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心灵无处安放的悲歌——简评巴陇锋《永失我爱》
杨俊教授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南京:210038)
摘要:巴陇锋《永失我爱》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视角与力度,通过西部5对男女的情爱生活,揭露了20世纪90年代中叶西部社会变迁的风貌与人情,展示出矛盾纷繁中的男女爱情、婚姻的悲欢离合,对于愚昧落后思想的鞭挞与批判,主人公的爱恨情仇遭际,对于“治穷必治愚”的呼唤,“一个时代的道德,往往规定了这个时代一部分人的精神犯罪。”期待光明、呼唤新的希望之歌,路明的经历见证了西部开发的艰难历程,是一出心灵无处安放的悲歌。
关键词:永失我爱;西部;爱情生活;社会变迁;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巴金)2016年元旦,巴陇锋《永失我爱》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成为新年里长篇小说的破冰之作,也吹响了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于文艺工作者无限期待“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军号!
一、全景呈现的情爱罗曼史
或许是,最美好的,也是最痛苦的就是爱情!路明与芬的爱情是小说一道靓丽四射的彩虹,也是作者初恋之心路历程的剖露与呈现。
作为全景的情爱小说,非仅仅是爱情场景的呈现,而是生活全景的360度展示,路明考研的经历,恰是作家巴陇锋从基层打拼的心迹展现,甘肃宁县,跑偏的人生,岔道的爱情,不就是跑错了道,上错了车,能爱时,不懂得珍惜;跑偏了去,误入红尘若许年,等真心回味,却已错失曾经所爱。心中的爱——芬,被生活折磨,嫁给不爱的人(弱智白痴人),而路明却已“错失所爱”。两人均失去曾经拥有的美好爱情,陷入万劫不复的爱与非爱之轮回中。然而,“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不在金钱,不在爱情,而在真理。即使你想得到的是一种动物式的幸福,生活反正不会任你一边酗酒,一边幸福的,它会时时刻刻猝不及防地给你打击。”(契诃夫)凭借对真理的眷恋,路明一路裸奔,向着西部农村作别,考研进兰州,试图离开贫瘠的故乡——相识洋女——Kathly,在小伊、颜玉中徜徉,辜负几多美好的所爱之生活!
作品可贵之处在于触及人性的幽暗之地,西部小镇上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交织,人性良善与丑恶的争斗,尔虞我诈,蝇营狗苟,如果说5对男女的爱情婚姻的遭际折射出人性真善美的光芒,那么,路明的考研的过往,作为作家的准自传体,就颂扬了西北乡间男女们的真情与大爱。
新常态,互联网+,时代在变,我们已经处于纷繁复杂的多变的变革时代,任性的00后,矫情的90后,构成充满物欲的喧嚣狂欢时代,都市的繁华底色映射出卓尔不群的“小时代”4们的旷世感念,我们永远怀念值得留念的西部情爱罗曼史,黄河、大沙漠,黄土地,还有华阴老腔中的西北人、物、事。西北作家巴陇锋先生的《永失我爱》甫一上市就被作为2016年初值得可圈可点的文艺愤青们的交相传递、辉映的文学与生活话题。如果说路遥开启了中国西部文坛走向中国文坛的序曲,陈忠实、贾平凹成为陕军东征的殿军,那么,巴陇锋作为西北作家群中崛起的新秀就继承了前辈同乡作家们的顽强、坚忍不拔精神与毅力。继2014年的作品《云横秦岭》入围茅盾文学奖,迅速成为西部地区冉冉升起的文学新星。
