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细求实 VS 抓大放小

如何看待“以细求实”和“抓大放小”?

身份定位不同。


一个人只负责某项或几项具体工作、只管理少数人时,时间、精力等相对充沛,当然可以也需要以细求实,一步一动,反复推敲,每个环节精雕细琢,力争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极致,做成精品,让自己成为这项具体工作的行家里手。

但当你负责十几项、几十项工作,管理几百、几千、几万人时,时间精力还允许你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吗?每天只有24小时,人的精力也有限,这个时候更需要层级管理,抓住几个、十几个下一级的负责人,再由他们去管理下一级。这时,你已经不太可能去从事一线具体而微的工作了,更需要抓大放小。如果还沉迷于具体的小事中,而忽视大的发展方向,无疑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一件一线员工就可以做好的事情,为什么要厂长来做呢?当然,厂长也可以做,但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他的岗位不在这里。或许厂长本身也是从优秀员工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做这件事对他而言,简直是轻松加愉快,甚至比现在的员工做得还好,并赢得员工的称赞。但如果厂长沉沦在这样的小事中,满足于这样的“成功”,而无暇思考厂子未来的发展问题,这是不是一种失职?


从以细求实起步,走向抓大放小。

 

相信大多数人的成长路径都是从低到高,负责的工作也是从小到多,因此工作方法也是从以细求实到抓大放小。刚开始,我们只一个普通员工,接触的是某项具体工作,我们投入所有精力,去研究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努力把它做到最高标准,成为自己的亮点、明片。慢慢的,我们得到认可,受到赏识,并得到提拔,负责几个、十几个人。这时,我们会把自己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分享给下属,以此来提高团队的整体实力。刚开始,你依然和以前一样,事无巨细,每个环节都参与其中,于是,你需要利用额外的时间来完成一线工作以外的任务。一段时间以后,你发现虽然自己很努力、很用心,但时间还是不够用了。

再往后,担子更重了,要管理的人和事更多了,要处理的问题也不再是单一的技术性问题,而是管理制度、工艺流程、理性思维层面的问题。解决这些事情,需要大量的思考、实践、总结、提炼。你发现,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曾经你引以为豪、并以此立足的一线员工该干的活。你不得不挑选骨干,把部分工作分解由他们负责。于是乎,你开始走上抓大放小的路子。


以细求实、抓大放小并不矛盾,而是相互兼容、相互促进

 

从以细求实起步,逐步走向抓大放小。到了抓大放小的阶段,仍需要以细求实。但不是针对所有工作,而是抓住“大”的工作中的一个环节、一个节点,把它放大,做得细而又细、实而又实,并以点带面,促进整个“大”的工作完成。

此时,你已经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具有一定的决策权。你的工作作风、办事风格已经可以影响一个团队的工作氛围,正所谓“上行下效”。你在某个环节的以细求实,在某个节点的追求极致,会给下属传导出强烈的信号——领导不好呼弄,每个细节都刨根问底,要求很严、标准很高。

于是乎,你平时抓大放小,时不时来一个以细求实,还可以把这个“细”放大,开个讨论会,让负责“小”的管理层们作个发言,一线员工搞个对照检查……

几次下来,“以细求实”的工作作风在单位慢慢形成,你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提高了工作质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思考、谋划单位发展的大事上。


用“以细求实”巩固“抓大放小”,用“抓大放小”促进“以细求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细求实 VS 抓大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