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猫姐第一期【写作赚钱课】复盘文大赛
作品:幺幺的参赛作品《热爱写作的你找对方法了吗?》
据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写文章,做自媒体,搞文化创作。写作也越来越变得普遍,不管是在校学生,还是工作的人,还有宝妈,都开始在某些有偿的平台尝试写文章。
因为写作的门槛似乎比较低,投资少,风险低,收益还不错,就像猫姐在课上讲的,初级写手都会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因此在很多人看来,写作真的是赚钱非常快的一种渠道。
但你真的懂写作吗?本人不才,在此,我想就猫姐的课程结合自身的情况,谈谈写作的方法,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自己写作过程中会遇到哪些瓶颈。
一、找准定位,大胆尝试。
如果有人问你擅长写什么风格的文章呢?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茫然,因为我们没有系统地梳理过我们究竟爱写什么文章?自己的风格究竟适合什么类型的文章,大多数我们都是比较被动和盲目的,跟风地写一些热点文,但由于文笔风格不对,很容易被刷下来,这时候又很容易打击人。
亦或者有些人只是看中了某家高昂的稿费,一股脑地投稿,最终还是会碰壁的,我也曾经是这样,看中某公众号高昂的稿费,就强迫自己写没有接触过的风格,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不做没有没有胜算的事,不打没有准备的事,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专心致志,找准重点。
首先你可以先了解自己平常喜欢什么样的文章,你喜欢的往往是你熟悉的,你在这一种风格的文章上可能就会比较得心应手;还有你可以选择与自己职业或专业相关的文章类型,这种文章要求的专业知识比较多,涉及你熟悉的领域还是比较能胜任的。
你还得找到正确的投稿渠道,猫姐推荐的新榜上有很多的投稿的方式,你可以在上面找到你想写的领域,然后去试,然后从中积累经验。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自己擅长风格,就可以把自己写好的搞在一些运营号或者公众号上投递,看阅读量和评论你更能找准自己的定位。
记得最重要的是要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有读者即意味着有市场,也是你写作价值的体现。
二、淬炼文笔,文体得宜。
相信大家都在写文章时不可避免地是自己知识积累不够,文笔不好,词不达意。我觉得文笔好坏是没有标准的,有些人写文章时言简意赅,读者觉得了解他的意思,直击重点,也许他的语言并不会很优美,但读者觉得好,那就是真的好。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的文笔也会遭到某些人的赞扬某些人的诟病,但那是你的风格,也是你的特色。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的文笔很差,无话可说,就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吧。
第一,学会观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知道写作的素材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源于生活中的。创作源于生活,却可以高于生活,把生活观察得仔细,你的文章细节就更多,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观察使你更能洞悉事情的本质还加以人性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这篇文章就有了灵魂,这种文章就是所谓的走心文。
第二、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字里行间逻辑清晰。逻辑性好的文章,会让读者觉得非常合理和懂得事件的始末,忍不住一遍一遍细读,这是一篇好文章的魅力所在。
第三、勤于积累,滴水汇江海。提高文笔最直接也是最见效最快的方法,莫过于积累。平常多看一些美文,人生哲理还有一些名人名言。多点运用,一定会越来越得心应手的,往往积累这些句子文章都会有哲理,句式优美。用在自己的文章也能提高档次,增添一些韵味。但一定要适当引用,切记过犹不及。
第四、找到自己的风格,写符合自己风格的文体。不同类型的文章风格不同,要求的文体也不同。就像言情文就比较抒情,句子缠绵悱恻,语言比较优美和煽情。若是科普文,语言就必须简洁明了,逻辑要清晰。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文体,千万不要乱写一通,会出丑的。
引猫姐精辟的总结:传情达意、逻辑清晰、生动美妙、自成风格。
三、不忘初心,坚持己想。
假如以上的你都做好的,那就大胆去试吧。但我们不能盲目的乐观,你应该考虑到你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在写作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也许你的生活其他事情挤压了你写作的时间,为了生活你不得不先把写作放在一旁;也许你有天发现自己真的写不出东西了,你的灵感已经枯竭了,我想没有什么比这对一个创作人更大的打击了;你的稿件没有得到别人认同,你认为自己没有那个天赋,你真的不行;你的亲人朋友会劝你找份正经工作,有稳定收入的······
在这个时候你想放弃了,你想到自己真的不是这块料吧,苦苦坚持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这种认知会让你崩溃。从一开始羡慕别人月入过万、百万,你心动了,再到失望。写作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人天生就有这种天赋,我们不能比的。还有一些人,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天赋,靠后天的努力来弥补,他们在你刷朋友圈、看电视时已经在图书馆泡着了······
从来没有一种成功是轻易的,不要只看到它表面的荣耀,更要看到它背后的汗水和泪水。每个人都是从小白开始的,所以,就算你现在还很弱,但相信你坚持下去,你有终一日也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强大的自己。不怕敌人多强大,就怕自己先投降。
不管你在为什么奋斗着,努力和坚持都是你成功路上的垫脚石,希望你在为想要成为的自己而努力着,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