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最大贪污案“冒捐赈灾案”的来源始末

清朝是个贪官辈出的朝代,在乾隆时期,甘肃出了个冒捐赈灾案,此案上到总督,下到知县,牵扯官员多达110人,可以说在这场贪污案中,甘肃上上下下就没有官员能够幸免。

这件贪污案的起因为清朝重新启用了一个制度叫“捐监制”,在说这个制度前,先科普一下何为”监生“。

监生是指国子监肄业的学生简称监生,国子监在明清两代是作为全国的教育机构单位,同时也是全国最高的学府。

所以监生是一种社会政治身份和学历,成为监生就意味着获得了做官的资格。监生本人,连同家属两人都可免除徭役。监内实行会馔,即会餐制度,伙食标准是相当高的,会发给相应的钱物,家属也有一份。另外,还发给冬夏服装,文具纸张及生活用品,有病由官府给予医治,待遇相当优厚。

清朝时期,甘肃地处西北,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经常遇到灾害。每年都需要朝廷从国库中挪出一部分赈灾银两,但是这不是是长久之计,随后陕甘总督勒尔谨奏报朝廷,请求在甘肃地区恢复”本地捐监制“,用于本地的灾荒救济,一可以节约国库银两,二可以及时救济灾民。这是一个双赢的政策,不过朝廷为了防止贪污,规定捐献者必须捐粮食,不能捐白银。

何为“捐监制”,就是只要向朝廷捐献一定量的粮食和金银,就可以得到一个监生的名额,放到现在,就好像如果你给一个学校捐款修建,就可以给你一个名誉校长的名头一样。这种方式在明清两朝都比较风行,不过吸取了明朝朝廷缺钱的教训之后,乾隆上任初期就规定,捐者所物,必先归于朝廷户部。随后由户部往下分发救灾。

王亶望,江苏巡抚王师之子。1750年考中举人,后来通过捐钱,当上了知县,最后官至浙江布政使,1774年被乾隆调任甘肃布政使。

在上任之初,老老实实地按照乾隆皇帝的规定,以粮豆收捐。但是,面对金钱的诱惑,没过多久,王亶望就下令改捐“折色”,直接收银子了,并且规定监生每年捐赠55两银子。可是这钱是要拿去赈灾的,又如何去贪污呢?

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一个人办不了的事情,一群人肯定能办好。

于是王亶望的操作就分为”欺上伙下“了。

欺上采取的是没灾报有灾荒,小灾报大灾。向朝廷报备有灾荒的原因只是想建仓收银,好换取监生名额,而伙下就是让各个区县自己认领多少赈灾额度,每个区县自行决定每次灾荒需要的银两数上报,之后由王亶望统一收取监生银两,把自己腰包填满之后再按照比例分发给各县,保证雨露均沾,也用金钱堵住了下面的悠悠众口。

“捐监”仅实行了半年,王亶望就往朝廷报了“捐监”1.9万名,收捐豆麦82万石。乾隆皇帝对这些数据表示怀疑,诘问勒尔谨等人,称:“甘肃民贫地瘠,怎会有二万人捐监?怎会有如此多余粮?年复一年收捐,陈粮如何使用?疏言每年借给民间,如何流转?”

勒尔谨做为甘肃总督早就被王亶望用金钱买通,忽悠乾隆说是因为甘肃士族为了救济百姓愿意多出钱捐得监生。

有了总督的庇佑,王亶望越发不可收拾,仅仅三年不到,甘肃就有15万人成为了监生,收捐达800多万两,抛出必要得打点,落入王亶望手中不下500万银两。

1777年,王亶望因管理甘肃捐监有功,升浙江巡抚,由王廷瓒坐甘肃接替,可是因抵挡不了金钱诱惑,依然实行上任留下来得捐监制度。

那此案又是如何被爆发得呢?这还是证明了往往坏事的就是那个猪队友,王廷瓒。

1779年,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属甘肃河州管辖的循化厅(今青海循化县)撒拉族人苏四十三,因不满清朝政府的民族歧视和压迫,率撒拉人、回民起事反清进逼兰州。

乾隆皇帝唯恐兰州不保,急调连城、凉州、陕西等地援军进剿。

但因军费不足无法速战,乾隆震怒,撤了陕甘总督勒尔谨的职,一时甘肃地方官员惶惶不可终日。时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为了摆脱困境,主动向乾隆帝上奏。

“臣甘愿将历年积存廉俸银四万两,缴贮甘肃藩库,以资兵饷。”

王廷赞万万没想到,他的一道奏折,他的一道解困奏折引发了清朝以来的最大贪污案。四万两之巨在乾隆看来本就不符合常理,加上前线战事不顺,上表朝廷的理由竟然事连绵下雨,军队快速前进造成。这就和之前甘肃爆出的干旱灾荒所冲突,随后联想到这四万两巨款。这不是一道催命符嘛。

随即,乾隆派当阿桂和新上任的陕甘总督李侍尧进行调查。

经调查,7年间,甘肃共有二十八万名报捐监生,收银一千五百万两,甘肃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员参与其中,如果按照清律,也基本上算是甘肃整体换血了,由于牵涉太广,最终按照贪污银两数额进行分批次处罚,其中甘肃总督勒尔谨赐予自尽,原任甘肃布政使王亶望斩首示众,继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处以绞刑。

据统计,此案被杀官员56名,查抄银两六百万之巨。

你可能感兴趣的:(乾隆时期最大贪污案“冒捐赈灾案”的来源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