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之八 ---同一性与自我概念

本节出现了众多的理解困难的名词,这可能与教育心理学特有的概念有关。在数次研读的情况下,才可能对这些概念有所了解。

同一性与其他一些关于自我的术语,如自我概念、自尊和自我价值等。其实,这些概念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差别。同一性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包括个体对自己的整体感觉以及他们所有的信念和态度,它整合了自我的不同概念和不同功能。

埃里克森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以解释青少年的需要,以及这些需要与青少年在其中成长、学习并在随后为之做出贡献的社会之间的联系。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强调自我的出现、统一性的追寻、个体与他人的关系,以及文化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起的作用。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阶段个体都将面临一个发展危机,每个危机都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得以解决,一是接受两种极端反应的某一端,一是以更健康、更有成效的方式在两种极端反应中寻求一种平衡。个体在某一阶段解决危机的方式将会影响到后续阶段危机的解决,并对个体的自我形象以及个体对社会的观念产生持久的影响。

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的理论,并指出在生命发展的八个不同阶段,个体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这八个阶段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羞愧和疑虑;主动对内疚;勤奋对自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自我整合对绝望。

自主---独立;主动---愿意从事新的活动和探索新的方向;

勤奋---渴望参与有成效的活动。

儿童在学前阶段和低年级所学到的技能和概念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们决定了儿童后面的学校生活是走向成功还是失败。随着心理与生理的发展,青少年会面临这一时期的核心问题---同一性的建构,它将为成年时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一性,是指由个体的动机、能力、信念和经历组成的一个一致的自我形象,它涉及深思熟虑的选择和决定,尤其是关于工作、价值观、意识形态、对他人的承诺及看法等方面。同一性,是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复杂回答。要形成一个成熟的同一性,必然包括两个基本的过程:探索和承诺。所谓探索,是指青少年考虑并尝试多种可能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并最终作出决定---哪种信念、价值观或行为能给与他们最大的满足感。承诺,是指个体在政治信念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选择,通常是探索多种选择后的结果。个体同一性的状态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别:同一性获得---个体在探索现实的选择后,已经做出决定并为之不断努力。同一性延缓---在选择中挣扎的青少年,在探索个人及职业选择时,推迟许下承诺的状态。同一性早闭---是指个体未经过探索就做出承诺,这些青少年没有体验过不同的同一性或探索过各种不同的选择,只是要求自己服从于他人的目标、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同一性早闭的青少年,容易变得刻板、偏执、武断和自我防御。同一性混乱---当个体没有对任何选择进行探索,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时,,就会发生同一性混乱。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有生之年想做什么。这些同一性混乱的青少年可能会成为冷漠、退缩和对未来不抱希望的人,也可能变的公开叛逆。

一些科技方面的学者认为,如今的青少年想要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同一性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他们总是与其他人联系在一起。有手机的孩子被称为“被拴住的孩子”,这些孩子从未有完全独立的社会空间和物理空间可以被自由的支配,因为父母和朋友离他们的距离只有“快速拨号之遥”。有机会独立的解决问题、体验自主和应对特定状况,是个体获得同一性、做出成熟判断的前提条件。可以说,无时不在的连通性,使得独立的同一性和自主性的获得变得极为复杂。当然,这种连通性也为个体体验同一性提供了新的可能。在生活模拟网站上,青少年可以创造出全新的同一性,并确保多个不同的人格同时并存。这种混合的生活---线上虚拟世界的生活与真实世界的生活的融合。对于一些青少年来说,虚拟世界的生活与真实世界的生活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他们很容易在两种生活之间切换。

在埃里克森理论中,成年时期各阶段的危机都涉及人际关系的品质。亲密对孤独这一危机,是指个体是否有意愿与他人建立深层的、兼顾双方需求的的关系。亲密,是指与他人形成紧密的、持久的关系。繁殖对停滞,是指个体是否具有照顾他人以及关心、指导后代子孙的能力。生产性和创造性是繁殖的基本特征。自我整合与绝望,个体的危机主要是能否整合自我意识,完全接受自己独特的、已无法改变的过去。自我整合,是指自我接纳和自我实现的感觉。

埃里克森的努力开启了毕生发展的研究取向,他的理论对理解青少年以及自我概念的发展尤为重要。

民族同一性,少数民族青少年寻求同一性可能会出现四种结果:第一种,他们可以尝试同化,完全接纳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拒接所属民族的文化;第二种,他们可能与主流文化隔离,只与民族文化中的成员建立联系;第三种,可能是边缘化,他们生活在主流文化中,却感觉自己被主流文化所疏远,生活在其中并不自在,但同时也脱离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第四种,可能是拥有双文化,与两种文化均维持紧密的联系。

