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深夏晚晴天ZMH
作为千年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在我国乃至世界的绘画史上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幅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的风俗画,以长卷的形式,采用了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12世纪汴京城繁荣的见证。
虽然《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汴京城的繁华之景,但实质上,它却是一副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张择端通过这副画,翔实地记录了北宋的庸兵懒政,反映了北宋繁荣的经济表象背后,实际上不堪一击的军事防御系统。
而这一点,在冶文彪的长篇历史推理小说《清明上河图3》中也有更为生动的体现。
作为该系列的第三部,《清明上河图3》主要讲述的是“斗绝”梁兴的故事。与第一部的士人群体、第二部的商人群体不同,第三部主要讲述的群体是士兵阶层。
在历史上,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在整个宋朝的发展过程中,重文轻武也一直是朝廷奉行的主要政策。虽说宋朝的经济发展远超历朝历代,其繁华程度也一直为后世所津津乐道,但不可否认的是,繁华的经济背后,却是积贫积弱的军事制度。
在《清明上河图3》中,冶文彪将这种积贫积弱的军事制度融进了人物的故事里,让我们随着人物经历各种“不可思议”的经历时,也能感受这种不堪一击的军事制度背后所隐藏的危机。
1、能人:大材小用,报国无门
梁兴是禁军殿前司的一名教头,他弓马娴熟,拳脚枪棒样样精通。北宋禁军演武竞技,有“十刀八棍、六箭七枪”的武艺排名,梁兴在刀、棍、箭、枪中各占一席。除此之外,他还擅长相扑,不论是在禁军之中,还是在京城之内,几年来无人能敌,也由此得了个“斗绝”的名号。
虽说梁兴在禁军中也有个一官半职,但这教头的官衔,依旧是十分卑微的。好在梁兴不甘人后,三月初一,在金明池争标中,他率领殿前司龙标班,力克诸君,拔得了头筹,抢到了龙杆顶上的银碗,为此显赫一时,加上先前有“斗绝”的名号在,倒也成了汴京城内小有名气的人。
彼时汴京城内表面上风平浪静、人民安居乐业,实质上早已危机四伏。而东南战事紧急,本是朝廷用人之际。作为一名武艺高超的军人,梁兴总是渴望能上战场,为国效力,实现心中的豪情壮志。
然而,朝廷对待这样的能人,这样胸有大志的义士,区区授予一个小小的教头官职不说,还让其成为了高官府上的一个小跑腿,尽干些不着调的活。
《清明上河图3》开篇,就是梁兴在太尉高俅府上无所事事,被支配去取新火。
梁兴因为在金明池争标中力拔头筹,被太尉高俅看中,随后被召进府中做事。梁兴原本以为能借此机会能收到提拔,从此上前线为国效力,不料高俅却只让他只让他做个闲人,后来府上的管家才随意给他指派了个取新火的活。
东南战事吃紧,有志之士却报国无门,只能在市井街头当朝廷高官的跑腿。大材小用这种巨大反差背后,暗含着北宋军事制度的颓废和当朝者的无能。
重文轻武的宋朝,在发展的繁荣时期,涌现出了像苏轼、王安石、欧阳修等一众名垂千古的文人,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昌盛。然而,到了宋朝后期,这种政策的弊端也逐步显现,尤其是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宋朝几乎没有能力进行有效的抵御。而这其中,能人不用就是这种重文轻武政策的后遗症。
2、庸人:作威作福、混吃等死
在《清明上河图3》中,与梁兴这种武功不凡却壮志难酬的能者相比,有很多只是为了混日子的士兵却没少借着小小的头衔作威作福,滋润无比。
王哈儿是走投无路才投募了厢军,被分到了八作司,成了一名井作,负责修缮东南城厢四处的水井。虽然活儿不轻松,但王哈儿嘴巴甜,擅长巴结都头和军头,没过几年,倒也升了官阶。尽管只是最卑微的官阶,但居然也能管领两个兵卒、几个役夫,凡事动动嘴皮子,日子倒也过得十分滋润。
在书中,像王哈儿这样的庸人却都能在军中混个一官半职傍身,虽说绝大部分都是卑微如草芥的小官,但这些人,凭借着这些小小官衔就作威作福,满脑子坏心肠。
作为保家卫国的军队,混进了大量这样昏庸无能、只想为自己谋最大利益的人,在强敌面前,谈何有勇气为国厮杀?
尽管这些人物都集中在都城汴京城内,故事主线也都是围绕汴京城展开,但天子脚下,皇城之内,都能混进如此之多的庸兵,前线的战事将会怎样节节败退,也就自然在读者的意料之内了。
宋朝的文化、经济历来为后世所称赞,但积贫积弱的军事防御制度却没少遭受诟病。在《清明上河图3》中,冶文彪以其深厚的历史功底做骨架,为我们勾勒了北宋末年的军事制度,在塑造了强烈对比的同时,也更让人更为深刻地理解埋藏在盛世背后涌动的危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