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先生:乌山夜话《论语是中国人最高妙的生活方式》

各位亲爱的家人,各位冰雪少年,现在我在中国湖南长沙望城区的乌山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有一座文化书院,叫做圆慈文苑,这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孔子的智慧,我也取了一个名字,叫《论语,是中国人最高妙的生活方式》。

讲到论语,讲到孔子,我就很激动,因为这实在是一个太有智慧的古圣先贤。每次读《论语》的时候,我真的是心花怒放,我们的人生是由繁重的义务构成的,但是当你读到《论语》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很轻盈,很绽放,很通透。

我首先问大家,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得出一个相同的答案,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话:幸福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在中华传统文化讲到,我们都是为了离苦得乐,都是为了过得更开心,为了追求一生幸福总和的最大化,无论是我们赚钱,还是当官,还是做所有的事情,肯定内在都有一种非常坚定和持续的呼唤,就是我们要活的更开心,大家同意吗?

我首先跟大家描述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孔子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的生活一天到晚都忘乎所以,太快乐了,太开心了,不知不觉就老啦。

孔子还有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他真的悟道以后,马上让他去死,他都是无怨无悔,无所畏惧,这种状态是妙不可言的。

我可以负责任地跟大家讲,如果大家学好《论语》,可以解决你生命中所有的问题,健康的问题,快乐的问题,事业成功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

讲几个小故事给大家听,讲到《论语》,大家最容易想到一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是宋朝的一个宰相叫赵普,赵普没读多少书,他就读《论语》,他自己说:我所有学的东西都出于《论语》,我学东西就是论语两个字,他用《论语》的智慧帮助了宋太祖取得天下,然后又帮助宋太宗治理天下。

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就是每一次,这个宰相赵普在处理这些朝事的时候,遇到很多难题,一下子想不清楚,它就对群臣说:大家休息一下,他就跑到家里去翻《论语》,翻完以后,再回到朝廷的时候,他马上变得很有智慧,就可以找出很多的方法,所以这样的事情重复久了,大家慢慢发觉他有这样一个秘密,发觉赵普就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所以我告诉大家,古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以半部论语立一生,就是我们一生一世,靠半部《论语》就可以获得无上的收益。

再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中国有一个学习传统文化非常厉害的人,叫做钱穆,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叫做丁龙,他不识一字,他来到美国的时候,碰到美国有一个将军,他在招收扑人,丁龙就来到这个将军的府上,做了他的仆人,这个将军脾气非常不好,一旦喝酒以后就打骂这些仆人,所以这些仆人总是待不长就走了,但是很奇怪,丁龙这个人就是不走,尽心尽力的服侍这个将军。

有一天,这位将军就问他:“很奇怪,你为什么不走呢?”丁龙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因为我接受了你的请托,我就要忠心耿耿地服务好你”。这个将军非常感动,他说:“你好有文化,你怎么知道这么好的道理呢?”他说:“这是我爸爸告诉我的。”那你爸爸肯定是个大学问家?他说:“我一个字都不认识,我爸爸也一个字都不认识。这个道理是我爷爷告诉我爸爸的”。他说:“那你爷爷肯定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说我爷爷也一个字都不认识。

这个将军就很奇怪:“那怎么知道这么好的道理呢”?他说:“这是我们中国的一个圣人,孔子说的。”孔子的思想,有人说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但是孔子的弟子在总结孔子学问的时候,讲了两个字,叫做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大家能够理解这两个字,你的人生将变得不可思议。

忠就是忠心耿耿,恕就是宽恕。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你手下有一个人,他对你忠心耿耿,你喜不喜欢?肯定非常非常喜欢他,哪怕是他的能力差一点,你会也一样的喜欢他。假如一个人的能力相对来说差一点,但是他非常忠心,还有一个人,他的能力比较强,但是他不忠心,你用谁?一定会用那个忠心的人,一个人如果忠心耿耿,他一定会得到上级的重视。

再跟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蒋介石手下有两个特务组织,一个叫中统,一个叫军统。当时中统是做的很大的,军统是一个很小的特务组织,因为一个人的到来,让军统一下子变得无限的强大。这个人就是戴笠,戴笠来到军统的时候是一个很小的人物,那个时候蒋介石是不可能认识他的,但是戴笠为了见蒋介石,他就守在蒋介石每天都要经过的一个地方,苦苦的等候。

