孟子讲,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 这就是人禽之分的根本,也是仁义礼智的发端。

在今天,对于个人来说,保持善良已经不再是一种“消耗自己”的选择。

人的那些美好的品质“善”、“良知”、“正直”都是被正相激励的,在当今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正在建立一个“信用体系”,那些美好的品质变成人的正资产,而不是潜在风险和成本。

所谓的聪明人都喜欢走捷径,都喜欢去占便宜或者精于算计,但是,所有的捷径最后都会适得其反。

基于人性向善的主张,孟子提出了仁政王道。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官员,那孟子的仁政王道思想和我有什么关系?这个时代,最普遍的组织形态,就是企业。

对于企业家、企业的管理者而言:行王道还是霸道,这就成了天大的问题了。

这是企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管理的角度而言,西方的管理理论,是强调了人的工具属性,强调的是“管”和“控”,而忽视了人作为人的“能动性”。

真正优秀的管理文化应该是既能通过西方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来消除和控制人的恶,又能用王道思想激发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动性。

就企业的价值观或者企业的文化而言,选择为什么而存在,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的小利还是促进社会和人类的进步的大义之间的选择,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和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孟子》:养善心,明事理,行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