与一般爱情书写不同,作家没有仅仅停留于男女爱情的俗套老路,而是另辟蹊径,创造性开拓出“平凡世界”里平凡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作品洋洋大观60万字,分上、中、下三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时间锁定在1996——1997年之间,地点:甘肃宁县石盘镇,白虎村,高石涯,县城内外,人物:我(路明)、许芬、小伊、Kathly、程军、周红、冰南、郝斌强、黄回归、颜玉、栗倩儿、杜报志、志宁哥、方芳、鲁平、马楠、玲、梁东、姜维、姜二辉、秀梅、小解、江霜、丁香、朱欺天、飞蛾、胡镇长、丁会计、白皓、谢花、屈才、丁辛年、秦娥、胡志清、胡龙、韩校长、巴秀娥、王金山、魏会计、谢花、纪英杰、任婧、米志扬、米兰、于香琦等234人,从“那时花开”到“大雪无痕”,29章,构成如万花筒般的缤纷四季、五彩人生,“小我”“大我”,“小爱”“大爱”,西部乡村的真情与大爱。定西,堪称巴氏灵魂向往的天堂,七扭八拐的山路,“鸡鸣声闻三县”的泽西老家,西部小镇,边陲之地,虽然,作家展示出那里的那个动荡时代的“百鬼狰狞”、“哭泣的青山”,鞭打围绕义务教育、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堕落、愚昧、欺骗、狡诈,现实世界的丑陋、庾败,农村学校教育的失败,“西部大风飞扬,我冷!西部水土流失,我惊!西部人民落后,我哀!”在展示其漫漫黑夜般的寂寥、喧嚣之余,并非只是一味地如医生解剖刀般地犀利、凌厉揭翥,而是带着愤懑地揭露地狱般枯井式地区人民的落后生活的困境,在批判如野兽般凶猛的动物式的丑陋、堕落,无论教师、无论村民、无论官员、无论男女,我们仿佛回到西部1996——1997年的那个令人难忘的年代!男女情爱罗曼史辉映下的人性光辉,以环境的恶劣、堕败,教育的困窘,衬托出对男女情爱的执着追寻,人性美、丑交织的绚烂,对于人性真善美的讴歌与希冀!
二、精神、物质世界的人性搏斗
为何选择如此年代与人物作为着笔的对象?
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我在甘肃庆阳宁县做教师的生活实录,纯粹的、无功利的处女作,巴陇锋如是说。
也许是一时兴之所至,也许带着对于逝去的青春的追忆,也许是对于如叶绍均《倪焕之》的追慕,也许是自己初恋的实录,也许是对于最“青椒”年代的致敬!
“我们活着!用未尽的力量的火焰使我们鲜血沸腾。”这便是巴陇锋写作的目的与缘由所在吧。他安排了雷冰南与郑丽、陶志与乔菊、白皓与谢花、程军与秀梅、我与芬等5对青年男女的悲喜交织的爱情、婚姻悲剧,穿插着程军对倪小伊的痴情爱恋,倪小伊对我的爱慕,我与颜玉的爱恋邂逅等等,一切都是人生酸甜苦辣的况味杂陈,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交织,一位位被贫穷、愚昧和法度的虚无吞噬掉的未成年,一个个被世俗摧残殆尽的青年男女,构成长篇情爱小说的主旋律,一切均在西部乡村的学校里发生、变迁,构成对于初等教育的深层次思考,人生本是大舞台,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属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交响曲!如此真实、浓墨重彩地描写西部农村学校里的悲喜交织的爱情、婚姻悲剧,开创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全景描写西部教育生态状况之先河,西部农村中学、小学教育的状态:教育设施之简陋、教学责任之缺失、教育管理方式之粗放、教育领导者素质之低级,问道西部大开发之教育难题:教师队伍薄弱、教育经费短缺、教师工资拖欠,怎不令教育管理者汗颜、愧疚!?
然而,“一个时代的道德,往往规定了这个时代一部分人的精神犯罪。”在物质、精神世界的双重磨练中,主人公路明,作为乡镇教育机构的一名小办事员,练就一副看穿秋水的火眼金睛,愚昧落后的西北农村——村匪路霸横行肆虐,如果说家族仇恨、报复投毒,伤害生灵、贪污行贿、卑鄙通奸、玩弄女生,是90年代甘肃等西部地区农村普遍存在的陋习,代表了农耕文化的劣根性的一面,真实地揭示出处于改革开放中期,西部农村落后文化背景下群小的丑陋、低俗,善良群众的无奈,表现了作家胸中的愤懑与对丑陋现象的仇恨;那么,在新视野下,主人公路明通过考研,走出去,仿佛如“高加林”式地走向新的人生,体现出作家在生活如此贫瘠之地的挣扎——心灵善良与丑恶之搏斗。恰如作者书中所言“治穷必先治愚”,小说最后写道,石盘初中,已经盖起了教学楼,两年了,学生却在外打游击。教师工资虽已经统管,但是基层却短了六个五十;过年连真奶粉都买不到。这不就是1996—1998年前后的中国在“三聚腈胺”事件之前后所出现的怪现状吗?!