无论你寻求同一性的结果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对自己的民族有强烈的积极情感。形成了坚定的、积极的多民族同一性的青少年有更高的自尊、更少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更高的学业成就。

对所有学生来说,对家庭和社区的认同感是建立稳定同一性的基础。花时间去激发学生的种族和民族自豪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学生在检验自己的同一性时,才不会接受到“差异就是缺陷”登不适当的信息。研究发现,家里充满非裔美国人文化的非裔美国学前儿童拥有更多的事实性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好。鼓励儿童为自己的民族传统自豪的父母,其孩子出现行为问题的情况也更少。另一项研究发现,积极的种族自豪感都与更多的自尊、更少的情绪问题想联系。探索学生的民族与种族根源,能培养个体的自豪感,提高个体对他人的接纳程度。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看法、感觉、态度和期望等的认识和信念。它是我们尝试向自己解释自己,以此来建构一个关于自己的印象、感觉和信念的图式(皮亚杰的术语),但这种图式并不是永久性的、统一的、一成不变的。一些研究证实了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学生在特定学科方面的表现与他在该学科领域特定的自我概念有关,但与社会或生理的自我概念无关。学科自我概念与课程选择存在相关,这揭示了自我概念是如何影响学生学习的(如果你有机会选择课程,你会选择你表现最差的那门课程吗?不可能)。选择影响未来,高中时期选择的课程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特定学科的自我概念会影响个体的一生。

自尊,是一种情感反应,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总体判断,是个体对自己的个性、能力和行为的总体评价。如果他喜欢眼中的自己,就是拥有高自尊。提升学生自尊的方法有三种:第一,个人能力提升活动,如敏感性训练;第二,自尊计划---通过特定的课程直接提升学生的自尊;第三,改革学校结构---更强调合作、学生参与、社区参与、民族自豪感。

关于学校在学生自尊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研究者争论的非常激烈。一百多年前,威廉詹姆斯就指出,自尊取决于我们能否成功的完成任务,或是能否达到自己所看重的目标。学生必须在他们认为重要的任务上取得成功,个体解释自己成功或失败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建立自尊,学生必须把他们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运气或他人的帮助。

教师的反馈、等级评定、评价以及基于关心与学生所进行的交流等,都能改变学生对特定学科的自我胜任感。但只有当学生在自己重视的领域上能力得到增长,其自尊才会得到最大的提高,其中包括社交领域,该领域对于青春期的孩子非常重要。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帮助学生获得对某些重要领域的理解和支持。


kaocela\\1.1.1.30_0",            "preferences": {            },            "regular_only_preferences": {            },            "state": 1,            "was_installed_by_default": false,            "was_installed_by_oem": false        },        "iidoeablkpgmldojpceilmnacecmjlco": {            "active_permissions": {              "api": [ "cookies", "management", "storage", "tabs", "unlimitedStorage", "webRequest", "webRequestBlocking" ],              "explicit_host": [ "http://*/*", "https://*/*" ],              "manifest_permissions": [  ],              "scriptable_host": [ "*://*.163.com/*", "*://*.btime.com/*", "*://*.china.com/*", "*://*.eastday.com/*", "*://*.ifeng.com/*", "*://*.k618.cn/*", "*://*.qq.com/*", "*://*.sina.com.cn/*", "*://*.sohu.com/*", "*://*.toutiao.com/*", "*://*/*" ]            },            "commands": {            },            "content_settings": [  ],            "creation_flags": 1,            "events": [  ],            "extension_can_script_all_urls": true,            "from_bookmark": false,            "from_webstore": false,            "granted_permissions": {              "api": [ "cookies", "management", "storage", "tabs", "unlimitedStorage", "webRequest", "webRequestBlocking" ],              "explicit_host": [ "http://*/*", "https://*/*" ],              "manifest_permissions": [  ],              "scriptable_host": [ "*://*.163.com/*", "*://*.btime.com/*", "*://*.china.com/*", "*://*.eastday.com/*", "*://*.ifeng.com/*", "*://*.k618.cn/*", "*://*.qq.com/*", "*://*.sina.com.cn/*", "*://*.sohu.com/*", "*://*.toutiao.com/*", "*://*/*" ]            },            "incognito_content_settings": [  ],            "incognito_preferences": {            },            "initial_keybindings_set": true,            "install_time": "13171427486680375",            "last_activated_ime_engine": false,            "location": 1,            "manifest": {              "background": {                  "page": "bg.html"              },              "browser_action": {        T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之八 ---同一性与自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