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次看见别人写满无数奖项荣誉的简历,总会有一种莫名地失落。
这不是一种嫉妒,而是一种面对自我的无能为力。
前几天,看见校公告平台上时不时地推送优秀毕业本科生的名单以及历年成果。
有人连续四年获得一等奖学金,有人科研课题斩获四五项,有人在短短四年大学内发表六七篇文章,有人四年来平均绩点4.0以上.......
像这样满屏都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表彰文,看得人着实头脑上劲。
特别是,看到某某学生四年来发表多少学术文章时,总要在头脑里兜兜转转唇枪舌战好几个回合。
从人家大一进校开始算,一直算到四年毕业,再从一年多少天,多少个小时,算到四年多少天,多少个小时。
这些可不是白算的,我有我的花花肠子,以及一肚子的刨根问底。
“按照这位学生发表论文的速度,大一开始进校,上半学期苦读专业,之后减去大四实习,还剩三个学期。
发表五篇论文的话,也就是一个学期写一篇半的成量。天呐,这真是又厉害又可怕。”
想来自己也是有过论文发表经历的人,就在一年前,发表过一篇C刊论文。
不算最开始前的主题构思,从开始着手写,一直到落地定稿,可是花了整整大半年的时光,满满算来也是有六个多月的。
自从那次改过13稿之后,整个人就有一种被荒废的感觉。一个月后才将情绪调整过来。
可是,再看看别人,瞬间明白什么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虽然心里是这样想的,但也有不服气的时候。
和朋友聊起这件事,对他说:“人家好厉害,但是导师明明告诉我,就算是他写作发表一篇文章,也要大半年呢,怎么难道导师当初是为了安慰我?”
2.
越来越贴近生活,越来越认清自己之后,我发现偶尔这样自嘲一下也是一种不错的情绪调剂。
最可怕的是,在情绪恍惚不安中,碰到这种与自我极度反差的状况,人真的就会有一种跌入谷地的绝望感。
“怎么别人那么厉害,偏偏自己那么笨”
“别人不用努力就能轻易取得不错的成绩,而自己付出双倍的精力依旧原地踏步”
“他们都嘲笑我很努力,但成绩一直从未提高”
“有人对我说,要是他像我这么用功,早就厉害不知道多少倍了”
我想,很多人应该或多或少经历过这些言语的打击。
我也是。
但不知道在什么时刻,突然一下子变得不在乎了。
不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不在乎所谓的面子工程,不在乎谁在背后有意中伤。
因为这些人与事,这些言辞与评价,不会跟随自己一辈子,也不会真正地定义自己。
能够让自己活得自信且洒脱的,活得坚定且果断的,永远只有发自内心对自我的认同以及接纳。
3.
最近在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所谓成功,应该是成熟到拥有肯定自我的能力。
它重新定义了“成功”这一概念,不是从世俗意义上,不是从名利角度,也不是从他者视角,而是从一个人的内心尺度。
“成熟到拥有肯定自我的能力”,在我认为,这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承认自己的能力限度,但也拥有突破现有能力桎梏的底气。
低谷时,从不自怨自艾,相信自己总会有从低潮中爬出来的那一天。
再凋零残破的花朵,都曾经有过鲜花簇锦的岁岁年华。
再卑微的种子,也都有破土而出,迎风展叶的契机。
高潮时,也时刻告诫自己,从高谷向下逐步滑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不必过分焦虑惶恐。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低谷时,拥有走到高潮时的决绝;高潮时,无惧低谷时的挫败与等待。
4.
人很多时候,都是阴晴圆缺地在生活着,
某个阶段会感觉人生一路顺遂;某个阶段又会觉得前路一片荆棘泥沼。
因为生活需要面对太多不确定、可变化的因素,没有自洽的心境,自然免不了随生活的起伏不定而恍惚迟疑。
这时候,不妨试着让自己放慢甚至停下匆匆而行的脚步。
不去想未来,不去忆往昔,只是念当下。
也就是说,比起赶路,停下来、慢下来,也不失为另一种曲折通幽式的前进。
因为人是需要在某个时间段,有意识地给自己摁一个开关键。
不去让杂乱的思绪无止境地蔓延,不去接受外界任何信息,不去听从任何人的声音,而是向内审视,向内探求无法觅得的答案。
即使寻得的答案并不完美,但也不会太糟糕。
每一次踌躇,每一次踟蹰不定,每一次辗转难眠,我们真正需要的,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那么庞杂。
真的只是停下来,哪怕两三个小时、半天、一天,或者一个晚上,往回看曾经走过的路,以及此刻走到此处时心的感受。
这样的一次次向内的探寻,也是在一遍遍丈量内心的尺度,挖掘潜在性的深度,为下一次,再下一次的暂停储备足够的精神食粮。
这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
因为有时候,比起面对生活本身,真实地正视自己,丈量自己的内心,是需要付出双倍的勇气与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