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上)

《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作者:咏给·明就仁波切 

执笔:艾瑞克·史旺森

翻译:江翰雯

出版:海南出版社 2013年10月第一版

类型:灵性修行;佛法禅修

总页数:280P

作者简介

咏给·明就仁波切,中国藏族,当代国际心灵导师、藏传禅修大师。代表作有《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世界上最幸运的人》、《根道果》、《自心伏藏:明就仁波切365个观心口诀》等。


2002年明就仁波切参加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理查德·戴维森主持的实验研究,被测出大脑中的快乐指数在禅定状态中跃升了百分之七百,一度让科学家以为仪器坏了,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本书由第十七世大宝法王亲笔作序,《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著名影星李连杰、梁朝伟、曾志伟等联袂推荐,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台湾诚品书店心灵畅销书第一名。

咏给‧明就仁波切 像

摘录集锦

1.(P1)

佛法修持的重点,并不在于可以改变想法或行为,以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而是要认识到,无论你如何看待影响自己生命的那些遭遇,你原本就是良善、完整,且圆满具足的。

2.(P6)

唯有对自性本心的直接体悟才能让我真正明白:任何的不安和恐惧只不过是我自心造作的产物,而自性本心不可动摇的宁静、信心和喜乐,其实比自己眼睛更贴近自己。

3.(P9)

佛陀体悟的是自己本性的一切潜能,而这潜能先前却被二元观限制住了。

所谓二元观,就是认为有某个独立存在,原本真实的“我”,和某个一样也是独立存在、原本真实的“他”,两者是分离且对立的。

二元观是一种复杂的大脑机制,它是可以透过经验而改变的。


4.(P14)

我开始认识到困扰我多年的念头和情绪,其实是脆弱且刹那即逝的,也认识到执着于小问题会如何把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只是这样静静坐着,观察念头和情绪如何迅速且经常不按逻辑的来来去去。我开始“直接”认识到,念头和情绪并不像表相上看起来那样具体或真实。一旦我不再相信它们告诉我的故事之后,我开始见到背后的“作者”——无限广阔,无限开放的觉性,也就是心的本性。


5.(P17)

当身边有人情绪低落时,你所说的每一句话仁慈的话语,所给与的每一个亲切的微笑,都会以一种意料不到的方式回报到自己身上。

6.(P37)

我们认同的自我——“我的心”“我的身体”“我自己”,其实只是相续不断的念头、情绪、感官知觉与感知分别等所造成的一种错觉和幻相。

我的父亲开始教我观看自心。只要单纯地观看每一个通过自心的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那个有限的自我幻相就会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比较平静,宽广,安详的觉知。

 7.(P40)

从许多方面来看,心就如同海洋一样。心的“色彩”随时都在改变,每一天,每一霎那都不断在改变,反映着“从头上飘过”的不同念头、情绪等景象。但是,心本身也犹如海洋一般,从来没有        改变过,无论反映的是什么,它一直都是干净的、清澈的。

正念的修持一开始似乎会有点困难,但是,重点并不在于立即成功。现在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做到,经过不断练习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没有什么是你习惯不了的。正念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建立新的神经元链接,并抑制爱说话的神经元之间旧的对话。这需要耐心,一次一小步,每次短时间,但经常不断地练习下去。


8.(P46)

心的本质也不会被我们认定为痛苦的状态或不愉快的念头所影响。

它是自然平静的,犹如跟着父母逛博物馆的幼儿的心一样。当父母忙着判断或评估展示的艺术品时,幼儿仅只是观看而已,他不会去猜想某件艺术品价值多少、某个雕像历史有多有就,也不会去想某位画家的作品比另一位的更好。他的观感是完全单纯的,只是接受所见到的。这种单纯的观感在佛教名相中被称为“本然寂静”。而这样的状态非常类似我们到健身房运动,或完成一件繁重的工作之后,那种完全放松的感受。

9.(P49)

假设有取之不尽的宝藏就埋在一个穷苦人家的后院,这穷人并不知情,而宝藏本身也不会告诉他:“嗨,我在这儿!” 那么请问,谁比较富有?是那个住在装满宝藏的旧房子里却毫不知情的人?还是那个终于发现自己财富价值,并过着幸福快乐生活的人?答案是:一样富有。唯一的差异是,前者多年来都不知道自己拥有什么,知道认清自己所拥有的财富后,才终于把自己从贫困与痛苦中解救出来。——认出本然心

10.(P52)

