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乙瑛碑》感悟

       一直对隶书有一种深深的迷恋,今年10月份,开始学习《乙瑛碑》,从楷书到隶书的转变,需要是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经过周老师的悉心指点,使我慢慢走进了隶书的世界,对《乙瑛碑》有了学习体会。

       清代梁巘说:学隶书宜从《乙瑛碑》入手,它在汉碑中属平正规范一路,适合初学。

      《乙瑛碑》是东汉这一时期书法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当时官僚贵族为了达到自己的歌颂功德目的,大兴立碑之风。因为石头可以永远保存下来,不会丢失不会损坏。艺术成就颇高的汉碑大部分都是东汉时期所刻,东汉上层统治阶级倡导以巧美为尚,西汉刻隶书则是以拙消朴遁为主,下层老百姓的书法艺术自由精神与庙堂文化、儒家宗教等社会文化精神又密不可分,隶书从西汉朴质之风演变为东汉精美之风既是源于此,东汉隶书庙堂气势浓郁的精绝之作《乙瑛碑》便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产生的。

        从风格形态看,乙瑛碑具有宗庙之美,其风格不像《石门颂》那样豪肆,也不像《曹全碑》秀润,而是介于二者之间。《乙瑛碑》字取横势,笔势刚健,转折灵活,整篇自始自终,规矩方寸不乱。它结体方整,四平八稳,章法整齐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横看成行,纵看成列,威严肃穆迎面而来,平画表现最为明显,作为汉隶最重要表现特征的波碟画显明突出,它是典型的汉代官方标准字体。

乙瑛碑 · 原贴

       下面说下我的临写心得体会,由于以前学书法全凭兴趣爱好自己写,书法基础不是太扎实,有些用笔及书写一开始处于朦朦胧胧的状态,入学时存在的严重问题,偏、薄、飘,用笔、结体、控笔、使转、提按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也没有“书写性”。每当周老师在示范的时候,我关注到老师写的时候对笔锋的灵活变换,不断的调整锋向,要使点画实而满,显出浑融含蓄的筋骨美,笔锋是必须要正的,力要渗透之中。临了小短时间,得到老师的肯定,字形抓准了,有进步,增加了我的信心,在临写过程出现问题,老师演示笔法,笔要留得住,压得住,线条要有勃动感。

初临

      书写《乙瑛碑》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行笔运笔不可马虎急躁。一是方笔要斩钉截铁、峻利凝重,方与圆、刚与柔、直与曲之间的有机结合,以及笔画的或收或展、或肥或瘦,体会其用笔规律。

       要仔细观察其变化,结合范字并掌握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斜正结构,反常结构的字形,总结摸索其中的基本规律,抓住它们的特点,正确地表现。以上,仅为个人在学习《乙瑛碑》中的感悟,浅知拙见请前辈老师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临《乙瑛碑》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