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一书中告诉我们,拒绝做情感绑架的施暴者和受害者

什么是情感绑架?情感绑架就是用道德、感情或者你们之间拥有的秘密等联系锁住你,甚至威胁你,让你听从他们的意愿,无法敞开心扉放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比如说:父母对你说:“换个稳定的工作吧!我们是为了你好。”

丈夫说:“我这么爱你,你为了我牺牲一下又怎么了?”

朋友说:“我们关系这么好,你怎么好意思不帮帮我呢。?

于是,你一次一次的妥协,一次一次的顺从,就是因为你的不忍心,不好意思拒绝。但是,问问你自己,你真的是打心底想做这些事吗?你妥协的同时心里真的快乐吗?

那时的你,即使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了,你也是不开心的,对吧。

那么,我们再来举个例子:

你家女儿对理科感兴趣,你却对她说:“女儿家家的,学什么理科?报个文科吧,以后找个文职的工作,轻松。我是为你着想,听我的没错。“

你看,就在别人迫使你的同时,你也会在无形之中给别人增加压力。我们很多时候,也会无意识地用情感绑架他人。

那么,作为情感绑架的受害者,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不敢拒绝背后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而作为情感绑架的施暴者,你又想过什么是自己真正的需求吗?

事实上,我们想要走出情感绑架的桎梏,就必须要想明白这些问题,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今天我要说的这本书《无声告白》中的主人公,就在经历着情感绑架的伤害,而她的父母也一直没有察觉到她的异样,导致她最终抵抗不了父母的“期待“带给她的巨大的压力,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悲剧的最后,她的家人终于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行为,选择改变,踏上新的人生之旅。

我们先来依照惯例介绍作者:这本书的作者是征服欧美文坛的华裔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的时间完成的第一本长篇小说。

故事编排精妙,文笔深沉内敛,一经出版就广受好评,还长时间稳居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前列。

《纽约时报》在谈到这本书的时候曾说:“这部小说写的是成为异类的那种负担与压力,这种负担与压力,通常会摧毁一个人,而不是塑造一个人。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却依稀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作者在书中扉页写的一句话总结的非常到位: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下面我们来说说这本小说的内容吧:

小说的开始是一场死亡。

詹姆斯教授家的大女儿莉迪亚死了。

死因是父母的“爱”。

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教授是移民二代,从小在美国长大,却始终对这个国家没有归属感。

詹姆斯是黄种人,这让他在白人的世界中显得异常突兀。白人同学常常会用好奇的眼神盯着他看,却从来不会和他交朋友。

他就像一个局外人,一直游离在社会的边缘。

即使在他毕业后,在学校教书,有了体面的工作,这种边缘感也一直弥漫在他心间。

而莉迪亚的母亲上学的时候理科很好,还有一个当医生的梦想。

但是因为母亲,也就是莉迪亚的外婆不支持她,还一直强迫她学好厨艺和女工,将来安心的做个家庭主妇。

而且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更倾向于男主外女主内,最终莉迪亚的母亲只能呆在家里做家庭主妇。

父母就这么认命了,也在一直按照既定的轨迹生活着,但是他们不甘,心中始终怀着年轻时的梦想和这么多年的埋怨。

于是,他们就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了女儿身上。

莉迪亚的父亲希望女儿能融入白人的社交环境,交很多朋友,成为一个社交达人。而她的母亲则是希望女儿努力学习,长大后争取能当个医生。

他们常常对女儿说:“莉迪亚,我觉得你多交朋友可能会有好处。”活着:“女儿啊,其实当个医生会很有前途的。”

你看这种话,表面上只是提建议,但事实上却有很强的引导性。

如果莉迪亚按照他们的要求做了,他们就会对莉迪亚特别好,嘴里不停念叨着“我女儿就是这么争气”,把莉迪亚追捧上天。

可莉迪亚一旦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他们就会立马表现得非常失望。

莉迪亚总是认为,原来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

为了让父母爱自己,莉迪亚只得选择顺从父母的要求,一切都按照他们说的做,还不敢有半句怨言。

然而,莉迪亚的乖顺懂事,不是因为不会叛逆,只是因为害怕失去。

书中曾写道,莉迪亚的母亲为了实现自己的医生梦,曾经离家出走过。那时候,莉迪亚已经懂事了。

虽然,母亲最后还是放弃学业回家了,但那点差点失去母亲的恐慌,却一直笼罩在莉迪亚的心间。

她怕母亲会再次离开她,所以她再也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愿,事事顺从母亲,想要用这种方式留住母亲。

其实说白了,莉迪亚就是情感绑架的受害者。这种人内心柔软,常常顾及别人太多,考虑自己太少。

其实,太过懂事的孩子,心里苦。

她被父亲逼着去社交,和同学处不好已经很心烦,回家为了让父亲安心,还要伪装成人缘很好的样子,抱着忙音的电话自导自演,装作在和朋友聊天。

即使莉迪亚早就意识到自己不被人喜欢,也不想拼命去融入集体,但是,她没得选。因此她过得非常压抑。

父亲的期待,还有母亲更沉重的梦想,压的莉迪亚喘不过气。

就连过生日,母亲都会送莉迪亚理科大部头书籍,平时也拐弯抹角对女儿灌输要当医生,要不比男人差。

虽然母亲的出发点是因为爱,但她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她拼了命想帮女儿实现的梦想,并非女儿的梦想,而是她自己的梦想。