无论人类、动物或昆虫,一切有情众生最基本的专注都是渴望离苦得乐。

无论日常生活多么让人沉迷,无论目前坠入爱情、受人赞美,或拥有一份“完美”工作的感受有多么美好,渴望得到圆满恒常的快乐,一直吸引着我们。

11.(P55)

禅修跟日常生活中思考、情绪和感受历程的唯一差异,就在于你是否运用了单纯、赤裸的觉性。

12.(P57)

空性是万物产生的基础。当佛教徒说到空性时,意思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一种能让人和实物显现、改变或消失的无限可能性。

13.(P70)

四圣谛,更贴切的说法是“洞悉实物本性的四种清净见解“。简单地说,这四种见解是:

一、凡夫的生命受制于痛苦(苦);

二、痛苦起源于苦因(集);

三、苦因可以熄灭(灭);

四、有简单的修行之道可以帮助我们熄灭苦因(道)。

只靠知识性理解是不可能领会这些言教的根本要义,唯有透过直接体验才能真正有所了悟。

14.(P82)

你所感知的一切只是大约近似事物的真实本性而已,事实上,你所居住的宇宙以及你心中的宇宙形容了一个完整的宇宙。

禅修练习,让感知者能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心,以及自心感受到的体验和对象物其实是一体的,是一样的。这让我们放弃原来基于恐惧的生存观点,而把生命当作是一连串奇特和美妙事件的展示,并以这种态度去体验生命。


15.(P87)

 一切我们所思考、感受和所感知的对镜,都是被我们心理习气所制约的。

 如果你能训练自己从不同观点来看待自己和周遭的世界,那么你的感知就会随之转变。

16.(P90)

过去就像是已经被火烧掉的种子,一旦烧完以后,种子就消失了,它只是一个记忆、一个从心中经过的念头而已。换句话说,”过去“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同样地,我们所谓的”未来",也只是尚未发生的一个时间层面,只是一个概念、一个从你心中流过的念头而已。

那么,你还剩下什么真实的体验可谈呢?

现在!

佛陀知道一般人对时间概念的局限性。在某次教导中,他解释道,从相对的观点来说,将时间分为个别的段落,注入一小时、一天、一星期等,或许有某种程度的道理存在。但是,从绝对的观点来说,一霎那和一劫(古印度的记时单位,一劫为67.2亿年)并没有任何不同,一劫之中可以包含一霎那,一霎那之中也可以包含一劫。这两个时间段落之间的关系,既不会让一刹那变长,也不会让一劫变短。

从佛陀的观点来看,时间的本质是空性的,就如同空间与在空间中移动物体的本质一样。

“超越观念和概念”,并不表示你的心会变得像空蛋壳一样空洞,或是变得像石头一样愚钝。事实正好相反,你的心会变得更加开阔、开放。

17.(P99)

觉性不是“被训练出来“的,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去认出它,只要注意自己是”觉知的“就行了。

18.(P101)

很多人都以为,禅修就是要达到某种清晰鲜明的”不寻常“的状态,某种跟既有经验完全不同的境界。他们心里用力想着:”我必须达到心的更高境界……我应该会看到某种神奇的东西,就像是虹光或者净土的影像……我应该会在黑暗中大放光明才是。“这就叫做用力过度。

事实上,禅修的重点就是要放下你对禅修的所有期待。你的本然心所具有的一切特质——寂静、开阔、放松、清明,原本就已经在哪儿了。

   

19.(P108)

心是一切经验的本源,改变了心的方向,就可以改变所有经验的品质;当你转化自己的心之后,你所经验的一切也会跟着转化。

20.(P119)

生活在高科技、高物质成就社会里的人跟生活在落后地区的人一样,也经历着痛苦、焦虑、寂寞孤独和绝望等感受。

当外在或物质发展的速度超前于内在知识的发展时,人们承受着强烈的心理矛盾冲击,却苦于没有解决烦恼的方法;而丰富的物质享受也相对地带来了各种外在地干扰源,使我们跟内在世界失去了联系。

真正的问题在于,大部分人并不了解何谓真正的“快乐”,他们发现自己创造的情境,最后反而让自己跌回原本急欲消退的不满足之中。

21.(P122)

一切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成。

22.(P126)

一旦认定自己是单一且独立存在的“自我”,必然会将“非自我"的一切视为”他“。一旦习惯了分别”自“和”他“,我们就会把“非自我”的一切视为“他”。

我们开始把他人和物质视为快乐或不快乐的可能来源,生活因而变成一种争斗拼搏,必须再他人捷足先登之前,抢先得到所需的一切以获得快乐。梵文中,这样的争斗拼搏被称为“娑婆”或“轮回”。所谓的“轮回”,特别是痛苦的轮回或循环,是一种不断重蹈覆辙的习性。我们一再依循相同的经验,却期望得到不同的结果。

