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花糕”

                  母亲的“花糕”

—— 生活随笔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朋友圈里已经晒出了元宵节活动图片。有的慨叹在上班,有的则为元宵节做准备了。有情调的还自己做起了“花糕”,尽管还不精致,但是有非常的有情调。

这不禁令我想起小时候的元宵节,母亲做“花糕”的情形——每到正月十五,储存半个月的馒头也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元宵节随着大家的期盼就要到了。我们这的风俗就是没有过完元宵节,“年”就没有过完,特别是在老家农村只有过完元宵节,放完了烟花,一直到正月十七傍晚送走“老爷,老奶奶”点完蜡烛,这个年才算是真正的过完了。这时春天也要到了,大家会忙着春天耕作、浇地、施肥。现在的年轻人也该出去打工了。

小时候的元宵节也是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节日,除了放烟花,挂红灯,还有就是看母亲做“花糕”,吃“花糕”。等母亲和好了面粉,准备做花糕的时候也是我们小孩子最愿意“帮忙”的时候。看着母亲手中的面团经过搓揉,变成了长条,然后摆成一定的形状,用筷子一夹,一个花朵的形状结成型了。等在花朵的中心放上大枣,真的一朵花就开放了。母亲会做各式各样的花——有四瓣的、五瓣的、莲花型的,“S”形的。这时我也会学者母亲的样子玩起来面团,可是怎么也做不成母亲做的花朵的样子。不一会就没有了耐心,开始把母亲做好的花糕拿来把玩。这是母亲也不会板起脸来教训我们。

母亲最拿手的还不是做花糕,而是用面粉做成一些小动物——把面团揉成条,然后稍微一串打成一个结,在两头用食指和中指捏出小鸟的头和尾巴的形状,在用黑芝麻,粘上两只眼睛,用到切成尾巴的形状,一只喜鹊就活灵活现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还有小刺猬:把面团揉成椭圆形,前端捏出尖尖的小嘴,最后用黑豆点出两科滴溜溜的眼睛,在两边掐出两只耳朵,耳朵后压出一道文理算作是透雨身子的连接处。最神奇的就是刺猬的刺,只见母亲用剪刀在面团上咔嚓咔擦一阵子,一个长满刺的小刺猬就出来了。做成之后在刺猬嘴里加上一个大枣片儿,一个刺猬就算完工了。为了增加家的情调,母亲还会做两个小刺猬放在大刺猬的两边,好像是一家子。除了刺猬,母亲还会做蛇驮着元宝,具体象征什么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也许神招财进宝之意吧!此外还有叫做“麦垛”之类,象征着五谷丰登。

做完了一切,还要放置一小会儿让其自然发酵,发酵后,一个个放进锅,就等着这些可爱的花糕出笼了。当然,蒸出来之后除了馒头这些动物“花糕”是不能立即吃的,要等到元宵节晚上把它们摆在堂屋的八仙桌上,供完神灵,让“小动物们”享受完人间灯火之后才能给我们享用,这也是对神灵的尊重。

999�BT�>ۗ

你可能感兴趣的:(母亲的“花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