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印象(一)

文/稻草人

    作为一个云南昆明人,提起昆明这座城市来的时候,想应该是喜悦或者是亲切的。毕竟我相信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的省会城市多多少少都是有一定情感的。因为当你出来外省以后,如果有人问你哪里人,你总是得不厌其烦的回答说:云南昆明。而每次别人听到这样的回答之后,总是会回一句:“哇!那是个很美的地方,四季如春!“而我也总是会说:“还好吧!其实相对于在昆明待过的人而言,用四季分明来形容它可能更贴切一些。“

  而往往是这样一句简短的话,却总是能够吊起别人的好奇,然后我也总是不厌其烦的去给别人介绍起昆明这座城市的气候、地理位置、风土民情、特色小吃,以及各处奇特的风景来。这可能是作为一个游子,对故乡的一种眷恋的表达。

  可是真要细说起来,其实我对它并不太熟悉。也并没有深厚的感情。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果真要深究,那可能就是因为自己在昆明待的时间不长,也没有在那座城市为了梦想打拼过。想来,只有这个理由是最贴切的吧!

    印象里对昆明了解,还是在八九岁的时候,听村里那些早早辍学的表哥表姐之类说起的。我的家乡是隶属于昆明的一个小乡镇下属的一个村委会,离昆明城有两百多公里,这是在我自己上了大学之后才知道的。以前只能从那些在昆明打工,逢年过节才会回家的表哥表姐嘴里知道,昆明很远,也很繁华,却不知道具体多远多繁华。     

  犹记得第一次去昆明,是在自己十六岁那年,初中毕业考之后有两个多月的假期,父亲委托在昆明开保安公司的叔叔,来车站接我,然后自己从镇上坐车到县城然后再转去昆明的客车。那算是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毕竟对于一个从小生活在农村,连镇上都很少去过,直到上了初中才去镇上的乡下孩子来说,心里其实是忐忑的,但是又充满好奇和向往。为了这次进城,还特意去平时上初中时经常去剪头发的理发店里,花了五块钱洗了个头,吹了个头发,还让理发师用夹板把刘海拉了一下,为了让自己看起来酷一点。

  还记得出发那天正好是镇上赶集的日子,父亲送我去镇上顺便赶集买点东西。父亲把我送到镇上的客车买了票,看我上了车之后还特意跑去跟司机交代,让他照顾一下然后才离开。毕竟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孩子,作为父亲的其实多少还是有所担心的。后面不记得到了县客运站的时候,那个司机有没有教我买去往省城的车,反正是坐上了去昆明的客车,最后顺利到达了昆明客运站。(那时候黄土坡客运站还没有拆除,可能八零后和九零后初期的昆明人应该都知道)。

  到了黄土坡客运站下了车,就找到一个电话亭用座机电话给叔叔打了电话。不一会叔叔就骑着一辆黄色的踏板摩托车来接的我,看见我的第一眼就说:你留这么长的头发干嘛?当时不记得有没有回答叔叔的问题,如今想来很大概率是没有的。然后叔叔径直载着我去了一个理发店,叫理发师把我的长头发给剪没了。那时正直青春期,额头上还有很多青春痘,被长长的刘海遮挡了起来。这下好了,刘海一剪,青春痘全部暴露出来了。内心虽然很纠结,但还是不太敢于表达,便默默的承受下了那接下来可能从理发店走出去后,接上的人对我的额头投来异样的眼光。

  但其实后来才知道,在城市里面的人,压根就没空去观察身边路过的每个人。他们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的事情上。这是我很多年后的今天,才明白的道理。生活是自己的,和他人无关。(成年人的世界,你是自己的主角,但对于别人而言,你只是一个过客。)

    然后就那样在梁家河片区有个本田4S店里,跟着几个我们那边的人,当了两个月的小保安。然后没事的时候会和几个早早就辍了学堂哥,把周边的街道逛了个遍。有时谁身上还有十几块钱,掏出来在路边烧烤摊上烤三个鸡腿,三兄弟一人一个吃着蛮香。时不时还会去开在街上的台球厅打两把台球,但是除此之外的地方都不敢去,生怕路痴的自己走丢了,毕竟第一次进城,胆子还是很小的。那时候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几个人骑着自行车跑到西山广场看别人唱歌跳舞,然后又骑车回来,不亦乐乎!

  这就是第一次真正自己对昆明这座城市的印象就是大,因为除了梁家河已外的地方自己都没有去过。但是具体大到什么程度,其实对于那时候的我而言,是完全没有概念的。后来也顺利的考上了高中就回去念书去了。之后的每一年的暑假都会来昆明打暑假工,寒假一般是不会出来的,毕竟时间比较短,找工作也不好找。而且,有了第一次的经历之后胆子也就变大了许多,去的地方也不再是梁家河,也不用叔叔来接。因为作为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其实都是不太喜欢被长辈管着的。正因为不想被管着,所以才要往外面跑。

  之后也陆陆续续在北市区美璟新陈美食一条街待过,那是一家只有二层的主打泰国菜的小餐厅,餐厅的名字就叫:萨瓦迪卡。餐厅是由三个刚大学毕业一两年的昆明本地人合伙开的,我们私下里都称他们为,胖老板、二老板和三老板。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呼,其实我作为店里来得最晚的人是不知道的,都是当时店里的其他几个服务员告诉和厨房里面的几个厨师和配菜员告诉我的。当时和我一起在那个店里做服务员的还有两个同一个县城的刚高考完的女孩子,一个叫小蔚,一个叫小杨,还有一个大一来打暑假工的也是同县城的男孩子。但后来我知道了,为什么会叫胖老板,就是因为那时候有个老板的体重是一百公斤,有次在店里聚餐喝醉了,四个人废了很大的劲才把他抬上车去。想来他们应该就是按照体重来排序的吧!现如今想起来,已是过了十四五年后的今天,想必那家餐厅如今应该也是不在了的!

    就像那时候我们几个服务员之间都留有QQ号作为联系方式,但如今都早已不知道各自奔向了怎样的前程。

  后面陆陆续续的也在昆明车家壁待过,在一个湖北人开的定制活动板房的小公司,负责喷油漆。第一次那应该算是第一次和外省人打交道,犹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完全听不懂湖北人说的话,略显尴尬。之后在滇池草海工地上干过两个月,修的就是如今的草海隧道,想必昆明人都知道这个隧道。老板是重庆人,一开始也是完全听不懂重庆话。老板也是文化不高的包工头,偶尔憋一两句夹着浓重重庆口音的普通话,勉强能够理解,并不算听懂。如今想来,可能就是那时候跟不同的省份的人相处,听他们说各自不同的方言的经历,如今才能让我在听到很多地方的方言的时候,几乎能够听得懂,虽不会说,但是连猜带蒙大致还是没有障碍的交流沟通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以前不会想那么多,也不会觉得这些经历会对我后来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但是多年以后的今天,随着年龄和阅历以及经历的增长之后,才明白一个道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可能今天的你正在做着一件事情,但是你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也没办法理解做这件事的意义在哪里?没关系,不要问那么多为什么,先去做了再说,因为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可能就是此时此刻你正在经历的你觉得毫无意义的事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为很多道理,是需要经历过后才能想明白的。


2022-02-10

 

你可能感兴趣的:(昆明印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