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同吴老师聊完后有很多收获,这里我想要把这些收获和这段时间以来我自己的思考结合起来写写。
我这段时间以来已经引发身体上的不适的抑郁情绪是由很多个原因所共同触发的,在我过往的思考中,我也已经尝试着去捕捉住这些一个个的很零碎的原因。与此同时,我也在不断地将一些本质上相同的原因合并成一个问题来考虑。尽管我已经思考过了很多,但是依然显得比较零碎,同时即使我对某一个原因已经思考的很透彻,但是我对应对这个原因的方法还想的不够具体,有些也比较偏理论化。今天吴老师帮助我从更深层的层面上将很多引起我负面情绪的原因都聚合在了一起,并且相应的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下面这几条是我目前结合今天的谈话以及往日我自己的思考而总结出来的几个引发出我负面情绪的大点,以及与之对应的做法。
1、分清楚事实与想象。判断标准很简单,事实是已经发生了的,而想象是尚未或没有发生的,通常以如果、假设、可能的形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想象是困扰我的一大主因,也正是因为我深受其扰,所以我才需要想办法解决它。具体的做法是:当我有了会影响我情绪的某一个念头后(这很容易察觉到),那么首先我需要甄别出这个念头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想象。如果它是一个想象,那么首先要做的是断念,人为的停止这种念头的撒野(念头是主观的产物,那么它也自然可以被主观所停止),同时不要对自己产生了这个想象的事实做出评价,不要自责说自己怎么又胡思乱想之类的,只把它当作一个正常的事物去看待。最后,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面对这个事情我产生的是这个想象而不是别的?这是说明了什么?上天想借这个告诉我一个什么道理。
2、对于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不幸与苦难过分的感同身受。缺点是优点的过分延伸,这是因为我的同理心或者说是共情能力比较强,不仅会对别人的苦难有深刻感受,也会进一步的假设这些不幸发生在我身上时,我该怎么去处理。那么首先,这种假设就是一个想象,处理方式如上所示。其次,这也意味着要限制我自己同理心的使用,可以同情但不必共情。
3、对于同辈压力的问题。首先,对于谁强谁弱的判断要谨慎,不可以偏概全。其次,要明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道理,并且坦然的接受这种变化。最后,要清楚每个人走的路都是不一样的,自是也没有什么可比性。对别人的成功要以了解、接受、欣赏的眼光看待,最好还能从中得到一些经验教训。在了解了别人的成就之后,再去做手头上能使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的事就好了,最好还能用到从别人那里学来的经验。
4、最后就是接受、接纳的问题。在上面几点里很多地方都提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在上一篇文章里有所阐述,这里就不再赘述了,重点是逐渐接纳、允许一切的我无法改变的事物的发生。
5、上述这些都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在意识到之后,还要经过体验到、修炼到最后才能有知行合一的境界。达到那种有掌控感、有意识的活在当下的生活的状态是一段过程的结果,而并不是在这段过程的每一刻都一定要保持着这种状态。不需要用这样过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评价自己。即使在后面“行”的过程中又有旧的固有的思维模式条件反射的出现也没有关系,也是必然的,这时只需要及时按照“知”将其调整过来就可以了,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一个学习、练习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很正常。
下面我想举三个例子来应用、尝试一下上面所讲的内容
第一个,是就近期感情上的一些情绪的看法:
我对这段感情目前的态度是:1、我并没有特别笃定的说以后就一定就只和她一直在一起。2、但我同时也因为我们过去的美好的经历以及我喜欢她的地方会很害怕以后与她分开的可能。这两点显然是很矛盾的。近期她为我用心准备的生日以及昨天我们的1周年纪念日都是让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认真,加重了这个矛盾。因为更加亲密的、认真的关系会让我更加害怕和她分开的可能,而这与第一点我没有百分之百的笃定显得更加的矛盾。
但是,上述第一点中说到的“以后就一定”怎么怎么样,与第二点中的“以后可能”怎么怎么样就代表着这两点都是想象而不是事实。什么是事实?过去我们之间已经发生了的美好与不美好;我喜欢她的一些地方;以及此时此刻在现在我们没有分开的可能,这些都是事实。上述两点态度虽然是我现在想法,但这想法的内容却都是想象而不是事实。对于想象首先是要断念,然后接受自己有这个想法,然后我有这个想象说明我现在确实是在意她、喜欢她的,同时我也确实没有做好要永远在一起的思想准备。
第二个,今天早上看到某同学发了一条pyq,大概意思是他昨天晚上半夜三四点才走出公司(一家很好的公司,他现在在那里实习),感概时间不够用。我对这条朋友圈随即有了这样的一些负面情绪。
1、他现在有一个好实习而我没有。这是一个事实,对其有负面情绪是因为我首先又以竞争的态度去对待这件事,那么他的成功就变成了我的失败。而像之前反思过的,此时无必要用竞争的态度,而是应该用伙伴的态度。其次是我不接受不允许人家有好实习而我没有的事实,而别人的优秀或者什么,就像之前说过的墙角站着的那个垃圾桶一样,如是的存在着,它在那里我在这里,自是相安无事,没有什么非要拿来比较的,也就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2、我以后能不能找到这样的好实习呢?我以后要是也在这样的公司这样的岗位工作我能否承担这样的工作压力呢?这些都是一个想象,首先要断念不要继续想下去,同时也不要责怪自己说为什么又想东想西的。接下来意识到我会有这样的想象是因为我现在缺乏实习经历,我对找工作的准备不足,也就是告诉我现在的我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到实习、工作的准备中去。
3、我对他半夜三四点才走出公司还感慨时间不够用的痛苦感同身受,进而迁移到了自己的身上,我在试图为我身处这个困局时应该怎么办寻找解决方案。这还并没有发生在我身上,所以也是一个想象。我应该对这只保留在了解的层面,而不应该将其上升到内化为我自己的问题的层面。
第三个,我在前几天在微博上刷到某男星的父亲50多岁忽然离世,并且他们的感情还非常的好。当时的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他的这份痛苦,并且感到这事就会发生在我身上,而我该怎么办呢?然后我就不由自主的开始查了很久相关的信息,最后让自己的心情很低落。而现在我意识到:
1、这是我需要控制自己同理心的时候,可以同情但不要共情。
2、在此时此刻,这事并没有发生在我身上,因此这只是一种想象,所以我要马上停止这个念头,关掉微博不再去看相关的东西,告诉自己有这个想象是正常的,我出现了这个想象是因为我担心父母的健康,也告诉我要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过好与父母的每一天。因为如果我一直都沉浸在对某人某物(家人、伴侣、喜欢的系列电影)最终可能或必然的离开的悲伤中,然后最后它真的离开了,我就更加的悲伤了,这么一来我在这一整段时间内的情绪都是负面的。而如果我在它还存在着的时候,认真享受与它的时光,然后在它离去的时候再悲伤一下,那么至少这一段时光中的大部分都是正面的、享受的,这样一来相比第一种做法来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缓解、调整最后那一下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