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红华
中考、高考后,各种喜报在微信群里扑面而来。教育,似乎在这个时候,占据版面,C位出道了。
厉害如牛校镇海中学,又出状元;温州中学,700分以上11人,690分以上39人……
我们小县城的一本上线率(50.3%)也不错,474人,水涨船高,不小的突破。
而我的母校——桐庐分水高级中学,也从困境中突围,捷报频传,81人一段上线,其中有1人文化一段上线,创近年来新高,多名校友转发喜报……
所有喜报的背后,是一所学校,一群人的坚定、坚持与坚守……而乡村教育的崛起,又何其难。喜报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个动人的乡村故事。
基础教育是“人”的教育,是关乎师生成长的教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教育振兴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人才是根本支撑。
而当下乡村教育面临的困难不少,比如,地域有局限,生源质量忧,升学期待高等。如何以校为本,凝心聚力,聚焦课堂,破解难题,突出重围,是新时代摆在乡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01 乡村教育的崛起,须静得下心来,开辟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路。
莎士比亚说:“草木是靠着上天的雨露滋长的,但是它们也敢仰望星空。”乡村教育也要有仰望星空的眼界与胸怀。
“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无论是高中、初中,还是小学,甚至小微学校,都有其发展的特定空间与潜力。乡村学校,有自身的广阔天地,有施展才华的空间,不必妄自菲薄。在同类学校中,特色明显,质量优良,有知名度,就是乡村教育不小的成功。
创建于1943年的分水高级中学,一直办学不辍,人才辈出。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的有机融合,使得学校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教育资源整合后,生源大不如前,竞争力明显下降。
这几年,在何保刚校长的引领下,学校沉下心来,借力助推,不断突破瓶颈,寻求出路。
每日、每周,对何校长来说,走校园,谈心谈话,关注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位师生是工作常态,接地气,又有思想的基点。
学生体艺特长的挖掘与培养,成为学校最大的着力点。方向对了,一以贯之,就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学校体、音、美特长生人数逐年增加,已达到每个年级150人左右的规模。近年来,这些特长生的术科上线率达100%,优秀率达50%以上,先后为中国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各大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等重点高校输送了一大批体艺人才,帮助学生实现了单靠文化高考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一切顺理成章。2019年高考,体艺类一段上线81人,其中美术53人,体育15人,音乐(含舞蹈)9人,传媒4人,实现了体艺特色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浙江省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何校长带领教师团队,充分研究高考录取政策,先试先行,为学生铺设多元发展的成才跑道。大胆推进“三位一体”和“高职类提前招生”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学生发展的高考录取模式,连续取得优异成绩。本届176人被各大专院校提前招生录取,成功实现了“让每位学生有大学上”的既定目标。
乡村教育,静下心来,找准定位,努力做自己,亦大有可为。
02 乡村教育的崛起,须劲往一处使,发挥“人即人才”的力量。
人心齐,力断金。一所学校,凝心聚力,坚持一种声音,传递的是一种共同的愿景。认识到位了,找到几个点,做得有意思,学校的活力就出来了。
毕浦中学近几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农村优质初中,得益于应荣军善于做“人”的教育。
他以校情为基点,注重“人”的潜力挖掘与个性发展,即注重“人”的态度、能力、品质的提升。他敢于直面问题,尤其是学科质量,敢动真格,下真功夫,真抓实干,寻找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他深入工作一线,深入学生,深入教师,深入课堂,以谈心谈话谈成长,铸就了一支心齐的教师队伍。在毕浦中学,教师特别有归属感,执行力与发力点一直趋于高位。连那些调离的教师,也一直记挂与感恩这里良好的育人氛围。
全县后勤工作现场会后,一位领导说,“看到文化礼堂后面,一直有老师自愿在服务,老师空课了就来,没有间断过,这么好的凝聚力,让人由衷地佩服。”
学校管理务实精细,与时俱进,更趋实效,更注重人文情怀。学校从育人观上强调教师成长获得感,从质量观上体现教师价值存在感,从人生观上获得教育幸福感。
在省教育评估院进行三年发展规划终结性评估中,光是“教师发展”与“教育科研”两项,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数据,就让专家们惊呆了。
省市县教坛新秀称号17人,市优质课获奖12人,县优质课获奖27人。其它各类获奖省级5人次,市级12人次,县级57人次。其中,获得市级各类教师技能比赛一等奖11人次。
立项课题77项,其中市以上19项,省市课题成果获奖16项,县、市以上获奖论文117篇。学校重大改革或者项目推进,作业设计、疑难问题突破、美丽学校建设、分层走班教学等,无不以课题为引领。学校成为杭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杭州市首批示范教科室。
数字的背后,是应校长对教育的一份初心:培养人,成就人。他始终把教师的成长,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这些年来,通过教学技能比武、作业设计、读书活动、每周一课、微论坛等活动,教师成长迅速。
评估反馈时,省评估院的专家个个竖起了大拇指。
三年来,学校高位运行,荣誉等身,广受赞誉,成为“校园优美、教师专业、质量过硬、管理科学、特色鲜明”的农村美丽学校。学校成为杭州市首批“美丽学校”、“文明校园”,连续两年考核优秀。
03 乡村教育的崛起,细节方显本色,细节赢得赞誉。
再说说毕浦中学。中考那一天中午,学校免费提供饭菜,一份水果,加汤。学生一到食堂,发现一碗碗热烫,已经放在餐桌上。还有几个教师,正在盛着。前来监考的兄弟学校的老师由衷地赞叹道:“服务真是贴心,工作真是到位啊,佩服你们!”
“这是应校长特意提醒的细节。”
校长注重细节,不忘初心,带头落实践行,成为乡村教育的一种本色。
地处偏远的深澳小学校长方永正,是我喜欢与敬佩的校长,他积极实践与探索小微学校发展路径。在“永正看教育”里,他“把家长会开到村里去”,开成一次文化下乡之会,一次教育宣传大会,一次难得的表彰大会,积极研究和实践“贴着学生、贴着问题、贴着家长”,多为他们考虑,为他们着想,老百姓才有更多的获得感,学校才有可能成为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他在写给全校老师的信中说:“高质量跨越发展需要我们低姿态匍匐前行,重提目标,重做教师。贴着问题研究,着力课堂,朴实出招;贴着学生实践,入孩子的心。”
这是一个乡村教育工作者的高位思考与精准发力,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校长。
04 没有哪一所乡村学校是容易的。但有了一群人,一个梦,一起干,我坚信:乡村教育的振兴与崛起,是充满着希望的。
再次回望一份份喜报,在感怀的同时,真心为乡村教育取得的成绩与荣誉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