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需要被看见:自伤行为背后是很深很深的渴望,活出来的渴望

01

2020级某个新生班,接二连三出现学生自伤事件。

作案工具,有刀,有圆规。

班主任是个新手,面对班上孩子接连的自伤行为,愁得彻夜难眠。也不敢将此在班上搬到台面上摊开来讲,份外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些孩子。

可不讲,并不意味着其他孩子不知道,隐而不宣反而在班上形成了一股暗流,不知前路。

以继问卷调查之后,随机访谈的名义约谈第一位自伤的孩子。

这孩子非常地敞开,谈到她的抑郁和孤独,还自发地撸起袖子给我看她的伤口。

伤口新旧交错,庆幸的是不深。

问起伤口怎么来的。答,用刀划的。

最早一次始于初二,这样的行为持续至今,两年有余。

02

除了对自伤孩子的个别辅导外,还尚需做的是对这个班级的集体辅导。

三个自伤的孩子,有一个回了家,还有两个在班上。

为了避免二次伤害,让他们回避,置身课堂之外,这是备选的最后方案。

我更希望能营造一个氛围,让这个班所有孩子都来面对这个发生,得到启迪。

在梳理过程中,某个刹那福至心灵,突然想起孙新兰意象对话课上公心老师说,那是生命的呐喊。

当我在PPT首页敲下“自伤行为背后是很深的渴望”,心中大定。

那个很深很深的渴望,是“活出来的渴望”。

自然而然地,蹦出个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完美地把我的点串起来了。

自伤背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动机,想得到关注;想排解情绪;想证明自己不一样,想证明自己还活着……

这些动机无一不导向人类所共同的渴望:

★渴望自己是被爱的;

★渴望自己是可爱的;

★渴望自己是被接纳的、被认同的;

★渴望自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渴望自己是自由的。

孩子们给了我巨大的惊喜。

很多孩子争先恐后地表示,有自伤行为的绝不仅仅只是那仨,他们也有,只是还没采取行动而已。

03

渴望是很好的,渴望没有错,那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这样的渴望呢?

四个努力的方向:

1. 觉察。对我们的身体、情绪保持觉知。

我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有什么样的情绪?想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我们常说,我们是情绪的主人。可,真的吗?

同一件事情,我们在喜怒哀恐惊状态下做出的决定是一样的吗?

我们为什么常常爆发之后,才后悔?

所以,到底我是主人,还是情绪是主人?谁控制着谁?

为什么需要保持这一份觉察?

我们的情绪常常是先于理智起作用的。因为情绪对应的是动物脑,理智对应的是认知脑。

动物脑进化在先,认知脑在后。所以,情绪起作用时间更短,更有力量。

我们常常某个刹那,情绪的开关就被触动了,瞬息就做出反应,而理智总要慢半拍才能跟上。

2. 调整。调整的不仅有情绪,还有观点和期待。

调整情绪,这是老生常谈。

提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感觉貌似挺稳的。这容易调整么?

那啥叫“一念毁三观”,啥叫“一念之转”?

是只剩半杯水,还是还有半杯水;是花中有刺,还是刺上有花;是哭婆婆,还是笑婆婆……一念之下,另一个世界。

期待,其实也是个很不靠谱的东西。

我期待我能善用时间,能善用每分每秒,学习,学习,在学习----机器尚需维护呢,你牛,你不需要。

我期待有人能360°满足我的大大小小各种需求----厉害了,人家24小时不休息,净围着你转,没有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啊。

我期待我的孩子平安健康就好 VS 他同龄人会的他都不会,以后学习赶不上可咋整!----说好的平安健康就好的呢?!

3. 求助。在我们自己力有不逮的时候,可以向外寻求帮助。亲朋好友,师长同窗,专家机构。

4. 爱着。向外寻求,是很难真正得到满足的。得不到,那就给出去吧。

“我知道,你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无论你是什么样的,我都无条件地爱你,无条件地接纳你,无条件的以你为荣。”

当能对喜欢的那部分自己、不喜欢的那部分自己,喜欢的那部分他人、不喜欢的那部分他人,都做到“无论你是什么样的,我都无条件地爱你,无条件地接纳你,无条件的以你为荣。”

我们就都收到了。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们是一体的。这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最深沉的渴望。

活出这样的渴望,创造天堂伊甸。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需要被看见:自伤行为背后是很深很深的渴望,活出来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