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怎么来的?古代人怎么过父亲节?你知道中国父亲节吗?

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

1910年在美国,住在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的布鲁斯多德夫人,多德夫人的父亲威廉斯马特先生独自一人在华盛顿州东部的一个乡下农场,承担起养育六个孩子的重任,斯马特先生白天工作,晚上照料家务与每一个孩子的生活,经过几十年的辛苦,儿女们终于长大成人,当子女们盼望能让斯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际,斯马特先生却因多年的过度劳累于1909年辞世。

多德夫人心中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纪念全天下伟大的父亲,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各教会组织的支持,多德夫人随即写信向市长与州政府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建议以她父亲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为父亲节,斯波坎市市长与华盛顿州州长公开表示赞成,州政府采纳这一建议的同时,把节期改在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1910年6月19日多德夫人所在的华盛顿州斯波坎市,举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亲节庆祝活动,在差不多的时间里,美国各地其它城镇的人们也开始庆祝“父亲节”。

1924年美国总统柯立芝表示支持设立全国性父亲节的建议,1966年约翰逊总统签署总统公告,宣布当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为美国的父亲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正式文件,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美国的父亲节,并成为美国永久性的纪念日。

每个国家的父亲节有所不同

世界各地父亲节日期

2月23日:俄罗斯
3月19日: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圣约瑟日)
5月8日:韩国(双亲节)
5月28日:德国(耶稣升天节)
6月5日:丹麦
6月第一个星期日:立陶宛
6月第二个星期日:奥地利、比利时
6月第三个星期日:阿根廷、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厄瓜多尔、法国、中国香港、印度、爱尔兰、日本、中国澳门、马来西亚、马耳他、墨西哥、荷兰、巴基斯坦、巴拿马、秘鲁、菲律宾、新加坡、斯洛伐克、南非、瑞士、土耳其、英国、美国、委内瑞拉、津巴布韦
6月20日:保加利亚
6月23日:尼加拉瓜、波兰
7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多米尼加共和国
8月8日:中国台湾
8月第二个星期日:巴西
9月第一个星期日:新西兰、澳大利亚
11月第二个星期日:爱沙尼亚、芬兰、挪威、瑞典
12月5日:泰国(普密蓬·阿杜德国王的生日)

中国父亲节

早在抗日战争白热化的1945年,上海一些爱国人士为颂扬和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父亲们,发起每年8月8日为中国的“父亲节”。

1945年8月6日,上海的《申报》刊登了《八八父亲节缘起》,此后大量的社会名流纷纷建议立8月8日为父亲节。倡议设立父亲节的原因很简单,美国为了纪念欧战死亡的妻母设立了母亲节,中国抗战那么艰辛,难道就不该设立一个父亲节纪念死去的英烈吗?

虽然当时日本还没投降,但是日本败局已定,用俗语来说就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几天。”此时推动父亲节的设立,不仅能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先烈,同时还有“怀念祖国之意”,颜惠庆、袁希濂、陈青士、梅兰芳、史致富、严独鹤、费穆、陆干臣、富文寿、张一渠公开署名倡议设立父亲节。

抗战胜利后,党国元老、上海各界名流如吴稚晖、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觉得订定父亲节很有意义,有特别加以提倡的必要,就联名呈请政府准予规定每年八月八日为父亲节,通令全国遵行。后来呈请获准,八月八日就正式成为我国的父亲节。

至于为什么选八月八日,这问题中国人都能理解,毕竟“八八”的谐音就是“爸爸”。最后当时的政府批准了这一建议,确立八月八日为中国的父亲节。这一传统对岸至今都在保持,但是出于各种原因,大陆一直没有公开设立父亲节。

古代有没有父亲节?

古代是怎么过的?

以儒家文化为本、注重孝道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为父亲过节的传统,只不过并不是在特定的某一个日子。

在古代的伦理关系里,“父权”是极重要的,代表着权威。著名的“齐景公问政于孔子”中,孔子说了句千古名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便显示出了古代“君权父权”至上的道理。

通过孝道把父子的关系推及到君臣,“事父以孝,事君以忠”这便是中国古代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

《论语》中,孔子的学生子夏曾说过: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为君主做事要奉献自身。

所以古代时时刻刻提倡“孝”的礼仪,反而不会画蛇添足地特定某日为“父亲节”,更多的是以父亲为主的节日。

古人会将父亲的生日作为“父亲节”,一般要举行家宴,还要唱戏助兴。

在《红楼梦》第十回里便描述过这一场景:

贾珍的父亲贾敬要过生日了,像贾家这种豪门望族,父亲过寿是件大事,晚辈在很久之前便要开始张罗。
虽然贾敬在道观里修行,并未出席,但府中依然请来戏班大摆排场,极尽奢华。而且孙子贾蓉带领下人,捧着六大礼盒的珍贵寿礼送去道观。这些礼数,透露出古代伦理细节上的讲究。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由古至今,即使在现代,这句话也可作为子女孝顺的根本。

父母的生日不可不知,一方面以父母能有如此高寿、自己长大了而高兴;另一方面则因为他们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而忧惧。

天伦日与科甲日

父母成亲的日子,在古代叫“天伦日”,也是以父亲为主的节日。子女需举行家庭礼仪,行“九拜”大礼,感谢父母赐予的血脉之恩。

做子女的每年生日到来,要先拜父母,这叫做“不忘本”,在父亲的安排下拜祖、拜庙、拜师等,然后才能庆祝自己的生日。所谓“百善孝为先”,子女生日也要以父母为先,这才是尽孝的本质。

还有一个重要的日子,就是父亲的“金榜题名日”,读书人称为“科甲日”,即考取功名的那一天。

“科甲日”是他们功名事业的起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文人会一生铭记这个日子,而他们的子女们更不会忘记。每当这一天到来,都要为父亲举行祝福活动。历史记载,苏轼被贬岭南任职时,他的大儿子苏迈就曾从京城千里迢迢赶到那里,为父亲庆祝“科甲日”。

“父亲”是个意义非凡的名词,是家庭的支撑与依靠。与现在的父亲节比较,中国古代的“父亲节”似乎更具有亲情味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你可能感兴趣的:(父亲节怎么来的?古代人怎么过父亲节?你知道中国父亲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