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奥运赛事,感动之心常在,每一次动辄全身的感动告诉我: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精神在奥运赛场一次次的突破中弘扬。
“历史第一人!”8月1日晚,在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跑出9秒83,创造亚洲纪录,成为电子计时时代第一位闯入奥运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并在决赛中获得第六名。
这个“精神”是拼搏,是超越,是一种不甘平庸、不甘屈从、不甘得过且过的血性和品节。有一点精神,就敢于突破;有一点精神,就自信自强;有一点精神,就不畏强敌迎难而上。
32岁的苏炳添一直在挑战着自己,每一个动作都要最标准,“能做的、该做的、可以做的,都做好”。巩立姣21年铅球生涯,7届世锦赛和4届奥运会,上百万次投掷,才“制霸”赛场。没有什么高峰不能攀越,没有什么垄断不能打破。执着的坚持、无尽的付出,耐得住寂寞潜伏砥砺,终能赢来华丽的蜕变。从女子游泳运动员赛后激动表示“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到王春雨自豪地复述刘翔名句“谁说黄皮肤的人不能进奥运会前八,我觉得我做到了”。一个个首枚,一次次里程碑式的突破,展现了中国运动员在世界舞台最好的一面、最精神的一面,彰显了敢于挑战极限、实现自我超越的奋斗力量。
这一股子不服输的精气神是中国运动员们“力量燃起来了”的强大动力。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精神在女排队员一分分的拼搏中演绎。
8月2日下午,中国女排3:0击败阿根廷队,以2胜3负的成绩结束了东京奥运会征程。“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赛后,现场响起了这首歌。队员们向教练郎平集体鞠躬,郎平与队员们逐个拥抱,现场哭作一团……
这个“精神”是执着,是顽强,是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输球也要昂着头走出去的韧劲和拼劲。有一点精神,登临再高的巅峰也不自满;有一点精神,面对再难的逆境也不言弃。
“卫冕冠军”中国女排,理所当然地成为被钻研对象,其他队伍采取针对性战术、瞄准弱点全力攻击,是可想而知的。加之,中国女排存在老将带伤等问题,还要面对心态、压力、包袱等无形“对手”。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中国女排在对阵土耳其、美国、俄罗斯女排时三战告负,小组出线无望。面对“三连败”,女排姑娘们展现了成长,“用行动带动技术,打一分赢一分”;女排主教练郎平强调了精神,“昂起头来,我们打的是一种体育精神”。对此,人们虽有惋惜但不沮丧,因为有韧性、有拼劲的中国女排一直都在。败而不馁、挫而不折、输而不倒,并且依旧敢拼、依旧能搏、依旧会赢,既是实力的映照,也是精神的驱动。
我们相信,只要精神屹立不倒,中国女排终将“王者归来”。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精神在奥运失金后观众的评论中体现。
截至当前时间,中国健儿在东京奥运会上的表现有惊喜,也有遗憾,我们收获了好几块金牌,也有一些优势项目与金牌失之交臂。如男子双人十米台、女子举重55公斤级、乒乓球混合双打……
这个“精神”是鼓励,是温暖,是一种抛却得失心,不以金牌论英雄的理性和包容。有一点精神,会回归欣赏体育竞技;有一点精神,会理性看待比赛结果;有一点精神,会真正理解奥运的意义。
乒乓球混双决赛中,中国队组合许昕/刘诗雯以3:4负于日本队组合水谷隼/伊藤美诚,“只”获得银牌。事后,中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鼓励“昕雯”组合,例如“没关系,你们永远是我们的英雄”,“胜败乃兵家常事”,“体育精神令人感动”等等。对于夺冠的日本组合,中国很多网友也说到是“非常值得尊敬的对手”、“他们为观众呈现了精彩的比赛”。同样,“芦玉菲掉杠”之后,小姑娘也受到网友们的鼓励,称“不论成绩如何,拼搏过就是胜利”。情同与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允许他们会失败,允许他们也会有瑕疵,国人的观念和舆论的氛围都在发生变化。
大众可以站在更高的视角去面对,这是时代的进步,是人性里面真正充满精神光辉的地方。
时光流转,赛场交替,有辉煌和荣耀、有落败与低谷、有迷茫与彷徨,但唯一不变的是突破自我的超越精神,是败而不馁的女排精神,是理性包容的竞技精神。从1984年许海峰为中国赢得第一枚奥运金牌,到现在中国在金牌榜和奖牌榜上保持在第一序列,再到多面开花、非传统强项取得突破,中国运动员在各项体育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30多年的流转时光再次告诉我们:闪光的不只是金牌,还有精神。
是啊,人要有一点精神!观人思己,我不由得回望来路,彼情彼景,历历在目:
2013年获市观摩课一等奖,是这所农村学校第一个站在市级名校作课的教师;2014年获“真语文”华东赛区、年度总决赛说课大赛一等奖,是一等奖中唯一一位农村教师;2015年获省优课大赛一等奖,填补了我县省优课比赛的空白……2019年获“全国优秀教师”,是我县一线基层教师中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人;2020年获“马云乡村教师奖”,是我县第一个参加全国公益活动并获奖的教师……
是啊,人要有一点精神!从个人到团队,我们一群人,为梦想中的语文,翻一座山,趟一条路:
2015年,学校成立“岳喜红初中语文工作室”。工作室成员从4人到5人、6人…… 10人。2019年,工作室升级为镇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18人,覆盖本乡6所学校。2020年,工作室被命名为“县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36人,覆盖本县15所学校。几年来,工作室成员获各级优质课一等奖29人次,参与研究课题12项,发表论文46篇,开展同课异构、讲座培训26场,受益教师达3000余人次。
当我凝视着这一连串数字的时候,泪水再次模糊双眼,过去的每一个日子,我们像一位虔诚的信徒,凭着心中的精神,借着灵魂的信仰,一步步匍匐在朝圣的路上……
农村学校物质条件有限、教研风气淡薄、内无基础、外无信息,教师专业成长之路较为坎坷和狭窄。没有一点死磕硬抗的精神,没有一点专业精进的精神,如何开辟出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和唯一?如何从学校的讲台,到县、市、省优质课大赛的课堂?如何走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活出乡村教师的美好与光亮?
回首处,来路漫漫,心许教坛苦求索;执着中,生命拔节,一路成长一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