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我》教育戏剧课程培训初感受2

四天的学习,时刻都在飞速运转大脑,理解、吸收新的东西,感觉非常“爽”。

有许多许多的收获和感受,还没来得及整理。这一刻能想到的是,时刻觉得很爽,是因为学习的内容非常对应我的价值追求,让我开始从我们的民族文化、社会发展现状,世界其他地域的过去现在等角度来认识我们的教育现状,我们的孩子所面临的现状和未来,我们自己和身边的人…,不再那么偏激和着急(因为终于意识到我们都是从某种文化和制度中生长出来,身上必然带着很多无意识的惯性,而这个惯性也只能一点点很慢地去觉察和改善),又能帮助我掌握一些方法在未来更好地把价值追求实践出来。

你觉得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想什么呢?

老师的方法是不断地带大家体验、引导我们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遇见这么有深度和宽度又坚持着纯粹的可爱幽默的老师,他是个中国人啊――值得称得上我们中国自己的大师的老师,而不是外来的什么大师。

关心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又能坚持做纯粹的事情,不断认识自己的可爱的人


并且遇见一群有着纯粹的理想又能文能武的优秀同道者、许多前辈,

这一切都让我非常非常感动️!!


做天一整天好几次心里翻涌着,想要哇哇大哭,也许因素是复杂的,我使劲hold住眼泪(题外话,发现我终于学会了contain自己的情绪,又进步了)。

此刻依然不平静,还有许多许多需要沉淀的东西。


印象深刻的一幕是,老师问大家,我们做的一个静像,我们分两个组做的,人偶代表的小可,是故事主角5岁的小雪的“隐形朋友”,为什么两个组都把小可放在了小雪正前方、抵着头那么强烈的位置,而不是左边右边背后、隔着一二十厘米距离的位置,像是在强烈地要求小雪看见他,或者是小雪那么强烈地需要被小可看见。

A组:小可在质问小雪

B组:小可在安慰小雪

为什么?

因为我们做静像的时候在无意识地投射自己的内在经验和感受,我们都太需要被看见了,我们身处的文化里的人们,都太需要被看见了――

因为,在我们身处的文化中,我们太缺少被看见的经历(experience)了,我们都不关心面前的人心里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和需要,都在大声要求“你应该如何如何”“我有一个想法哈……”“事情应该这样这样哈……,却极少极少有意识去看一下面前这个“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隐形的我》教育戏剧课程培训初感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