终于等到一天,蒋介石与宋美龄从那里经过,戴笠就走出来。他对蒋介石说:“我一定可以把这个组织做的很大,我会忠诚于我的事业”。当时蒋介石也很感兴趣,于是就接近了他。戴笠就是靠自己的忠诚,把这个特务组织做得无限大,他在后来写给自己子孙的信中说的这句话:我们一个人,要想得到上级的重用,最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就是忠心。

这个将军听到丁龙的话以后,觉得中国人的智慧真的大,后来丁龙在临死之前,这个将军给了他一笔钱,包括他本人也捐献了一笔钱,在英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一个汉文化的讲座,叫做丁龙讲座,从此中华文化就开始在美国得到广泛的传播,丁龙这个人非常伟大。

丁龙就是靠孔子经过无数的朝代的更替,一句很浅显的话,他就获得如此大的成功。所以我告诉大家,人其实不需要懂很多的道理,懂得一两个道理,你的人生就变得不可思议。

所以大家学《论语》,从某种角度来讲,把最前面的几句话学懂了,什么都好了。在《论语》的学而篇里面最前面的几句话,其实我们可以定位成孔子三乐,学而时习之不矣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家能够把这三句话读明白,你的人生将变得不可思议。我现在用很短的时间,简单的来解读这三句话。

我们从第三句话开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整个论语在使用君子这个词的时候,用了90多次,我们平常跟别人签合约的时候,叫做君子协议,如果一个人不是君子,是小人的话,签这个协议是管束不了对方的。所以,我们中国人懂得文化的时候,我们在治理企业、治理国家的时候,完全靠制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无论多么科学的制度,无论多么完善的制度,它永远不可能让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它的管理能够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无论多么完备的制度,一定是要君子去执行,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所以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是文化与制度并重,硬管理与软管理并重。比如我们在很多的单位,是不是只要一考勤,要求按时上班,你会发觉总是有人迟到,我们真正要让一个企业大家能够遵守纪律,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最好的方法就是制度与文化并重。

我们首先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大家听懂以后,你的幸福指数马上提升N个数字,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时时刻刻想到要别人了解自己?时时刻刻想亮出自己?时时刻刻想闪亮登场?我们在一个团队中,总是担心别人没看到自己,爱是看见。

我们总是希望别人来抬高自己,总是希望让自己显得很有风采。这样的状态其实是一个人不自信的表现,作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在学而篇的最后一句话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作为一个君子,他从来不担心别人是不是看见了自己,他担心的是我是不是了解别人,所以最近我写了一首诗,叫做小草。

一个君子的状态,就是一棵小草,我是一棵小草,我生活在一个寂寞,无人看见的地方,我从来不期待大家给我的赞赏,我可以为一棵参天大树鼓掌,也可以为一朵绚丽的鲜花喝彩,但是我就是我,一棵小草,迎风摇曳。我不需要别人的赞美,不需要别人的追捧,我就静静的生活在那里,自由自在,茁壮的成长,为这个天地增添一丝新绿,为这个大自然贡献我的风采。

我是一棵小草,茁壮的成长,我不在乎别人了不了解我,更担心的是我是不是了解我身边的朋友,我的家人,我的同事与员工,我是不是能够真正的利益到他。所以我是不记得自己的,我总是在观察别人,我想到更多的去为他人服务,这就是君子。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小人喻于利,小人常戚戚。现在这个社会有这么多的抑郁症,你只要懂得君子的品质,怎么也得不了抑郁症。

孔子在第一段话中:“人不知而不蕴,不亦君子乎?”作为一个君子,当他以一种无我的状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难道别人不喜欢他吗?君子是最能成功的,君子是最受人追捧的。在易经里面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就是君子。当一个人完全不要在乎别人了不了解他,他就是自强不息的生活,厚德载物的利益这个世界。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人,最美好的人,最有力量的人。

孔子随便一句话,就可以颠覆我们的认知,一瞬间让我们超越自己。我们时时刻刻在渴望别人的关注,渴望别人的赞美,渴望别人的点赞,有时候发一个朋友圈,怎么没人点赞呢?在一个微信群发了一个链接以后,怎么没人给我点赞呢?作为一个君子,他从来不苛求别人点赞,还总是不断的为他人鼓掌,为别人点赞,为别人喝彩,这就是君子。

