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搞钱,越来越焦虑,不妨试试“华为学习之法”

作者:铅笔老爸

改变思路,越变越富。

大家好,我是铅笔老爸。

不知道大伙有没有这种感受:

买了N多书、报了N多课,内心还是很焦虑;

花了很多时间学习,还是感觉进步不明显;

学了一个又一个搞钱套路,还是没赚到钱。

根源究竟在哪呢?

问题其实就出在“学什么”和“怎么学”上。


铅笔老爸最近看完了《华为学习之法:赋能华为的8个关键思维》,让我深入反思,今天和大伙聊一聊,说不定对你也有启发

(一)普通职场人向华为学什么?

术不同,道相通。

学习,其实不管是企业组织,还是职场个体,本质上是一样的。

本书作者邓斌老师,在华为呆了11年,他通过多个鲜活案例,对华为学习方法、学习思路深度分析,得出的底层逻辑更值得小伙伴们深入思考。

全书分为“华为向谁学”和“”华为怎么学”两大板块。

书的上半部分主要讲了华为的学习对象——西方、军队、市场、客户和“万物”。

这其实是华为董事长任正非提出的一种理念——万物皆为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万种人,干一件事。

他认为自己的性格像海绵,善于吸取他人的营养,而且大胆地开放输出。

在他看来,华为的学习不应局限于本领域、本行业,甚至可以从都江堰、金字塔、巴拿马运河当中获得灵感。

对组织如此,对个人成长也是同样道理。

如果拥有开放思维和空杯心态,万事万物都可以成为学习对象,都可以获得成长感悟、进步的启示。

比如,聊天时的一段对话,可以让你茅塞顿开;网剧中一句台词,可以让你醍醐灌顶;游戏中的闯关设计,也可以让你思考人性。

书的下半部分,围绕华为30多年“怎么学”展开,分析了华为的三大学习方法,分别是靶向思维、求渔思维和迭代思维。

靶向思维强调,先瞄准,再开枪。

求渔思维要求,探求学习本质;学因不学果,学魂不学形。

迭代思维则突出长期主义理念,要做时间的朋友。

铅笔老爸读完书,感触最深的还是“靶向思维”和“求渔思维”。不管是个人成长,还是搞钱致富,都要培养“靶向思维”和“求渔思维”。

(二)为什么越学越焦虑?

接下来,我们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学了很多,还是很焦虑?

越学越焦虑,是因为学习目标出了问题。

学习的最大敌人,就是盲目学。本书认为,无论是个人层面的学习还是组织层面的学习,都必须“以我为主”,知道自己要什么,否则会迷失自己。

对于学习,华为人强调目标导向,一切学习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学习是射箭,而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靶心。

这种靶向思维,正是认知心理学原理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如果满足以下3个条件,学习效率会最高:

1.有明确的目标;

2.能获得及时反馈;

3.学习内容难度适中。

比如,学习写总结做汇报,有6大技巧8种模板。你学了,迅速模仿,眼看就要做年终总结述职汇报,正好能用上,而且方法不是很复杂,练习几次就上手。这种情况你学起来会很快,记得也牢靠。

如果你学了马上就能用,用了就有效,你还会焦虑吗?

华为强调的靶向思维,也就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一切以解决瓶颈问题为靶心,一切以改变现状为出发点,一切以解决自身发展为驱动力。”

比如读书,为什么要读书?还是要搞清楚自己的目的。好书太多了,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终归是有限的。时间有限,精力也有限,所以要带着目标读书。

目标分为2种:

1.短期目标——改变现状,解决问题;

2.中长期目标——推动自我发展。

明确了自身目的,学习会更有针对性。

谈到针对性,铅笔老爸联想到秋叶老师对学习者的分类。

他认为,大部分学习者是松鼠型,少数人是蜜蜂型。

松鼠型存储了大量干货知识,手机上微信收藏夹藏了N多资料,网盘上内容更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等到要用时,就费了老鼻子劲了。内容太多,根本不知道在哪。

蜜蜂型呢?像蜜蜂搭蜂巢一样,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搭建框架,然后根据明确的学习路径,一点一点积累。

我是标准的松鼠型,目标是打造个人品牌,现在开始确立框架,分类收集信息,分配学习时间了。

主要框架包括:

1.经济学类

2.心理学类

3.传播营销类

这其实是以终为始,站在你要去的终点,然后往回看,找到自己的路径。

有了框架之后,最大的好处是,学习有目的了。

再遇到卖课的,就算再便宜,我也要问一下自己,买了之后,能解决什么问题?

