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不重,重疾险

重大疾病的诞生源于马里尤斯·巴纳德医生:一位伟大的心外科医生,1967年世界首例心脏移植的手术实施者;巴纳德医生1983年救治了一名罹患肺癌的妇女,当时的治疗效果很好,这位女病人却在康复期内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不得不继续劳作养家糊口,最后癌症复发病逝;巴纳德医生很受震动,虽然拯救了病人的生命,却同时也耗费了他们一生的积蓄;由此巴纳德医生说出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医生只能拯救一个人的生理生命,却无法拯救一个家庭的经济生命。”

图片发自App

此后,巴纳德医生与南非的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了世界上的第一款重疾产品,这就是重疾险的诞生;

重疾险的设计是为了解决三大问题:治疗费用、康复费用和收入损失。

图片发自App

所以重疾险又称为“收入失能损失险”,它是一次性赔付的,不管你用这笔钱来做什么!

图片发自App

它有两个重要特征,病情严重、治疗花费特别巨大。

2007年4月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出台了官方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规范》对重疾险产品中最常见的25种疾病的表述和相关保险术语进行了统一.

同时保监会要求,自2007年8月1日起,各保险公司新开发的重大疾病保险的保障范围必须包括25种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六种疾病,防止重疾险产品华而不实;

此后,凡是叫“重大疾病保险”的保险,都必须保障这六种疾病,六种必保疾病包括:

图片发自App

实际上目前在售的重大疾病保险,都已经包含了《规范》中统一描述的全部25种重大疾病;从赔付数据来看:这25种重大疾病可以涵盖90%以上的重疾发病情况。

图片发自App

男女排名前十的重疾分别如下:

图片发自App

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重疾险动不动就上百种,比如你们自家产品一种有上百种重疾,这些数据是哪里来的?

开发这种产品时,精算师需要去跟再保险公司沟通,一边要控制费率,一边要增加病种;最后,增加的那些病种往往都是罕见病。

2018年5月2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收录121个病种;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065-0.1%的疾病或病变。”

若继续拼病种数量,保险公司可以继续大做文章,但有用吗?

有人说“如果就不幸发生了罕见病呢?”

如果真的发生,一份优质的医疗险会比涵盖罕见病的重疾险更靠谱。

罕见病有以下几个特点:

❶ 发病率非常低,罕见病的相关医学研究水平滞后,医学界对许多罕见病的发病机制认识受限,更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❷ 罕见病病例少、比较分散,一方面是医院资源少,另一方面是药企研发治疗药物的积极性很低,导致很多疾病无药可治,因此医院更多是以保守治疗为主。

无法确诊加上高昂的医疗费用,对于罕见病,医疗险相对更实用。

以一般都包含的25种重疾为例分析

① 确诊即理赔,有12种;

② 采取某种治疗手段后理赔,有5种;

③ 达到特定状态后理赔,有8种。

图片发自App

重大疾病保险的确不是“确诊即理赔”的保险;

因为除了确诊重大疾病之外,它还保障“重大手术”和“重度失能状态,”保障范围远大于“确诊即理赔”;仅以“确诊即理赔”来解读,实在是小觑了重大疾病保险。

关于轻症,更恰当的解释应该是“重大疾病的早期或极早期表现”

目前,轻症责任不像重疾责任一样有官方的《规范》,不同产品中轻症的种类和定义尚无统一标准;

值得高兴的是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公司将25种重大疾病对应的初期或中期表现纳入了轻症范畴做赔付,具体如下图: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重疾不重》作者丁云生有着医学界和保险界双重背景,他表示“足额投保的保额应该是年收入的5倍;”

医学界为了统计癌症病人的存活率,采用五年生存率作为标准。

五年生存率是指某种癌症经过综合治疗后,能够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用五年生存率表达有一定的科学性:

某种肿瘤经过治疗后,有一部分可能出现转移和复发,另一部分分人可能因肿瘤进入晚期而去世;

转移和复发大多发生在根治术后3年之内,约占80%;

少部分发生在5年之内,约占10%;

所以,肿瘤术后五年内不复发,再次复发的机会就很少了;

丁云生说“癌症患者在治疗后五年内及其后,需要定期复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可使自己健康长寿;这五年很重要,如果常常为医疗费用或收入情况担忧,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疾不重,重疾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