巴陇锋非等闲之辈,能够以自我存在之物——路明(实际是自我的象征)之经历,与诸多女性(Kathly、许芬、倪小伊、颜玉)之情爱遭际,实际是其于变幻年代心路历程(源自于生活,更超越于生活)之形象化再现。在与这些鲜活人物的交往、经历中,把西部家乡发生的故事说出来,用如椽巨笔鞭挞了假恶丑,城原地区北三县的凡人新事,如泣如歌,“巍巍南山脚下,滚滚九龙河畔”,“每一片金黄色的落霞,我都紧紧依偎;每一颗透明的露珠洗去我沉淀的伤悲”“梦想的天空很大,我就躺在你的睫毛下”“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倦却不后悔”。
作者通过主人公路明的遭遇,见证了西部农村由愚昧走向开发、开放的经历,从“悲喜阳台村”、“九龙川”,山连着山,“留着鼻涕、精着屁股的娃娃”,坎坷川路,河湾、沟回、乱石、浪沫到处都是,西部,“烈日,干地,稀奇水。(栽烟)前边栽,烟苗后边就蔫下去了”,“三下乡”服务点变成“神娃”设坛敛财之所,“香火弥天,银进钱来,盛况之壮,无以复加”,城原神娃借此机会谋取不义之财。“愚昧”思想是改革的天敌,改革西部教育之落后状态是关系到全局的关键所在,而教育工作者的“愚昧”“堕落”则是比“三聚腈胺”更严峻的社会问题,值得深刻反思与批判。为什么我的眼里充满眼泪,是因为我爱你爱得如此艰难、困顿,是因为我的眼里有对你爱的如此执着、顽强、不懈!
作家巴陇锋说,在甘肃庆阳,周的先祖的龙兴之地,是大宁州,从这个意义来说,宁州作为一座古城也是意义非凡哪。庙坪上的公刘故地,我在读书的时候经常瞻仰,辑宁楼现在还在。更为神奇的是,有一年发大水后,马莲河畔的淤泥处,留下了十分清晰罕见的“龙的印记”,四邻八乡的人都去观看、拍照。时至今日,人们都难以解释这个现象。那要是在古代,肯定会说是真龙天子什么什么的!由此,作家的心路历程被展示得淋漓尽致矣!
审视其创作,确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兼有自然主义倾向,如摄影师般地记录了1996到1997年庆阳特别是宁县城乡广大地区的社会风貌、人情风俗、教育状况、农业发展、生活困境,气候特点,诸如写沙城暴、写泥石流,写天灾人祸,那几乎是直录,因为生活比小说有时候还精彩。比如说死人,那一年,春荣乡(原先是石鼓乡)白公村死了许多人,教育界宁县二中死了女生、湘乐三中死了一个教师考上学的儿子、宁县师范死了个实习学生,这些都纳入叙事体系当中。“六一六一”,其实就是正宁校车惨剧事件的“实录”。
巴陇锋说,对于家乡——庆阳的感情,借用舒婷《双桅船》里的句子“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无论我走到哪里,都走不出对故乡的怀念,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记得庆阳作协网站,以前介绍过我的《走岔道的爱情》,网站首页整幅打的是这样的宣传语——庆阳作家的赤子之作。我觉得,很能表达我对故乡的心情。可谓恰如其分!
