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一)

                                              村庄

村子是一家四兄弟分家以后慢慢繁衍壮大起来的,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沾亲带故,但又因为各家繁衍速度不同,到了当下,差异便慢慢显现出来了。就以年龄为例吧,隔壁刚出生的婴儿可能是对门青年人的姑姑,村尾的耄耋老人亦可能是村头稚儿的侄孙。除此之外的种种性格差异,贫富差异,甚至是人丁差异,都充盈着这个村子,在差异与矛盾中,在互助与协作中,这个村子慢慢发展起来了。

村子最开始只是一片荒草地,因为最先落户的那户人家姓赵,别人称呼那地方时,都说是“赵家的”慢慢的,赵家村便成了村落名了。又因为那地方的特殊方言“赵”与“咱”同音,村庄的别称就是“咱家”,凭白添了亲切。

图片发自App

(一)新娘房

有人的地方便有传承,传下来的无论真假,都变成了故事。赵家村背靠着青山,正对着的也是一座青山,但还得跨一座木桥,一条碎石路,以及大片的农田,才能到达对面山脚下。对面山上种地的少,种茶的多,清明前后,大片大片的茶树泛着新鲜的绿,采茶人便在那山上,分散开来了。

兰兰跟着奶奶,也上山去了。兰兰家有许许多多的茶树,多到兰兰每年采茶都要哭上那么几次,得奶奶哄着:“没多少了没多少了”,再买一根碎冰冰作为补偿,她才肯继续挎着专属于她的小篮子,乐呵呵地跟在奶奶后面。五六岁的小孩子虽然有时能安安静静地跟着大人的安排做事,但大多数时候是没有那个耐性的,所以每次兰兰都只能采一点点茶,就被红彤彤的映山红,甜滋滋pao(学名野草莓),酸津津的树pao(学名覆盆子)给吸引走了。奶奶一定要兰兰同去,也并不期待她采多少茶,无非是山间的寂寞太磨人了,有人陪着说说话,总比对着长满藤蔓的山涧,和哗哗的流水对话,来的有趣味。

兰兰最喜欢的茶地是紧临着“峭壁”的那块,说是峭壁,其实那不过是一块拔地而起的大石头,只不过在年幼的兰兰看来,那便是悬崖峭壁一般的存在了。哼哧哼哧地爬上去,下来的时候就是一边哭喊叫着奶奶,一边眯着眼睛小心翼翼地慢慢挪下来。奶奶往往是不管她的,看着兰兰那副又怕又兴奋的样子,也就不担心她会摔下来了,毕竟只要有了谨慎之心,跌下来的概率就小了很多。“峭壁”上爬满了风车花,又香又好看,兰兰经常把那些小小的花朵扣掉茎,横串在细细的狗尾巴草上,轻轻一吹,便像风车一样转动起来了。一朵小花是一个风车,许多小花串起来,便是一串风车了。

“峭壁”正对着茶地的那一面,大概是中心位置,有一块凹陷进去的缝隙,从地表往上延展了大概两米。兰兰在“峭壁”爬上爬下的时候,总会自觉的绕过那一小块区域,因为和其他部分相比,它是如此特殊。这块茶地的茶要采完了,得继续往山上走了。奶奶正在把前两天留下的那几株过嫩的茶采下来,这是最后的收尾工作。兰兰趴在“峭壁”顶上懒洋洋地晒太阳,奶奶被茶汁染黑了的手刷刷地揪着茶,喊着兰兰快下来,准备往上去了。兰兰不愿意去更上面那个只有茶树和映山红的茶地,她更喜欢风车花,她想呆在这。于是她问奶奶,“奶奶,那个缝是什么呀?”奶奶不明白她指的是哪条缝,兰兰急切地爬下来,趴在缝隙上方,用脚尖点着那条缝“这个,这个呀”奶奶用故事回答她。

“这块区域叫新娘房,就是因为这个‘门’呀,如果这扇‘门’打开的话,不就是一个房间吗?你看这条缝,像不像我们房门关起来的样子?从前,山背面有个美丽的姑娘要出嫁,她穿着红红的嫁衣,盖着红红的盖头,坐着红红的轿子,被抬到山的这边来了。轿夫是新娘村子里的人,他们听了男方的嘱咐,说沿着山路直走,碰到的第一所房子就是她的夫家所在。轿夫们抬着新娘走了一天一夜,又累又渴,远远看到一座立在山路旁边的石头房子,都松了一口气,谁也没多想怎么门口一个迎亲的都没有。他们加快了脚步,抬着新娘走进了这座‘房子’,他们进去后,房子便变成了一块大石头,门也慢慢合上,变成了一条缝,他们再也没出来。”

奶奶将篮子里快满的茶叶倒到蛇皮袋里,接着说道:“那户娶亲人家迟迟等不来新娘,便寻了人沿山路找,结果在这块石头这发现轿夫被树杈带下来的一块碎布,知道新娘是被山神接走了,哭了一顿过后派了人回新娘家报信,这事也就过去了。但从那之后,上山的人经过这里时经常会听到女人的哭声,大家都说那是新娘子不听话被山神打了,落下的泪就变成了映山红,你看这山上映山红多红呀!”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村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