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之往事

婚姻之往事

关于婚姻,很难用“道理”让人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冥冥之中有种感觉,就是玄之又玄大道理谁都会讲,即使是从未上过的学的人,也可以依据生活经验,站在特定的立场上把所谓的“道理”串联起来,形成逻辑自洽的一套理论——自以为是的认为逻辑自洽!

社会氛围的惯性,生活压力的驱使,以及道德层面的舆论,足以让一个年轻人放弃自我选择,而臣服于“命运”的安排,又或者迷失方向。“对你好”和“我很好”从来都是两件单独的事,但很多人总是一厢情愿的认为这是一件事:我对你好,你就必须好!

直到现在依旧有人好奇我为什么不结婚,说简单也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没车没房没存款”;说复杂也复杂,三言两语也是说不清的。如果你还有时间有耐心,咱就聊点往事,不讲道理

抑郁症,一个现在妇孺皆知的词汇,即便不能了解详情,也大概知道是一种心理疾病。但,放在20年前呢?有多少庄稼人能知道呢?恐怕寥寥无几。

用2021年的视角看待高中时期的自己,大概率是抑郁症患者,至少很多外在的言行举止都符合抑郁症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其中之一就是极度的焦虑,进而导致了长时间的失眠,有段时间每晚大概只有四个到五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然后是一整天魂不守舍浑浑噩噩的状态。

那时候也意识到自身可能有问题,但又不能用准确的言辞表达是什么问题,以及怎么去解决,所以那时候特别期待有那么一个人可以告诉我,当前该怎么做,未来该怎么规划,以及什么时间去做什么事情,做到什么程度等等。用现在的话来说,大概就是人生导师一类的人物,能够倾听我的困境,指导前行方向等。

三年高中结束后,整个人都处在一个情绪崩溃的边缘,表情木然,眼光失神,甚至情绪的起伏变化都越来越少。很多人将这种状态视为高考成绩不理想导致的,平时寡言少语的自己即使沉默到懒得说话也被视为正常的表现。只有我知道这种状态跟高考无关,那时候只想着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结交一群陌生的人,一切重新开始,或许就能改变自己的性格以及行为,最好还能遇上那个期待的可以成为指路明灯的人。

执念一旦生根,就会越长越大……可以说当初三年高中生活注定了未来十几年坎坷不平。

之前的短文中曾说过,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这六年中为了避免“早恋”的嫌疑和标签,非必要绝不和女生说话,同时为了避免“拉帮结派”的嫌疑和标签,跟男生之间也没有过深的交情,都是平淡如水的点头之交。自诩遵守了学校的各项规定,避开了所有可能被处罚的风险,理应受到善待,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但现实却是人际关系紧张,人缘奇差,这让我极度不能理解。

之前的短文曾说过,为什么不愿意跟别人聊自己的困境。跟谁说?有谁懂?谁又能切实的提出解决方案?我考虑了一圈,结论是,没有人,可做作为倾听对象!那时候的人们都心理疾病知之甚少,最多是接触到村里一些天生痴傻的孩子,所以他们会直接把心理疾病的人等同于先天生理缺陷的人。这可不是我想要的结果,这种风险带来的舆论压力是我万万不能承受的!

之前的短文也曾说过,我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目的从来都不是被别人夸奖,而是不被别人责难。所以很讨厌那些拉关系走后门的人,深深地鄙视他们。高考那年,有熟人托关系找的老师找我谈话,也可叫心理疏导。一嘴的片汤话,无非就是事到如今只能“认命”,而且也不看好这种谈话带来的正向影响。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视角自然就不一样,我知道他们并不是冲着解决我面临的困境来的,而是受人之托终人之事——走心是不可能了,时间上来不及;走形式却是必须的,这个是有时间的——或许他们本身也知道此时此刻的谈话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18岁,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成年人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以及言论负责。书本里是这么写的,课堂上也是这么教导的,我也是这么相信的。但看看自己的18岁,一塌糊涂……第二年去了一个几百公里外的陌生的地方继续上学,原以为的重新开始会改变一切,却发现自己的预期跟现实天壤之别。

新的环境里,我是个什么形象的呢?怯懦!木然!深陷焦虑!不修边幅,胆小怕事,甚至有些执拗偏执!

那时候,那个年纪,对自己婚姻的态度只有一条:只要你愿意跟我聊,而且相谈甚欢,亦师亦友的那种,那关于你之前的故事既往不咎,之后的故事慎重对待。

离开校园,在社会上兜兜转转五六年后才发现自己留给别人的形象依旧是:怯懦!木然!不修边幅!执拗偏执!跟18岁时的自己没什么区别,而18岁早已远去!更要命的是这些年不但没好转,反而衍生出了趋于严重的社交障碍。这下好了,原本是别人孤立自己,现在是自己孤立了全世界!

心目中期盼的那个指路明灯始终没有出现,没有给我指出前行的方向!

2014年夏天,决定离开城市,回到乡下。对,就是别人眼中那种loser,灰溜溜的回家种地的人。

成年之后的十多年,你若问我有没有遇上喜欢的姑娘,回答是肯定的,有!但在不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其结果注定了没有结果!心疼吗?说实话,有点!可再想想,我又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呢?忆苦思甜吗?别闹了,年轻人可都憧憬着未来生活状态变的更美好,谁会喜欢捉襟见肘拮据的状态呢。

你喜欢她,就会尊重她,就会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她面前,对不对?你把自己糟糕的一面展现出来,告诉她这是现实,你觉得她会怎么想?自以为是的真诚和真实,跟她期待中的真实和真诚是两回事。所以我能猜到最后会是什么结局。

很多前辈给支招“软磨硬泡,死缠烂打”先把姑娘追到手再说,讲真,这招数太下作!对于七零后,八零初的那些也曾年轻过的人来说,这招很好使,也确实好用!《平凡的世界》里面有个二流子王满银就是用这招数追到的媳妇。但这路子受限于特定的时代环境,放在21世纪就是个笑话。现在年轻人无论是接触的事物,还是接受的教育程度,以及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思考远超当年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这套路还是不用为好!