大家再看第二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君子处处关心别人,把别人装在心里,处处为他人鼓掌,全世界都是他的朋友,他走在哪里,朋友就在哪里。他在学校,班上所有的同学、老师都喜欢他,他在社会上没有一个人不爱他。因为他心中有别人,所以总是有人来拜访他,来陪他喝茶,陪他聊天,陪他探究学问,陪他一起创业,陪他共享生活的快乐,生命的丰盛。

所以,君子是最快乐的,因为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小人喻于利,小人常戚戚。我身边有一个大企业,大汉集团。有一天,他们的董事长助理到我家里来喝茶,无意中谈到这个企业的老总傅胜龙,傅胜龙在处理企业人事关系的时候,他从来不以利害得失,来看待人事,而是处处以是非对错来做衡量,就是他是看你这个事做的对还是不对,他是以天理良知来衡量,他不是以自己与企业的得失来衡量。

短期内可能会受一些损失,但是从长期来看的话,这样的企业就会越做越好,这就是君子。君子喻于义,他是不考虑利害得失,只考虑是非对错,所以他坦荡荡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追求一种坦荡荡的幸福,自由自在,妙不可言。

君子的这种智慧从哪里来呢?我们再回到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作为《论语》开篇第一句话,古圣先贤在编创经典的时候,对第一句话是非常看重的,对第一个字也是非常看重的。心经的第一个字是观,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个人一旦学会观,你人生的智慧,将滔滔江水永不停息。

《论语》的第一个字是学,大家看一看,我们身边那些成功的人,健康的人,受欢迎的人,都是好学的人,像坐在我身边的魏总,我对他是非常佩服的,因为他不光是企业做得好,还一直在学习,去年他就交了258000块钱,交给行动教育。他是不断的学习,在学习这条路上至少花了几百万,现在作为一个董事长,他有十几个企业,但是每天都在学习,所以,孔子在《论语》里面讲:“好学近乎智”。

一个人真正好学,就是接近有智慧的,所以大家很佩服诸葛亮。诸葛亮讲:“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一个人不学习,是很难提升自己的才干的。当然,学习不仅仅是看书,不仅仅是听课,学习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路上,读书还是一种最基础的行为。

我们人生有两本书,一本书叫做有字书,有字的经典是最好的书,还有一本书叫无字天书,我们这个社会就是一本大书,天地宇宙就是无字天书,所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今天在场有一个大学老师叫周瑕。

就在昨天,我明显地观察到,她说她把自己学习的心理学知识用在生活中,用在工作中,我一下子看到她就很喜悦,这其实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其实我们学习古圣先贤的经典,千万不要随便相信任何一句话,一定要体悟,要真正的在生活与工作中用起来,才能够算你弄懂了,否则的话,有可能误解掉圣人的意思。

中国有一位伟大的圣人,叫王阳明。王阳明讲了一段话非常的精彩。他告诉我们读书应该是这么读。阳明先生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就是我们学习,关键是用心去体悟,变成自己的东西,恍然大悟。明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为什么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学到很多知识,就是用不起来,重点差的一个过程叫做悟道。你学到的知识不能用起来,不能做到,就是中间少了悟道这个过程。

所以今天我送给大家孔子的九个字,简直是妙不可言。大家如果把这九个字运用到生活中,你读一年的书要超过别人读十年,我读到这九个字的时候,对孔子老先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用最简洁的语言把学问之道讲得淋漓尽致。

这九个字是:志于学,勤于思,敏于行,每一个字都是非常的经典。诸葛亮讲非志无以成学,孔子用三个字就说清楚了:志于学,就立志,孔子是十五才志于学,一个人如果不立志,是不可能成就真正的学问的,那是学着好玩。

第二个要勤于思,我们圆慈文苑要求每一个员工每天都要写总结,每天都要写计划,如果做到这一点,力量不可思议,这就是勤于思。如果大家只是听课,听到的东西是老师的感悟,不能变成你的智慧。知识不等于智慧,知识就好像粮食一样,要把粮食酿成酒,还需要一道工序,就是勤于思,勤于思还是不够的,要敏于行,就是保持很强的觉知力,不断的把自己学到的东西用在现实生活中。