父母的期待与莉迪亚害怕失去父母宠爱的情绪,共同编织成了一张大网,控制住莉迪亚的身心,让她无法逃脱。

在书中,只有哥哥懂她所有的苦。每当觉得她自己快要窒息的时候,就会去向哥哥诉苦,让哥哥安慰自己。

对于莉迪亚来说,哥哥为她提供的情感支持,会给予她养分,让她即使面对父母期待的重压,也能有喘息的余地。

可遗憾的是,哥哥收到了大学录取的通知,马上也要离开莉迪亚了。

天啊,再也没人能理解自己了,莉迪亚十分绝望。她试图努力留下哥哥,甚至很幼稚地撕掉哥哥学校寄来的邀请函。

殊不知,这个行为却激怒了哥哥。哥哥生气了,开始不理莉迪亚。

这让莉迪亚彻底绝望了,就只有这一次是为自己做点什么,唯一想留住些什么,可它还是从指尖溜走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打击还在接二连三地袭来。

学业不顺、驾考失败,加上无意间发现父亲出轨的蛛丝马迹,莉迪亚身心俱疲。

好像任何一件事情处理不好,都有可能会让她拼命守护住的家庭土崩瓦解。

莉迪亚太难了,她明明只是一个还在成长的小女孩,却给自己压上了太过沉重的负担。

她也想过找哥哥帮忙分担。可那时候,哥哥早已沉浸在自己的大学梦中,根本顾不上关心自己的妹妹。

生活就是这么戏剧性。一连串的偶然事件的发生,结出了一个必然的结果。

这个结果的发生,其实莉迪亚周围的所有人都很难预料到,甚至很难理解,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那无助的滋味。莉迪亚扛不住了,终结了生命。

在莉迪亚死后,母亲意外的在莉迪亚书包里找到烟和避孕套。

她突然意识到,莉迪亚也许不是自己想象中的乖乖女,也不是真心地在自己和老公面前塑造乖乖女形象。

而父亲也从女儿同学处知道,莉迪亚和他们并不亲近。在学校时,莉迪亚也常常是孤身一人。

莉迪亚死后,母亲去清理她的房间,在收拾的过程中,回忆起了曾经和女儿相处的细节。

莉迪亚的母亲这才猛地意识到,女儿开始对理科表现出兴趣,是在自己离家出走归来之后。

也就是时候,自始自终,莉迪亚都不爱学习。她努力考出好成绩,也只是为了讨父母的欢心。

莉迪亚的母亲终于触碰到真相。

她开始反思,也渐渐意识到自己对莉迪亚的爱太过主观,全是凭着自己的想法去给孩子最好的。

她把爱因斯坦的海报、元素周期表贴满女儿的卧室,把听诊器送给女儿做玩具,把《人体解剖学彩色图集》《科学界的女先驱者》之类的书籍作为礼物送给女儿。

她还依照自己的想法,竭尽全力为女儿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但却忽略了这些东西没有给莉迪亚带来欢乐,反而给了她无尽的压力。

莉迪亚的父母也会表达爱,可是他们表达的方式有问题,特别是,母亲一般只在听到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时候,才会露出笑脸。

而莉迪亚的父亲也常常只会在听到女儿和同学相处融洽时,才会觉得高兴。

殊不知,他们这样的反应让莉迪亚产生了“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错觉。

这也让莉迪亚的生活更加如履薄冰。可惜的是,直到莉迪亚死去,她的父母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最爱的女儿其实是死于自己的期待。知道真相了,可是也晚了。很多时候,过度主观的爱,就是伤害。

莉迪亚的母亲开始慢慢放开对梦想的偏执,开始把目光投向自己拥有的家庭。

而莉迪亚的父亲也想明白了,既然无法改变混血的身份,那就也开始适应,而不再把这份希望强制转移到孩子身上。

好了,书中的大致内容就是这样了。

我们再来说说“施暴者”:情感绑架的施暴者,常常心怀爱意,他们抱着“为你好”的想法,试图给自己爱的人最好的东西。特别是作为父母,由于眼界或者思维本身的限制,他们的意见也会很主观。

虽说出发点是爱,但究其根源,常常是下意识变成去圆满自己曾经未被满足的需求。

我们回顾书中重点内容:首先,作为情感绑架的受害者,在遭受到重压,崩溃到极致时,会产生很大的反弹。

其次,作为情感绑架的施暴者一方,出发点是爱,但却往往造成伤害。

最后,我们知道再亲密的关系,也该为彼此留有一丝余地。所以我们需要找到相处的平衡点

很喜欢书中作者说的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声告白》一书中告诉我们,拒绝做情感绑架的施暴者和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