前段时间,上了PS体验课,感觉还不错。但对于训练营,我想了一下还是放弃了。

为什么呢?视觉呈现越来越重要,但是,一方面,短期内投入时间和创造效益不成正比;另一方面,要解决的迫切性不够。

一切问题,要回归到原点:以终为始,思考你为什么要做?

这就是靶向思维。

(三)学了很多,为什么效果不明显?

文章开头,另一个问题——学了很多,为什么效果不明显?

进步不明显,根源可能还是因为没有学到关键。这就要说到华为人的求渔思维。

华为向老师学习有一个特点,即学因不学果。

本书把它总结为:学习其底层逻辑而非应用场景,重视方法论和理论框架,关心解题思维而非题目本身,学其“渔”而非“鱼”,学其“魂”而非“形”。

本书强调,企业在向华为学习时,要学习华为的核心思想,而不是学习华为的具体做法。

对于个人学习、成长搞钱也是如此。

抄答案简单,但是抄思路就难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答案是呈现出来的表像,而解题思路才是关键,整个逻辑推理过程才是本质。

用黄金思维圈理论表述就是,看到WHAT,更要想到WHY,然后才是HOW。

要在认识到底层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场景灵活运用。如果撇开环境场景,照猫画虎、盲目照搬,未必就有效果。

知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有一句名言:“你无论把多少辆马车连续相加,也绝无可能出现一辆火车。”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之前铅笔老爸写过一篇文章《成长有方法,搞钱有捷径》,强调一个观点:

搞钱捷径=底层逻辑+具体场景

不管是职业发展,还是搞钱致富,通过研究学习别人经验,都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甚至找到捷径。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底层逻辑。

本书强调的“华为的核心思想”,正是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究竟该怎么理解?

知名商业咨询顾问刘润老师,把“底层逻辑”解释为“事物间的共同点”,它“来源于不同中的相同,变化背后的不变。”

如果掌握了底层逻辑,就算环境变化,就算时间变化,也依然可以从容应对。

举个例子,每个打工人都关心升职加薪,但是很少有人思考它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在铅笔老爸看来,可以用一个公式概括:

升职加薪底层逻辑=业务能力+上司信任

当然业务能力是第一位的,但如果你看到别人因为业务突出升职加薪,只想着学习他人,提升技能,还是不够的。

业务能力其实包括2个层面的含义:

1.你能打硬仗;

2.你也愿意打。愿意承担更大责任,愿意迎接更大挑战。

上司信任也包括2个层面:

1.上司相信你能打;

2.愿意分配更多资源给你。

如何能展示你的个人才华,体现你的工作态度,从而得到上司的认可,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点。

这个逻辑在多数单位、多数时间是适用的。

那么,更多的底层逻辑从哪里学呢?

1.纵向,在行业历史中找;

2.横向,在国内外最近十年甚至更久远的经验中找。

(四)最后的话

华为向别人学习了各式各样的方法论,最后梳理发现,这些工具、方法论具有共性,那就是靶向、求渔和迭代三大思维。

知道自己目标是什么?以终为始,这就是靶向思维。

看清事物的底层逻辑,抓住关键,这就是求渔思维。

和时间做至交好友,不断改进,这就是迭代思维。

华为学习之法同样适用于个人学习、自我成长、搞钱致富。

这本书对学习本质的把握,值得每一个职场人深入思考。

如果明确了最终方向和短期目标,抓住了关键流程和制胜要素,你还会焦虑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搞钱,越来越焦虑,不妨试试“华为学习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