孔子的学问莫测高深,妙不可言。今天我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孔子的《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有一个专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学有所成的人叫钱穆。钱穆讲了一句话,中国人读书有两大责任,一个是自己学《论语》,第二是要推荐别人,劝别人学《论语》。

《论语》就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学会了《论语》,你就会发觉你找到最正确、最快乐、最健康的生活方式。今天周老师带领大家去挑战,去野外玩,孔子也是有描述的。

孔子曾经跟他的弟子一起探讨人生的理想,当时他有一个弟子叫做曾点,是曾子的父亲,他讲了一句话,他说:“我的理想就是能够跟大家一起在暮春三月的时候,到郊外去玩儿,去洗澡,去唱歌,这就是我的理想”。当时他就问孔子:“你认可这个观点吗?”孔子说了一句话:“吾与点也”。我很认同曾点的想法,他觉得很奇怪,孔子这么高的学问,难道只是想玩吗?

其实,孔子是一个非常豁达,非常温暖的古圣先贤,他是非常通透的,学孔子的学问,他跟你说的每一句话都非常温暖,他给我们描述的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他教给我们的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生命智慧。

所以大家不要把论语看得莫测高深,其实它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只不过是那种非常高妙,非常快乐、健康、智慧的生活方式而已。

我用一个字把孔子的思想讲的淋漓尽致,而且可以广泛的用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今天大家来听我分享,一定是要拿去可以用的,我送给大家一个字,可以解决你生命中所有的问题。

我们平常讲话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叫我是一切的根源,爱是所有的解答,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我们自己,都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问题,我们看到的问题,认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说我是一切的根源,还有一句话叫做爱是所有的解答,爱真的有这么厉害吗?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吗?爱,在《论语》里面就叫仁,仁者爱人。

真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大家去体会一下。看一看你身边的人,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完全无我,跟你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关注你的喜怒哀乐,总是不断的帮助你,他而且能够帮到你,这样的人,你愿不愿意和他做朋友,这样的人出现在任何地方,他都是最受欢迎的人,最可爱的人,在孟子的笔下,叫做仁者无敌,他不是战无不胜,而是没有一个念,一个真正的仁爱之人,就像妈妈爱孩子一样,是真爱,不求回报的付出。

假如我们有三个孩子,有一个孩子做了警察,有一个孩子平平淡淡,还有一个孩子做了小偷,我们的母亲会不会因为你的孩子做了小偷,你就不爱他了?真正做了母亲以后绝对不会的,因为常常一个真正的慈母,她还会更爱那个生活不幸的孩子,孩子越是在远方,越是弱小,越是不如意,母亲会越爱他,这就是无分别心。推己及人,一个人如果能够把天下所有的人都视作自己的孩子,这就是博大的仁爱。

一个人如果有这样的爱心,在整个生活中,你将获得不可思议的生命的美好体验,还有孔子的仁者无忧,仁者寿,仁者乐,仁者无忧,仁者无敌。一个字,你能做到真正的仁爱无私,你的人生必然不可思议,这就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夫子之道,忠恕而矣。正因为他爱人,所以他才会忠心,才会宽恕。正因为爱人,他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正因为爱人,他才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个仁,会迸发出无穷的智慧,这是孔子最核心的思想,是孔子的生活方式。

《论语》是一种高妙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高尚的人格,《论语》所体现的就是一种君子人格,同时《论语》还是一种高妙的精神与智慧。所以《论语》这本书,一句话是很难以把它讲清楚的,譬如刚才有家人分享,你看一个人,他在社会上大家是不是喜欢他,取决于你的原生家庭,你跟父母的关系,如果一个人跟父母的关系很顺畅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在社会上会复制家庭的模式。

当然一个人在家庭如果有不幸的一些经历,如果他有智慧来读到《论语》,他也可以疗愈自己,获得新生。所以今天我们不可能用只言片语来把《论语》的智慧讲得淋漓尽致。《论语》这本书,是中国人的圣经,如果大家愿意的话,我们在国庆的七天都会不断的跟大家讲《论语》,把孔子的最高妙的生活方式,最高妙的生命状态,最高妙的精神智慧奉献给大家,有缘的家人,我们每一天相聚在圆慈文苑,一起来学习孔子的智慧,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和先生:乌山夜话《论语是中国人最高妙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