婚姻是个长久的过程,用不光彩的手段得来的婚姻能持久吗?我是不信的。

我可以错过一个又一个合适的人,但不会去做错事。至少保存最后一丝的颜面,也把自己相对较好的一个形象保留给对方。

这十多年间一直自我怀疑是个“不正常的人”,一直在纠结怎样才能转变成正常人,同时还心心念念的那个能够答疑解惑的人出现,亦师亦友。所以有时候跟女生聊天会不自觉地将她们往这个“亦师亦友”的角色上定位,很可惜没有人能符合设定。

许多年后才慢慢的理出了头绪,心理年龄终于开始向着生理年龄靠拢,正是应了那句话“一个人的成熟与否跟年龄并不是正比关系”。许多人许多事看似杂乱无章,混沌不堪,实际上都有着若隐若现的内在联系。时间就像流水一样,可以让顽石变得圆滑,也可以让所有的事情变得清晰。性格,立场,年龄,身份,价值观,审美情趣,社会地位,财富收入等等,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可以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的判断结果。

当心理年龄逐渐跟上时代步伐的时候,很多曾经的困惑,不解,焦虑等等,都豁然开朗,不值一提!那么多年的压抑,无助,彷徨,在清醒之后都变得可笑,可悲!18岁,本应该是人生中最好的年华,硬生生过得拧巴不堪,给活成了一个笑话!

其实一直心心念念的东西跟大多数同年龄的孩子都一样,就是来自他人真诚的认可与鼓励,以及自身由此获得的成就感,安全感——都是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对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认可与鼓励很多,是不是真诚很难讲,而谎言与欺骗更多,也许当年就是分不清或者分得太清,才感受到更多的不公与屈辱,而不是真诚。

回头想想这十多年,有没有遇到一个愿意提供帮助的人呢?而且是无偿的。回答是,有!我理解他们的行为,但达不到心目中的预期。我能理解的是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发表自己的观点,对错先不论,但动机上肯定是优先考虑对自己有利的,再不济也是出于对自己无害的考量。

这个问题放在现在其实也很好回答,大家年龄相差无几,阅历大体相同,知识结构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所以能够为他人提供的建议本身就有局限性。有个词叫“信息茧房”,就是说处在一个共同生活圈子的人分享的信息也都是大家乐意听到的那种,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信息闭环,身在其中的人很难有所成长——缺乏危机与压力——没有多少人愿意主动打破舒适圈的。

跟差不多年龄的女生交往中,她的知识储备以及知识结构跟自己相差不大,且更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尽管是21世纪,社会主流风气依然对女性不太友好。所以她或她很难提出超出常规的建议的。你若是说不是还有更优秀的女生吗,有!但人家跟咱们就不是一个次元的,玩不到一块去。

这么多年遇到过许多人,无论悲欢离合,还是喜怒忧愁,本身就是正常人的一部分,而我纠结的自己是否“正常人”其实更多是一种错位的认知。校园里规则,社会中的法律,单位里的规章制度仅仅是起到一个约束震慑的作用,而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去严格遵守的。换句话说,现实生活中众生相才是常态,严格按照规则行事的人才是异类——规则迟滞于社会发展,是一种脱离了现实的产物。而我却偏执的把规则当成了现实,游离在真正的现实之外。

每每听到有关抑郁症的新闻,无论是年龄相仿,还是跟当年年龄相同的人,内心还是有些波动——至少我不是个例,至少我还有“同伴”。

当你分得清现实和梦境的时候,任何的幻象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再多的纠缠都是徒劳的。

每当别人劝婚的时候,除去少部分戏谑的态度,大都是真诚的。尽管大家身份不同,立场不同,出发点也不尽相同,但还是能够感受到言辞间那种真诚的。这种真诚代表了发自内心的祝福,也代表了对自身生活状态的认可,也代表了对年轻人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十多年的纠结中一直自认为是个“没礼貌”的人,但其实是为了躲避人情世故中一些恶习的影响,进而屏蔽一切人情世故的事宜。虽然最近几年逐渐搞清了人情与恶习的边界,但这方面仍旧是弱项。所以总的来说圈子不大,熟人不多,不招灾,不惹祸。

多说一句,成年之后虽然有时候过得紧紧巴巴的,但对挣钱,挣大钱并没有多大兴趣,够用即可。这可能跟当年那些偏执的念头有关吧,到如今,依然是没有太大兴趣,或许缺乏足够的动力或者压力让我为了挣钱疲于奔命。十多年间,看到别人为了挣钱披星戴月,为了挣钱铤而走险,为了挣大钱快钱而变得无原则无底线,甚至就是单纯的为了挣钱而挣钱。最开始并不能够明白他们努力挣钱的乐趣或者叫无奈究竟在哪里,再后来才逐渐搞清楚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身不由己”的人——除了人性,哪有什么乐趣或者无奈。

我想要的婚姻其实也很简单:善待彼此,持家有度,和睦融洽,足矣!

往事已成定局,唯有未来可期!

 ————2021年12月13日于小店

你可能感兴趣的:(婚姻之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