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量狡辩书

    翻到王献之的《节过帖》里有一句——“节过岁终,众感缠心”。同感。

    2020年做了一件事情自我感觉特别了不起,就是在日历上流水账记录了一年每天发生的事情,从未有一天有遗漏,一直坚持到今年的3月29日,逐渐对记录自己失去兴趣,不再记录,除了日记,读书笔记也少,偶有所感,多数也只在头脑里盘旋一阵,任其消散。以前觉得如果不写日记,所有的一切时间就会消失。但其实时间是不存在的,所谓年度总结之类的节点不过是刻舟求剑罢了。小时候学到的这个成语,刚才突然冒出来,竟像重新认识了一遍,浮上脑际的画面是,人在舟上,这一年遗落的时间如剑没入水中,侧身在船舷画下标记,而舟顺流而下,连标记也再次被水抹去,同归于徒劳的虚无之中。

    12月份了,懒惰低产的一年,书也没看几本,倒是买了不少书至今未拆封,藏书千万,一本不看。琢磨了一下我今年文章低产,也不是懒,我常常觉得自己没有才华江郎才尽,写不出什么好文章了。通过我对自己的观察,在我文章最高产的十万字那一年,是因为我一年之内去旅行了六个目的地,所见所闻之丰富令人不得不提笔,由此观之,我只是一个体验感受派创作者。今年,因为疫情,因为我那繁忙的、连结婚也要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的大兄弟,我没有去过任何一个地方,至今连婚假都没有休。看看东坡和太白,高产的原因还有受到贬谪,游历山川种种,我这种生活平淡如水之人没有好的文学创作出品,自然也是说得过去的。我曾经试图去连载高中故事长篇小说,写到最后却怎么都写不出来,路遥在他的自传里描述他写《平凡的世界》的生活状态,定好每天的目标,不眠不休一直写作直到吐血。写小说的确是要训练和学习的,我这种野路子,果然是做不了的。我在工作生活中体会到一个道理:“写论文,逻辑清晰强大的人写得更好。过日子,理性支配大脑的人过得更好。”感性,情绪,体悟,谁都会,但理性和逻辑却是需要训练得来的。要不断训练自己。写作也是如此。想起我多年未实现的暴富后一心一意搞创作的梦想,哎,一个女人如果有钱、又漂亮,不管在什么年龄,她的烦恼都能少50%以上。

    最近写的字帖上的备注总是在讲“沉密神采,如对至尊”,此为“心流”。在创作中寻找心流也是很熟悉的理念。写到尽兴处体验故事带着作者走的快乐,是每个写故事的人最有幸福感的时刻(虽然愚蠢的我很少有这种时刻)。总觉得生活的琐碎是跟创作的小天地对立的,但如果用这个理念的话,就豁然开朗了。当你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而又有挑战的事情,而你的能力恰好能接住这个挑战的时候,你可能会进入一种状态,即心流。而我这种野路子只有在外界情绪,体验极度丰富的情况下,才可能短暂的进入这种状态。

    今年我结婚了!缘分这事确实奇妙,既说不上哪里好,也不全然是认命妥协。强烈地感受到,关系、感情这样复杂、幽微的东西很难很难与人完全同频。就算是在亲密关系中,每个人的背景、经历、性格、需求都相差很多,阶段也不一样,对感情和关系的判断都很主观。就如同大多在爱情片中的共同情绪其实很苍白、单一,而好的作品需要大量的空间铺陈和高超的技巧呈现,即便如此,也只能敲开一小部分人的心门。当别人对我所处关系的评价让我不适的时候,更多地是把对方当成一个观众,原来他的判断是这样的,原来他的需求与我不同。同时也觉得,主观发表的判断其实并不一定是对方需要的,“在关系中确认自我”永远是属于自己的事,急不来,也帮不来,能做的只能是倾听和陪伴。如果把每一段关系当做本身就复杂又有挑战的事情,可能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也不那么重要了。取得什么样的结果也不重要,只专注在当下相处的点滴瞬间,回首发现发生过的都是宝藏。就像创作的时候,只有每天要完成多少的目标,却没有要创作出多了不起作品的目的。 

    普世观点,结婚可是人生重大节点,我也这么觉得,我就是太仪式感太过于看中人生中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节点”了,以至于每个“节点”都惆怅纠结,烦恼万千。总是想热气腾腾的扎进红尘中,所有关于自己那些大小节点的事情都用心准备,独特又有趣,仅仅属于我或者我们,但直男不这么想,有时候觉得自己直接追求的并不是幸福,而是把自己变得更复杂,可是回头看看在这个变复杂的过程中,会找到乐趣,这个状态就是幸福的。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要为有趣活着。

    有时候觉得大多数女生一生都在拼命苛责自己。想想比如很少有男生因为亲密关系的挫败而质疑自我价值。于是和朋友讨论,为什么男人日常容易快乐,普信男长存,但是人生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往往会一蹶不振。而女人恰恰相反,在日积月累的反省中有了客观的自我认知,当自己看见了完整的自己,达到了真正的精神独立,便很难被外界打倒了。但容易自我反省、自我怀疑的人,太不容易快乐了,所以很珍惜身边的朋友。一方面认清了自己是自己最好的伙伴,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一方面也更爱身边的人,围绕在身边的朋友都是最好的,因为是爱着原本的我。

    由于今年的懒惰,少记载了很多的情绪,感悟,开心还有难过。但生活中其实很少有掷地有声的高兴或难过,大多是隐隐的生气和微微的得意,大多数时候我都能和自己和解。就用许地山先生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年吧:人间一切的事,本来没有什么苦与乐的分别。你造作时是苦,希望时是乐。临事时是苦,回想时是乐。

    且随他,万一有一天就实现了一夜暴富然后专心创作的梦想了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低产量狡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