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的最少必要知识


为什么要刻意练习?

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无意识地完成,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 Anders Ericsson

就做饭这样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刻意练习与否就能产生本质的差异。我丈母年百年如一日只做一些炖青菜和拌菜,烧出的汤不是食而无味就是水量不足。而我爸在做菜的时候,每次总会先询问我们想吃什么,然后精心挑选材料,并且在吃的时候认真听取意见,并且有针对性地改进;同时,在外面的饭店吃饭,他也会细心观察一个好吃的菜是怎么烧出来的,里面最关键的元素和步骤是什么。长期下来,我爸的厨艺俨然在标准以上很多,但是我丈母娘的厨艺就只是初阶水准,而厨艺差距产生的本质结果就是:结婚后,我和老婆更愿意去我爸妈家,而不是我丈母娘家。所以,在舒适区地原地踏步和突破舒适区地刻意练习,结果天差地别。

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水平。所以很多人学了10年英语,抵不过别人学三个月的水平,很多人在一个简单的岗位工作了10年,可是他的真实工作经验可能只有1年,还不如一个刚毕业两年的大学生。

人和人本质上的差异只有一个:是否进行了长期的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的特点

一、具有明确定义的特定目标

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引导练习,如果目标难以短时间完成,那么就尝试分解目标,重要的是,你必须要制定可执行的可达成的目标。比如,每天冥想十分钟,一开始你可能只能坚持五分钟,不过没有关系,先认真完成五分钟的冥想,然后加量,一周后,十分钟必然不在话下。

二、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史蒂夫法隆是埃里克森作为记忆实验对象最成功的案例。每天20分钟的训练里,他们会营造一个全身心投入的环境,不受到任何干扰,专注于记忆练习。因为专注,而产生心流,因为心流,进而让练习效果加倍。

三、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迟到的反馈不是一种正确的反馈,即时反馈很重要,不管是对还是错。对了,继续;错了,整改。不论你的目标是什么,都需要了解你在各方面的不足,以及分析如何改善这些不足。

即时的反馈,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是独特的思维地图,它能告诉你哪些步骤做对了,哪些步骤存在问题,职业选手和普通人的最大区别就是长时间刻意练习所建立的心理表征,通过改变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创建了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

四、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一旦达成阶段目标,就必须用更加难的目标来练习。对于任何类型的训练,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舒适区是让自己停滞不前的诀窍,而不是技艺精进的秘诀。

我们的大脑是有极强适应能力的,伦敦的出租车司机因为要记忆巨大且复杂的城市地图,久而久之,他们脑中的海马体会远远超过普通人。走出舒适区能够帮我们重建新的体内平衡,但是注意:不能过分逼自己,不然你会因为节奏太过紧张或压力过大而放弃。大脑对于处在舒适区外,却离得不太远的甜蜜点的挑战,改变最为迅速。

五、遇到瓶颈的时候,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史蒂夫法隆在练习记忆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难以想象的阻力。其中一个案例就是他无法一口气记忆30位数字,尝试很久,仍然不见突破,这个时候,他采用了一种分组记忆的模式,把30位数字打散成了5组分别记忆,这样,就啃下了这块硬骨头。在之后的训练中,凡是遇到瓶颈,他都会考虑用这样的方式去克服。

六、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如何让自己保持刻意练习的动机,这个动机可以是钱,也可以是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可能,雇佣一个人来监督和指导是一个很棒的方式。其实,很少有人了解健身教练的意义,他最大的意义就是在你撑不下去的时候帮你吼一声,在你达成目标的时候鼓励你,仅此而已。


提示和总结

1、马克·格拉德维尔的所倡导的10000小时定律是一个伪概念,因为时间长短不是衡量是否专业的最重要指标,刻意练习时间的长短才是。

2、刻意练习就是有目的,有反馈,超出一定舒适区的练习。

3、在刻意练习前,找一个好的导师(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经过检验的书),了解正确训练的方法。

4、在刻意练习过程中,尝试构建专业的心理表征,像职业选手那样去长期正确地刻意练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刻意练习的最少必要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