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生活的一点思考

《何以为家》电影所展示的难民生活困境,提醒我们这是一个仍有战争、流离和苦难的世界,即便他们逃难到一个没有战争的国家,那里其实是他们的另外一个战场,其中城市生活的残破、因身份导致的歧视和因贫穷而导致的不卫生触目惊心。“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标语现在已经不常看到,城市究竟有没有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呢?

出生农村的我,小的时候很容易就可以辨认那些来自城市的“城里人”,他们说不一样的话有不一样的玩具、零食和穿着,“城里人”意味着生活条件好,见识多,也意味着他们或许有些瞧不起乡下人。而后来,父母去县城打工,我开始生活在县城,平时大多时候生活在学校,假期回来,我们一家人居住在仅有15平米左右的出租屋里,居住空间狭小,但至少父母可以找到一些可以赚钱的活,不至于像在农村的时候,如果遭遇干旱颗粒无收的时候,他们对于生活将无能为力。

城市,确实让生活美好了一点,而这所谓的好,是带来了生活的延伸,这里的工作机会带给人们与更大的世界连接的可能性,我由此走向更大的城市。然而,在城市里,一旦失去工作,挣不到钱的时候,这里的贫穷要比农村更可怕:居住环境不再依赖自然的供应,全部需要付费才能获得;食物的获得将成为困难的事情,不像在农村,虽然粗茶淡饭,但不至于什么都吃不到,而在城市里,要获得正常的食物就需要有正常的工作,否则就面临放下尊严做别人不会做的事情方可填饱肚子。由于这些原因,城市生活对于公共服务的要求随之提高。无论在哪里,贫穷总是如影随形,导致贫穷的原因纷繁复杂,而不同政府对于城市的管理的区别在面对城市底层人的时候体现得最为明显。城市是体现公义、怜悯的地方,也是体现压迫、暴力、扭曲的地方;城市提供工作的机会,也会用贫穷吞没人。城市因为其生活的形态而最为明显地体现出好的和不好的之间的张力,城市生活因人口多而自然而然地变得更为复杂。毛泽东的游击策略是农村包围城市,那是非常时期的手段;然而,一般而言,城市生活会自然地影响城市的外围,城市是中心,是问题的来源,也是祝福的开端。使徒保罗立志将福音传遍世界,若要一个农村一个农村地走,只怕连以色列境内都传不完,他的策略显然是以城市为中心,向外发散,事实证明,这是成功的策略。城市,是苦难和堕落的漩涡,也是救赎的开端。愿神使用上海这座超级城市,成就他的工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城市生活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