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是人生的原动力

有人学校表现优异 学霸级人物,但到工作中泯然众人。

有人是学渣 但职场中跌跌撞撞 反而比学霸走的更远。

干爹亲爹加成只是一部分人,芸芸众生 大多数人的家庭条件没有差距到决定性影响。套用以前的知乎体,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远远没到拼爹的地步。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有些学校的绩优生在社会中混的不如意,或换句话,什么导致了在一种角色和游戏规则中的TOP玩家换了角色和规则后有些继续高歌猛进,有些泯然众人?

底层能力。

底层能力是对自我的认同、存在意义的肯定、对何事何时能满足的界定。外在表现即使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他决定了未来在哪里 走多远 和最终的级别

还是以学校为例,学校是个相当简配版的系统,

I 输入:投入学习的时间,现在还要加补习班

P处理: 学习指定的课程。听课 做作业 以记忆力和经验为主的应试套路,辅助小部分悟性。

O输出: 量化的成绩单  排名 升学;可量化

还有群体氛围,裹挟在里面不会思虑太多,最大的问题也就是课业和青春期,对绝大多数人而言。

所以在这个简配版的规则中,套路即成、规则简单、目标明确且单一,考验的是专注和记忆力。其他能力加点暂时被掩盖了,甚至有些加的太突出会影响本规则的发散。

换个工作和社会中,我们看下系统规则(部分,待补充):

I 输入:投入的时间(-家庭、社交、游乐)

P处理:工作技能+社交能力+职场修炼+人心人性+自我管理,投入产出正比只是部分适用了。工作技能 自我管理 还是较高投入产出比,社交能力 职场修炼 人心人性 看悟性

O 输出: 升职 | 加薪 | 工作游刃有余 | 家庭工作平衡| 。。。。 无法量化

正式版游戏规则相对复杂,表现为投入减少、处理复杂、输出增加,更重要的是 可以的选择多了啊,突然的自由,可以有钱去各种享乐。

所以从学校到了社会,你会发现我擦有这么多跟你不一样的人,设置小中大学当时一样的同学在不同同学聚会上时候的明显区隔。因为规则多了啊,一条线只有好学生和差生,多个规则战士法师盗贼骑士都特么出来了。

---- 写的多了 没有想太好,后续补充---- 2018-08-25

长话短说,到了工作的时候,学校规则中不太重视的特性被凸显了,拖延与守时、对事情的负责与自我,对目标无法量化事情的投入与得过且过,对所经历事情的反思提高和再次跳坑。对自我非应试能力的不断追求和忽视。极大的影响了普通人在后续的工作中自我发展,持续进步。

这还不是本质,本质是对自我的认知和满足点,一个人满足了就不会再有动力去拓宽临界区,舒适区就是归宿。一个认为有个不错工作就满足的人,学校成绩再好,也不会再在工作中有太多创新。一个坚信自己会成为更优秀的人,哪怕学校没那么好或工作起点差不多,都会不满足于现在的工作状态,都会有更高的追求和相应的提升的兴趣、动力和自我约束。。一个真心爱钱的人,最后总能各种方式接触到比其他人多的资金。一个真心不服输的人,哪怕是一直20块的螃蟹,也会往2000的鲍鱼池子里爬。所谓的 “求仁得仁”,一个人总会自觉不自觉的根据自己真心的需求不断痛苦的拓展他的能力圈,最后达到满足点进行葛优躺。

这种事情,古人叫“志向”、日本叫“器量”,才是一个人的原动力,才是通过能力提升、资源整合的原因,才是大家职业、角色、起点差不多时,最后表现大相径庭的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认知是人生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