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札记] 依托课后习题,落实单元要素——观王崧舟老师《好的故事》

        语文统编教材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双线结构,即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割裂,最终他们都是要整合到思维、审美、文化、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当中去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于是,如何通过文本来落实核心素养就成了备课的主旋律,我们总是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绞尽脑汁,力求开辟最佳路径,却忽略了最能唾手可及的一条路径——课后习题。今天,观看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好的故事》,王老师仅依托课后的三道练习题,就把本课的内容情感及单元要素,落实得饱满扎实,精细入微。

      《好的故事》是统编教材六上第八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是精读课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文章很抽象,内容很不易读懂。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走近鲁迅”,单元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崧舟老师是怎样依托课后习题,来落实单元主题和单元要素的。

环节一、依托课后练习题1,落实单元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后第1题: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初读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三句话,落实了四个教学目标:

      目标1:教学“初创时期”

        引导学生明了什么是“初创时期”(文末“一九二五年”),并找出初创时期的词语读读,明白这些词语的今义(石油―煤油 鞭爆―鞭炮 膝髁――膝盖 蒙眬――蒙胧 伽蓝――寺庙 皱蹙――皱缩 虹霓――彩虹)。

        目标2:教阅读方法: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

        让学生明白鲁迅先生的文章之所以不好读懂,是因为鲁迅所处的年代正是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时期,文章里有许多语言与现在不完全一样。而这些语言是不能换掉的,因为它具有年代感,它代表了一代文豪鲁迅先生的写作特色。在阅读文章的时候,遇到这些语言可以先跳过去。

      目标3:教阅读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例举1 “……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引导学生要想明白句中“澄碧”一词的意思,可以联系它前面的“倒影”和后面的“小河”来理解,猜出“澄碧”一词,简单来说,就是河水很干净。学生尝试理解“荡漾”一词的意思,学生交流可以联系句中的“闪烁的日光”、“萍藻”、“游鱼”等词语来理解。

        此处王老师强调:从“澄碧”“荡漾”两个词语可以看出,“好的故事”跟水有关(向人文主题过渡)。

            例举2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用此句引导学生明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不一定只局限于一句话当中,视野可以打开,可以看前面的段落,也可以看后面的段落。例如要想理解此句话中“错综”一词,可以联系下文“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而这句话中“交错”一词,其实就是为“错综”做了很形象,很生动的解释。

      目标4: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词语意思。

        由以上两个句子,使学生明白,不管是“错综”还是“交错”,都是在写一种事物,这种事物就是“一天云锦”。然后由问题入手,出示资料(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云锦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已有1600多年历史等),告诉学生什么是“云锦”,懂得不懂的词语可以查阅资料来理解。同时,引出云锦是美丽的,这好的故事,就像一天云锦。

      至此,第一环节结束,不得不感叹王崧舟老师的教育智慧,他在落实阅读要素的同时,又潜移默化地渗透人文主题,使两者结合缜密,天衣无缝。

环节二:依托课后第2题,落实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后第2题““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优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此环节落实两个目标:

    目标1:“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学生通过自学提示进行默读,找画、批注,然后交流汇报并谈自己的见解:

      依据1:“我在蒙眬中,看到一个好的故事。”

      依据2:“我闭了眼,向后一仰,靠了椅背上。”

    依据3:“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

…………

      自学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读懂了句子,也就理解了课文内容。从学生交流的信息中,都可以看出“好的故事”,不是故事,而是梦境。

      目标2:这故事的美丽、优雅、有趣体现在哪里?

        学生迁移运用上步骤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学习交流这个问题。老师聚焦句子“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吧,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云里去。” 中的几个表示“红”的颜色词,引导学生体会“梦”的喜庆、热烈、勃勃生机。为下个环节升华文章情感铺垫。

环节三:依托课后第3题,升华情感,使单元要素和单元主题落地生根。

        课后习题3 “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说说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此环节是课堂的高潮,借助资料,融情于理,把单元要素与人文主题表现得精细入微。

    第一步:借助资料,学会捕捉关键信息。借“阅读链接”第一段资料,教会学生借助资料要学会捕捉关键信息,通过捕捉此段话中关键句“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和这关键句中的关键词“希望”,得出这“好的故事”原来就是希望。梦境是在表达人们的愿望。

        第二步:借助资料,了解背景。    7借助师出示的介绍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让学生明白一九二五年前后的鲁迅是孤独的、怅惘的、苦闷的。

      第三步:借助资料,发现暗示。让学生在悉知当时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借助文本找出暗示当时现实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地方。从而体会到鲁迅先生写此文的社会背景(黑暗)。

        第四步:借助资料,深化思考。以影频资料“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正如这地上的路,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引导点拨,让学生和鲁迅对话(鲁迅啊,既然现实如此黑暗,生活让你如此苦闷,如此怅惘,如此孤独,你为何要苦苦寻觅美的梦境,为何总是记得这样一个好的故事呢?) 进而走进作者,与作者产生共鸣:天总是会亮的,黎明之后光明总是会到来的。鲁迅先生就是凭着这一点点的追求,一点点的希望,一点点的精神,让他永远在战斗中。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生命不息,呐喊不止……

        至此,教学已尽尾声。纵观这节课堂,王崧舟老师用他的教育智慧,把一篇深奥抽象的文章演绎得通透明晰,引人入胜。统编教材凭借课后习题明示了“教什么”,那“怎样教”就显得尤为重要,这节《好的故事》无疑给了我们最好的引领,他让学生经历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文字中的情味,扎扎实实地落实了课后习题,实实在在地提升了语文学科素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课札记] 依托课后习题,落实单元要素——观王崧舟老师《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