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到底是什么

曾经火了很久的中产鄙视链文章——《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读没有外交的幼儿园》中提到过:

香港电视纪录片《没有起跑线》纪录的一对受访中产父母表示:为了让孩子入读“只收10名一月出生的学童”的好学校,夫妻二人精准计算受孕时间,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让孩子“赢在射精前”、“赢在子宫里”。

随便刷个母婴网站,进入一个妈妈群、家长群,也都能看到类似这种被魔化的集体调调,比如:
“再苦不能苦孩子”;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的成长,没有后悔药,选贵的就对了”......

曾经也为此迷茫,甚至认为这已然是社会趋势,思想行动上都不能落后啊!但其实,把自己假定为旁观者跳出来发现,我们正打着“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旗号跌入了一个又一个“被焦虑”的育儿、教育消费陷阱,并将这一成人世界的变态规则强加给了孩子。中产阶级鄙视链也就是陷阱最直接的产物了。

美国加州精神科医生亨利•马西和内森•塞恩伯格曾对76个婴儿做了横跨30年追踪调查,在其医学报告《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中说,从婴儿时代开始,父母的能力、观念,以及亲子互动关系就已在塑造我们未来一生的生命形态。
究竟什么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呢?其实坚定这三样就够了:

01
适宜的土壤

一一从2岁多就查出有远视+散光。一开始我们是选择了专业的某儿童医院眼科诊治的。除开挂号难,最难忍受的就是医务人员冰冷、暴躁的态度。曾经为了一个医院本身的APP挂号故障,抱着小一一来回两栋楼五次。更别提2岁多的孩子,带着恐惧同时要应对冰冷仪器和医生的迷惑无助了。
比起身体的不适影响,我想那几次的就医经历,留给孩子心理的负面影响更大吧。
后来坚定地辗转到了嫣然天使医院,看着孩子在嫣然天使医院等待就医时平和的画面,以及墙体上的文字宣导。简直泪目~
我以为减少孩子对疾病的恐惧是世界、是医务人员、是每一个大人自然该给孩子的,只是扭曲的价值观让这最基本的最容易实现的、最廉价的微笑与平和成为高成本奢望。为此,一切“孟母三迁”似的折腾并不为过。

02
独立的人格

上面是在美国居住的一位朋友家7岁哥哥的阅读作业。看完最后一题忍不住为哥哥点赞,感受到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在土壤中自由呼吸、生根发芽。

反观国内主流价值观,首先,在“每一个长大要当科学家的梦想”都是崇高梦想的教育体制下,问不出最后一题;同时孩子自我的小芽也会因见不到天日而烂死在心里。

当我们还在争论是喜洋洋还是进口动画更高级时,孩子的个性和独立放哪了。

03
幸福的能力

最近在看西方心理学家的“幸福的能力”-“人的幸福与生活状态无关,只与对快乐的感知能力有关”。

这与几千年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孔颜之乐异曲同工。无论金钱、地位、健康与否,我们最该锻炼的,是孩子幸福的能力,在追求幸福目标的路上,始终感知到快乐的能力。

几千年前古人教会的,该捡回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