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9 如何修《数息观》

(第二十一段)一、数息观六妙门

数息观排名在小乘十大禅观之首,是因为这个法门简单易学,容易把握,能使人在短期内得定,特别适合习禅者修学,是一切禅修者初学阶段的最佳选择,所以被排名在十大禅观之首。


佛法是理学和实证并重的一个系统工程,理明了就要证(实践),证就是具体的修行,只有通过具体的修行才能证明所悟之理的真实性,以下要推荐的十种禅观就是具体的修行,现一一作个简要介绍,供实证者参考。

这里首先要介绍的是数息观,数息观的梵语名安那般那,是出息和入息的意思、是对治散乱的法门。佛陀就是用这个法门教他的儿子罗睺罗,使罗睺罗尊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证得了阿罗汉果,非常殊胜。

此数息观有六种因相:因相指在因地修行的相状、有成就后称为果相。因相即:“数、随、止、观、还、净。”此六种因相又名六妙门,可治散乱,开智慧,入止定,证果位。具体是:


1、数:就是数出入息,呼吸的一入一出称为一息,从一数至十,反复数,待心息相依,即心止于息上之意,此时呼吸从粗变细变微后即转入“随”。

2、随:心止于息后,心已不再乱动,此时将数息转为观息,观息入知息入、息出知息出、息长知息长、息短知息短、息冷知息冷、息暖知息暖,如此心系于息即转入“止”。

3、止:此时万念止于一息,一切妄想不生,即转入“观”。

4、观:观出入息所依之身,为四大缘识和合而成的五蕴色身,我所执之五蕴身无一真实,自当舍离,即转入“还”。

5、还:此时将所观之心从身息上回光返照,照能观之心,知能所二心俱是虚妄,则我执自亡,无漏之方便智自然显露,即转入“净”。

6、净:此时心无所住,也无一法可执,身无羁绊,心光初露,十方世界,湛然清净,真实无漏智因此而发,自然断惑证真,此为小乘见道位初禅境界以上。


以上是对数息观纲要性的提示,细微之处可在实证中体会,真修者可于每天为自己固定一至两个时间段,晚上八点以后或早上七点以前,作单跏趺或双跏趺,这两种坐法有七个要点,又名七支坐法、即:

一、双跏趺:先将左足置于右腿上,再将右足置左腿上,称为金刚坐;先将右足置左腿上,再将左足置右腿上,称为如意坐。这两种坐法,一般男性多采用金刚坐、女性多采用如意坐。

二、脊直:脊椎自然正直。

三、肩张:两肩应舒张但不挺胸。

四、手结定印于脐下:右手掌置于左手掌上,名为大三空三昧印、或左手掌置于右手掌上,名为弥陀印,两拇指轻轻接触,自然放松置于脐下小腹前。

五、头中正:头不俯仰、不歪斜,下颏微内收,但不是低头。

六、双眼微闭:若有昏沉散乱,双眼半开或全睁,以能见体前三米左右的距离为宜,目光可注视于体前约一肘远处之一固定物上。若无昏沉散乱,可闭眼从印堂处往外观,观得越远越好。

七、舌舔上腭:舌头的前半部轻舔上腭,不是以舌尖用力抵上腭。具体窍门是把舌后部的空气排尽,咽喉部放松,舌稍后缩即自然成,不必用力去“抵”。嘴唇轻闭,嘴部肌肉自然放松,上下牙不要相咬,稍留一缝隙。


在诸多的禅修坐法中,此七支坐法为最安稳而不易疲倦。如只交一足名“单跏趺坐”俗称单盘;交二足为全跏趺坐、大坐、莲花坐,俗称双盘,此为圆满安坐之相,诸佛皆依此而坐,故又称如来坐、佛坐。由于这是佛示现禅定时的常用坐势,故又名“禅定坐”。掌握好这些坐姿后,在具体修学中还有七个注意事项,即:

一、饱胀或饥饿时,不宜打坐。二、在室内静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但不可当风而坐。三、在室外打坐时要注意保暖,不要直接坐在湿地上。四、气候凉时应注意两膝,脖项和后脑的保暖。五、肢体形态要求很严,但应注意放松,细心内调,找到一种身体既合要求又轻松舒适的状态。六、可用深呼吸放松精神,调整出良好的心态,面带微笑,使眉心和下颏肌肉自然放松。七、不管双跏趺,单跏趺或散坐,臀部应垫二至三寸的垫子,以自己觉得重心稳,无前倾后仰的感觉为好。

如果是初习禅者,或有身体不允许者,一开始做不到双盘就做单盘,再不行就散盘或端身正坐。只要能按以上七支坐法和七个注意事项做禅修,就能够调整和保持好内气,使生命充满活力,有利于入定,并能在定中产生内在的觉悟。在这些准备工作做完后,然后依十禅门观、或其他法门、或静心念佛,即可起修。

最先学打坐,双腿有酸麻胀痛等很难受的感觉,全身都不自在,难超一小时,这是个必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消业障,但只要不间断地坚持,业障减轻后,难受会变为乐受,发起轻安后,身体的粗重感及所有的难受都会完全消失,身体轻盈得就像一堆棉花,非常轻松自如,上了坐就不想下坐,随便坐多久都行。


入定后,达到人我俱空的境界,有大光明出现,这就叫尝到了法味、品到了甘露。所谓甘露,传说是天界一种供神仙享用的长生不老的饮料,佛教常用作菩提的比喻。愿《心经》禅修者,每天都以法味为食、甘露为饮。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0-19 如何修《数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