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5

传习录(卷  上)



【八】如何恢复内心的光明?


又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刘宗周云:“既云至善是心之本体,又云知是心之本体,益知只是知善知恶。知善知恶,正是心之至善处。”又云:“既谓之良知、决然私意障碍不得,常人与圣人同。”(《遗编》卷十三《阳明传信录》卷三,页三下。又见《明儒学案》卷十,页十四上。)

佐藤一斋引彭定求曰:“程子曰:‘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二程遗书》卷=十五,页一上)先生致知之说本此。”(《南昀集·密证录》,光绪七年[一八八一1本,页一上。)

捷案:彭定求,字勤止,号南昀(一六四五至一七一九)。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参看《清儒学案》卷四十二。)

东正纯云:“会知之知即真知,决然私意不障碍,最看(见)手势。盖先生致良知之说,始于正德辛巳(一五二一)。此录属壬申(一五一二)。已足以知宗旨焉,但未为主张耳。”


[译文]

先生又说:“心自然会感知,因为知是心的本体。见到父亲自然而然会有孝敬之心,见到兄长也自然知道尊敬,见到小孩落井恻隐之心会自然产生。这就是良知,不需要从心外求得。如果良知能发出来,没有私心杂念阻碍,就会像孟子所说的‘充分生发惻隐之心,那么仁爱的感情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一般人都会有私心阻碍,所以就需要用‘致知’、‘格物’的功夫,摒除私心杂念恢复天理。良知不再有私欲的遮蔽,就会自如地充塞流行,这就是‘致知’。良知无遮蔽了,意也就能够真诚了。”


释疑:

良知本自具足,就像见到小孩落井恻隐之心会自然产生。

既说至善是心之本体,又说知是心之本体,因为知只是知善知恶。知善知恶,正是心之至善处。

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心之本体是光明的,但是常人的心都被各种私欲遮蔽了,因此,心之光明不能发动。只要去人欲之私,就可以光明本心,良知就显现了。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复本体。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知是心之本体”,这个知就是觉知、知觉,能够觉知,能够知觉到,这是心先天赋予的一种本体功能,所以心自然会知。

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战胜私心杂念,恢复天理,克己复礼,克服私心、克服私意的障碍,复归理。

格物致知的过程和结果是让你的心更诚,达到中庸说的通天彻地的诚,至诚为神的诚。真正的,没有私心杂念了,没有物欲障碍了,你能够恢复良知本体了,你的意自然就诚了。


净心斋笔录

2023年3月15日

附注:

①入井。《孟子·公孙丑篇》第二上,第六章云:“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②语本《孟子,尽心篇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虞良知也。”(第十五章)

黄宗羲(1610一1695)曰:“先生(徐爱)记《传习》,初卷皆南中所闻,其于致良知之说,固未之知也。然《录》中有云:‘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人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使此心之良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则三字之提,不始于江右,明矣。但江右以后,以此为宗旨尔。是故阳明之学,先生为得其真。”(《明儒学案》卷十一《浙中王门学案一


③胜用。《孟子·尽心篇》第七下,第三十一章云:“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