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这周万维钢老师开始解读朱迪亚.珀尔的新书《为什么:因果关系的新科学》,目前更新了三期,未来几天还将继续解读。这本书有点烧脑,它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相关性”与“因果性”的关系。按照万老师的说法是:“这本书有哲学的思辨,有数学的计算,有天才的故事,更有拨云见雾般清晰的思考”。以至于我也忍不住想尝试理解一番,但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性,本文所阐述的观点并不一定是原书作者的观点,也更谈不上所谓的正确性。

一、相关不是因果

       在中学时,我们就已经对“正比”和“反比”等概念比较熟悉,例如,随着商品销量的增加,商家获得的总利润也在不断的增多。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总利润与商品销量之间的关系为正比关系,我们也可以说因为商品销量的增加导致了总利润的增多,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联系。然而真实的世界是非常复杂的,并不是所有事物之间的关系都存在这样单一且明确的关系。以前听过这样的一个例子:调查表明,经常喝红酒的人普遍比较健康,因此,喝红酒有利于身体健康。这看似很严谨的推论,可它结论可信么?如果这个结论可靠,那我们应该每个人都喝红酒才对,然而真实的情况可能是,经常喝红酒的人基本上都是比较有钱的,而他们在生活中也更注重健康,并不是因为喝红酒有利于健康。我们只能说“喝红酒”和“健康”存在相关性,但并不表明它们存在因果性。因此,我们可以说,相关不一定是因果。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依靠因果关系去解释世界,也就是说,我们很多时候是用线性思维(A导致B)去解释这个复杂的世界,例如,天大旱是因为上天的对我们的惩罚,虽然这样解释看似“合理”,也更有利于指导我们行动(这里的行动不一定正确的),但这也导致了我们看待问题存在片面性。要知道,我们大多数人,很多时候其实并不关注“客观的正确性”,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主观的合理性”,这可以从我们日常所用的成语中一窥:先入为主、固执己见、一意孤行、自以为是……。从某种程度上,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存在我们头脑中的观点,其实就是我们大脑里的“程序”,而且根深蒂固,于是有这样的一个段子:“能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的人叫做老师,能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袋子的人叫做老板,而两者都能的人叫老婆。”。我们需要“因果关系”去解释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不然,我们可能会觉得憋得慌,甚至想不开。而真实世界里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又很难说明哪种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更找不到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我们通常考虑的因果关系可能只是一个极其简化后的模型。于是这就存在一定的矛盾,我们是应该考虑客观的“相关性”还是应该考虑主观的“因果性”。这个问题很容易变成诡辩。

二、建立因果模型

        当我们想研究人的健康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会怎么做?首先我们会罗列一系列影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选取是根据我们的阅历做出判断的,因为影响健康的因素可能很多很多,我们选取的因素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做出的选择可能是不同的。接下来,我们开始通过做大量的随机性实验确定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弱关系,进而确定它们的相关性。最后,我们可以根据前面所建立的因果模型去预测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三、主观的世界观和客观的方法论

       于是,我们可不可以说,观察世界的最好方法,是运用“客观的方法论”来指导我们运用“主观的世界观”去看待这个世界。那么我们看待世界到底是主观与客观的,还真的那么重要么?或许真的如同万老师所说的:“只要你心念一动,你就必然是主观的”。所以说,我们其实一直都在用主观的视角去看待客观的世界。如果我们一定要不断地追问为什么,可能最终并没有答案,这估计连哲学家都无法解决。世界观是个老大难问题,它总是能够自圆其说,我们也无法反驳,可那不重要,我们只需要运用方法论去解决问题就行了。

四、争论时,我们到底在争论什么

       有读者在万老师文章底下留言:“我们日常的争论,可能大家依据的都是相关性,可却自以为是因果关系。平息争论只需把因果关系的主观假设设定一致”,也就是说,我们平时争论的其实并不是因为客观原因的不同,而是因为主观上的不同,因为我们的出发点都不一样,又怎么可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呢。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当我们发生争论时,是不是应该先看看别人所选取的因素(观点)跟我们有何不同,如果这一步都没做好,又有什么好谈的呢?当然,也不是说我们所有人非得要一样,不然这个世界多无聊啊,世界的多样性不就是因为主观的不同而显得丰富多彩么?

"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