23.(P127)

轮回是以“界定或辨认体验是痛苦或不悦”为基础的观点,而涅槃则立足于“心完全客观的状态”,即不评论、不分别地接受所有体验。

24.(P128)

佛教名相中,另一种烦恼也被叫做“贪着”或“欲望”。贪着再很多方面跟上瘾没两样,是对外务或经验地一种压迫性依赖,以便制造出一种“完满”地假相。不幸的是,就如同所有上瘾症状一样,谭卓会随着日就越深而愈演愈烈,纵使得到了梦寐以求地人、事、物,但我们所精力地“满足感”是不会长久地。无论是今天、这个月或今年,让我们快乐地任何人、事、物也都注定会改变——“改变”,是相对实相中唯一不变地事实。

当我们的心被贪着所制约时,无论拥有多少,我们永远都无法真正感到满足。我们失去了区别什么是“快乐的直接体验”,什么又是“暂时让我们快乐的对镜”的能力。

25.(P133)

好好思考这可贵人身的种种利益。

26.(P142)

禅修的真正重点是,无论“由”或者“没有”生气任何状态,都要安住在纯然的觉性中;不论心头现起什么,只要保持开放与了知,然后放下。

倘若没有任何念头升起,或者念头在你察觉之前就消失,那么就安住在自然的明性中即可。

27.(P162)

服用医生的处方药后,你可能会感到有些疼痛。这时就可以试着运用这些生理疼痛作为禅修的助缘。如果你的疼痛来自于重大疾病,那么在以疼痛为禅修的助缘时,要避免对羞耻的结果有所期待。加入你潜藏的动机是为了去除疼痛,那么你其实就更强化了畏惧疼痛的神经元模式。

削弱这种神经元模式最好的方法,就是努力客观地观察这些疼痛,对于结果则顺其自然。

28.(P188)

每一种烦恼都是智慧的基础,倘若我们深陷烦恼之中,或者试图压抑这些烦恼,最后就会作茧自缚,为自己制造更多问题。如果能够反过来看着这些烦恼,那么,那些我们深恐会伤害自己的实物,就会逐渐转化为我们所能期待的最有力的禅修助缘。

29.(P196)

“对他人生起悲心”的次第修习之道,共分为三个阶段,而且就像学生在学基础数学一样,每一阶段都得联系好几个月之后,才能进行更高阶的练习。

第一阶段要练习的是,对自己和亲近的人生起慈心或悲心;第二阶段则专注在对所有众生升起无量的慈心和悲心;第三阶段则要培养所谓的“菩提心”。

30.(P200)

慈心和悲心的羞耻实际上包括培养一种认识,即知道所有生物都想得到健全完整、安全且快乐。

30.(P218)

人们认为禅修就是必须以标准姿势坐得于愈久愈好,因此就坐在那儿,试图把自己“镇定”在禅修状态中,试图用意志力迫使自己进入平静的状态。

我们以为连坐几个小时便是所谓的“精进”,但是,真正的“精进”并非强迫自己超越原本的极限。

真正的“精进”是指尽一己之力做好,而不是专注在你想要达到的结果上。

31.(P223)

佛法修持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将禅修运用到日常生活上,任何日常活动都可以是禅修的机会。

佛陀教法的重点在于,要我们将正式禅修的体验,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层面。否则,正式禅修帮助我们培养出对空性、智慧和慈悲的直接体验就失去了意义。

32.(P242)

体悟随时都在变化,就像天空中的云朵的漂浮移动般,而开悟,即自心本性的稳定觉性则如天空本身,是衬托各种变动体验生起的一个不变背景。

想要达到开悟的境界,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修持逐步开展,并以每天多次的短时间禅修作为开始。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要放下任何你可能体验到的喜乐、清明和超越念想的觉受。获得平静体验时,要避免对这种正面的体验产生执着。

33.(P246)

一切喜乐由善生起。

34.(P262)

佛陀教法最基本的教义之一:你所想的一切、所说的一切,以及你所做的一切,都会反射到自己身上,成为自己的经验。加入你造成他人的痛苦,你就会经历十倍的痛苦;加入你给予他人快乐和幸福,那么你就会体验十倍的快乐;加入你的心很平静,那么周遭的人也会体会到同样程度的平静感。

35.(P277)

佛性不是少数人才能拥有的特权,“真正”认出自心的佛性时,你会体会到佛性由多么普遍平常,你会看到每个众生都具有佛性,只不过并非每个众生都有能力认出自心本具的佛性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