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止损

最近从头开始听《罗辑思维》,又有新的一些思考。

隋炀帝杨广,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皇帝,杀兄弑父,征调大量的民众修凿皇宫及大运河,搞得民怨沸腾,各地纷纷爆发起义,执政仅十年,就被推翻。他老爹杨坚,那也是在中华分裂了几百年后,统一全中国的风云人物,他要是知道自己辛苦建立的大隋朝,在自己死后十年就灭亡了,真是要从棺材里爬出来痛骂逆子杨广。

但从一些历史书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其实杨广最开始不是这样的,他甚至有机会成为名垂青史的功勋帝王。

杨坚长子杨勇,在做太子时,经常胡闹,搞得杨坚夫妻俩对他很不满意,后来就罢免了他太子的地位。

杨广依靠着坚忍,当上了太子,而且在做太子之后,仍然低调行事,很有城府。

杨坚死后,杨广当上了皇帝,头五年,他做了很多丰功伟绩的大事。

文治方面,杨广主持编撰图书,国家藏书馆的书籍达到几十万册;杨广还开办科举考试,鼓励普通百姓通过学习,入仕为官,形成阶层变化。

武功方面,杨广出征吐谷浑,将青海纳入了隋朝管辖,汉朝之后,实现了最大的中华版图。

人口方面,杨广统治前期,隋朝全国实现了近900万户,要知道,在唐朝鼎盛的贞观时期,全国也仅仅只有300多万户。

建设方面,杨广征调了大量民众,建设洛阳城、开凿大运河,确实引起了一些民怨,但基本可控,而且确实也完成了宏伟的建筑工程。这些建筑工程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可以说,杨广统治的头五年,几乎完成了之前几百年帝王无法完成的伟业,如果他在这时候死去,可能他的历史评价不会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低。

可惜,第五年,发生了一件事,他决定起兵征伐高丽。

征伐高丽本身不是一件坏事,他的父亲杨坚也征伐过,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征伐过,但他们都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放弃了。觉得不可为,及时止损,这是一个好习惯。但杨广却没有。

可能是被自己前五年的丰功伟绩冲昏了头脑,可能是他性格本就如此执着,他率领十万大军出征高丽,第一次以失败告终。

失败后,杨广不愿意及时止损,再次调集大军攻打高丽,这时候不但民怨,连军队也起了怨念。更倒霉的是,第二次征讨高丽时,洛阳杨玄感起兵反叛,杨广连忙调集大军回撤。在大军进行了一半时,杨玄感被镇压了,杨广于是第三次出征高丽。对高丽的过于执着,也导致了杨广陷入了更危险的境地。

各地的诸侯开始觊觎皇位,发动起义,过了几年,杨广退守扬州,最后在扬州被自己的亲信杀害。

杨广作为帝皇,有一个非常好的开端和资源,但恰恰是这种过于自信,让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不愿意及时止损,导致一错再错,最终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

说杨广,其实我更想说的投资。

我们在初涉投资领域,往往赚到了一些小钱,尝到了一些甜头,其实这是最可怕的,因为我们会误以为这是我们的能力强大,然后投入更多的资金。在遭受了损失后,我们不愿意及时止损,往往想要一把回本,越赌越大,一把梭哈,甚至不惜借贷、上杠杆去投资,最终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谈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