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想做“导弹”的小学生

先看一下周周口述的日记:

昨天,我和瑶瑶把2.4G红外接收器装到了捡到的PVC管上。今天瑶瑶到我们家继续做导弹,还带了他的朋友赵浩然。

我找了一块3.7伏的电池装到PVC管里,连上红外接收器,又找了一块3.7伏的电池,装在了红外遥控器上。

我们开始测试,我和赵浩然在红外接收器上装了一个发光二极管,瑶瑶拿着遥控器,按了按钮。二极管亮了,我们都很兴奋。瑶瑶拿着遥控器走到我们家最头上,灯还是能亮。瑶瑶出门,走到了单元门口,按了按钮,灯没亮。

我们又出去捡了几个铁管儿,准备做导弹发射架,可是有个管太长了,我们就拿锯子给他锯断了,我们把两个管连上,大约65度角。

我们不想在家里呆了,就想出去捡些东西,结果啥也没捡着,他们就回家了。

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


看到周周的日记说“做导弹”,我吓了一跳。再看他后边描述的很认真的样子,又不像开玩笑的。这些孩子,究竟要做什么呢?

今天中午,周周提到的瑶瑶和另外一个男孩又来到我家,听他们探讨做“导弹”的细节,甚至还有“火药”。我忍不住插话了:你们对导弹的工作原理、可行性、安全性有过思考吗?他们表示很肯定。我让他们介绍一下。他们开始介绍,我拿起手机要拍摄,他们表示不能拍照,不能摄像,不能录音,不能对外说,不能报警。总之,怕我把他们的计划搞黄了。

我说,我不是要阻止你们。是想了解情况,帮你们评估可行性与安全性,帮你们更好实现目标。

瑶瑶同意给我介绍。不能录像录音的话,有一些细节记不住怎么办?征得他的统一后,我用纸笔做记录。


问:先介绍一下你们对要做的这个导弹的主要设想吧!

答:计划导弹射程300米以内,只飞不炸。(那其实类似于火箭)

(问:你知道300米是多远吗?答:知道,我们操场一圈是300米)

主体是一个PVC管。推进剂是酒精。酒精里计划加入一些物质,做成非牛顿流体。酒精凝胶也可作为候选。

推进剂容量350毫升,因为我有一个350毫升的注射器。计划在注射器的活塞后边装上弹簧,这样可以用弹簧力量把燃料一点点地推到燃烧室。

燃烧室里,可以用火柴头的粉末。火柴头里面有氯酸钾,分解可以放出的氧气。我们已经有50个火柴头的粉末了。

导弹是要控制方向,可以上下左右改变方向。大约两三年前,我在淘宝上买了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一共16元。昨天我们试了一下,可以用。为了减轻重量,我们把接收器的外壳都不要了,直接放在PVC管里。管子外边,我们还会加上舵机,舵机也是轻型的。

我根据他的描述画的示意图


问:现在这个导弹,计划多久做完?

答:计划一年后完工。

问:做好了怎么试验飞行?现在这里没有300米的空间呀!

答:我计划到郊区做。我爸一个朋友,在怀柔的山区有一个采石场。我们可以到那里,人少空间大。

问:听起来你对火箭原理还是很有研究的。

答:是的,我看了20多本关于火箭和导弹的书。

问:你什么时候想要自己做导弹的?

答:其实一年前我就有这个想法了,但是我家里不好做。大概半年前,寒假里,我玩爆炸物,炸伤了右手,后来我妈禁止我玩任何爆炸物,我辛辛苦苦磨的铝粉,也被我妈扔了。(我用外边捡来的铝型材磨铝粉,用了四五天,磨出了15克左右。)但是我有问题,还是可以问我爸。我爸是我的技术指导。

最近,我发现周周家很适合,于是我们就开始着手做了。

(问:为什么你家不合适、周周家合适?

答:因为我家的东西是每天都要收拾,周周家空间大,东西可以放地上,每周收拾一次就可以。)

问:还有谁在参与这个项目?

答:我们“红岸基地”——“红岸基地”出自《三体》,《三体》3本书,我都读了不下6遍——在我们小区有14人,在学校里有17人,都不包括我。

问:学校里和小区里的这些人,有交叉吗?

答:有,只有孟令溟一个。

…………



和瑶瑶聊完之后,我深深感到,现在的小孩,真是不简单。

虽然,在大人看来,他们的项目,既“不靠谱”也“没什么用”,但是,他们却是下了很大功夫,付出了很大心力,而且,他们是认真的。

他们是四五年级的孩子,他们爱科学,爱探索,爱钻研,他们愿意反复尝试,不怕失败。这份求知欲、探索欲,是值得我们呵护、支持和正确引导的。

要是能给他们找一个指导老师就好了!



下午,我向孩子学校的科学老师请教,老师给了指导意见:

刚看见您写的文章,对孩子们来说,这是很好的经历。

不过,任何的项目研发一定有它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目标,就是为什么要去研究导弹呢?只飞不炸的导弹是否具有意义呢?

这样一个控制器研究出来,除了作为导弹发射器,是否有其他用处?

任何实事物都是有存在的意义,可以为生活解决问题。

所以,要有目的与目标地研究项目。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群想做“导弹”的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