作家以火热的心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故乡的怀念与畅想,对于逝去青春岁月的致敬,真实记录身边发生的事变,凡人心事,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历练,教育组织的效能底线,学校环境的艰难,政府拖欠教师工资,本是那个年代农村中小学普遍发生的事,我曾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给安徽皖南地区的8个县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上过《汉语写作》、《大学语文》、《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课间休憩时就听到过老师们对于乡政府拖欠工资的反映与抱怨,由此看来,地方基层政府普遍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这就是当时中国基础教育的真实现状。至于,书中反映的基础教育怪现状:推销校服——变相加重基层学校的负担,克扣教师工资;教师不认真安心教学,学生不安心学习,行政、家庭的干扰,限制、伤害小学、中学生,农村教育效能低下,失学流生较多,学生失去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变相放大教育的不公平现象等等。如果没有在基层学校工作的经历,是无法如此逼真、形象地展示与揭露,作为多年在基础教育调研的教师、行政管理者,我们看到作者对于此类不合理现象的揭翥,不仅是简单描述,且借此反映出对于西部教育的忧虑与担心,无言的悲悯下,显现出独具一格的视角与深度。
小说最值得称道之处在于,作家尤擅长于用戏剧的方式结构小说的篇章,把人物放在特定的场景中,故事、情节、人物多姿多彩,200多个人物穿行于作家西部印象中的庆阳、宁县、三西、金田、九龙河、凤凰山等,七扭八拐的山路,呈现出凝重的沧桑之感。凝重的叙事中,还有“九龙河轶事”,鲁一烈、翠花、桃花的凄婉动人、催人泪下的情爱故事,二女一男,八月十五,南山作证,九龙河凄凄,凤凰山、九龙河畔,美丽的山村姑娘——翠花、桃花姐妹,为爱活着,生生死死,上演出一幕幕感人凄婉的悲喜剧,闲淡处显现出非凡之大手笔。为当下的5对青年男女情爱做了恰到好处的铺垫与衬托。我们在作者情爱描写中似乎感受到西部生态的美好与酸楚,在经济发展的处女地上,有着几多幸福而酸楚的眼泪、心愿,也许,作者永远无法左右笔下的女主人公们的命运,她们是属于西部的,更是属于扎根在西北大地的母亲们的好女儿,为何总是难以走出悲惨的命运,只因作家的眼中充满对于故乡永远的告慰与爱恋,这爱是如此执着与幸福、苦痛与辛酸,又是何等艰辛与无奈。
有位西方的哲人说过,人生原本就是一个上帝制造的荒诞过程。诚然,荒诞就是一场人与人、人与自然搏斗、互撕的过程,在作家的眼中,西部的平凡世界里,金钱腐蚀着鲜活的灵魂,我们仿佛看到作家巴陇锋所具有悲悯与拯救的情怀。《永失我爱》既是对于过去爱情的追忆,又是对于曾经未来明天生活的向往,于困顿疲惫中考量自己的价值观,更显示出作家自身心灵力量的强大与勃发,其冲动的欲望来自于对于自己真实的苦难生活的处女性的呈现与表达。其真正意义也许并非我们所预料的,爱情小说、悲悯小说、乡土小说、问题小说等等,一切围绕着教育的题材、学校内外主人公的事迹,据笔者电话采访记录,他说是秉承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小说泰斗叶圣陶先生的文学创作传统——《倪焕之》,向其致敬、敬礼!我仔细衡量,这部作品恰恰从《倪焕之》中走来,踏着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和叶圣陶诸位先贤的文学乡土之路走过来,直逼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体现了文学创作的传承性与创新性。永恒的主题——爱情真正成为人性至高至善至美之所在,永远失去的仅仅是其外衣,收获的却是对“关山渡若飞”的无限阻隔的缤纷世界的热爱与希冀!
参考文献
[1] 巴陇锋《永失我爱》,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
[2] 于野《文学与生存》,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3]李安刚、杨俊《心解论经》,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4]孙以昭、杨俊等《简明中国文学史》,合肥:黄山书社,1992.
[5]方铭、杨俊等《新大学语文》,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An elegy of the soul of storage
—— Those remarks to longa peak "forever with my love"
Yang jun
Abstract: "I love forever with" by Longfeng-Ba showed unusual perspective with strength, through the western 5 for men and women love life, revealing social change in the western region of the mid - 1990 - style and human feelings, show the contradiction and the men and women in love, marriage, and might be sensitized to benighted mind flay and criticism, the hero's love/hate, for "ZhiQiong will ZhiYu" call, "the morality of an era, often a part of the human spirit of this age crime." Looking forward to a bright future, call for a new song of hope, LuMing experiences verification the hardships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is a soul of storage elegy.
Key words: I love forever; In the west. Love life; Social 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