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摘抄与思考56章

《道德经》摘抄与思考56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大意】

本章是老子对智者的描述。智者是不向人民发号施令的,他们通过减少欲望和自我修养达到与万物大同的境界(玄同),从而超越了一切利害关系,受到天下人的尊重。

【译文】

智者是不随便(向人民)施加政令的,施加政令的人就不是智者。

塞住他们知欲的孔窍,关闭他们知欲的门户,磨去锋芒,化解纠纷,涵蓄光耀,混同尘垢,这就叫做玄同的境界。这样就不分亲近,不分疏远,不分利益,不分祸害,不分高贵,不分低贱。所以这样的人能做天下的君王。

【我思】

很多人的观点,真正懂得道的人是无法用文字用语言描述自己所掌握的道。我们现在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的技艺和执着。我们可以说出很多匠人的名字。远的说庖丁,近的说日本的寿司之神。真正的掌握了道,是无法用文字语言描述的,要用手感用心去体会。根据不同的事物采用不同的方案,每次会用毫厘之差,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实在无法用语言文字形容。一个做寿司的,传授徒弟经验,要用多少米,多少辅材,紧实度多少,大小有多少,温度有多少,在不同的气温下食物温度降低多少。这些看似可以衡量,可以标准化批量生产。但在实际操作中,每个人做出来的寿司口感就是不一样。这是长年累月用手接触食物获得“道”。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假古董泛滥,造假技术的如火纯情,也有不少人上当。但是也有一些专家已经掌握了“道”,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气”。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古代匠人无名无姓,把自己的道融入自己的作品当中。现代造假者只是按照有关数据重复制作。这就是古代匠人的道与现在鉴别者的道的相互对应,惺惺相惜。真品看的多了,自然能感受到那种无形的气,再由这种气去分辨真假。这种观察能力是无法传授的,只能靠自己领悟,这种领悟能力算是天赋,以后能不能成才全靠这个。

现在我们造假能力越来越高,通过对有道人的研究,可以把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几百位,这样我们就可以高度还原道。很多已知的行业,高精端的行业,都是靠已知的数据经验口耳相传。尤其是一些人行业的佼佼者,其全部诀窍就是可以完全用文字描述。我不免产生疑问,道怎么又可以描述了呢?如果道是最高深的知识,无法描述。怎么解释有些高人可以传授最高的知识呢?是否矛盾呢?我想的是,如果把从无到有的道分为十份。那么那些可以传授道的高人只是掌握了表面现象,相当于九成的知识。这是由于通过事物表象的学习,可以学会的。就像我们临摹王羲之的字,可以模仿的完全相似,但是缺少那股神韵。虽然是九成的知识,在人群中也会占有一席之地。对于那些什么也没有的人来说,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学习。我把知识的最后一成理解为第六感。只有掌握了这种感觉,就可以知道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现在看到行业佼佼者,只是掌握了九成知识,离领悟道还有一段距离。因此说,可以说的都是已知和未知的知识,无法说的是道。

前面,我已经说了,欲望是塞不住的,总会突破身体最脆弱的部分。不过一个封闭的空间,没有知识的空间,没有礼教的空间,是可以延缓欲望的出现。直到大自然突然给我们带来新的诱惑。一顿美食,一件珠宝,一片贫瘠的土地。

 引用一段注解解释“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把他们的锋芒磨去,把他们的纠纷化解,涵蓄着光耀,混同着尘垢。这一段话可以理解为统治者治民的原则,也可理解为老子对理想人格形态的描述。从后者角度看,一个人呢,如果锋芒外露,就容易摧折,故应磨平它。一般人各自从片面观点出发,坚持自己的意见,因而是非纷纭,无所适从,要解其纷,就得放弃片面。凡阳光照射,必有照不到的阴暗面,只有懂得负阴、抱阳对立统一的恶人,才懂得用其光,复归其明。宇宙间到处充满尘埃,人世间纷繁复杂的情形也是如此,超脱现实不可能,只能化除成见,因势利导,让好的、不好的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便是同其尘。”

根据上文,先把第一个观点引申一下。一个统治者,不论出自于对自己地位的担心,还是出自于对人民的担忧。只有实行四种措施,就可以使得人们和谐相处,国家安定。这种要求不只是统治者的要求,也是我们相处对他人的要求。只有具备这四种特点的人,才值得我们与之相处。有没有人愿意信奉相反的准则呢?也是有的。受文化影响,那些暴力的分子所做所为就与我们相反。处在争斗中,随时处在危险的境地,实现的是自己宏图霸业和理想,损失的是生命。和谐和竞争那个更重要呢?各有各的选择。我们都想做个强人,都希望别人好欺负,这样我们就会获得更多的利益。无论什么社会,一个没有棱角的人,是任何人都希望存在的。除了那些天生喜欢与有竞争能力的人竞争。

四种规则,在前面第四章出现过,我竟然忘记了。忘记就忘记了,我再思索一下。我引用的注解解释的很详细,我只能鸡蛋里面挑骨头,找点事。

如何磨平锐气?这是个问题!首先得发现自己的锐气。很多人不曾了解自己,更不曾了解别人。不曾发现自己的行为,成为别人所说的锐气。这样锐气就分成自以为的锐气和别人以为的锐气。自己以为有锐气,自己有意识的磨平。别人认为自己有锐气,自己也要磨平。每个人的标准不同,如果迁就每一个人,那么自己一点气也不会存在。总有人觉得你比某人强,也许只有当自己磨到比所有人都惨的时候,才可以心满意足的说没有了锐气。那时候生活得惨到什么什么状况。也许满足绝大数的需求,就算是收敛锐气了。然后如何磨平?对于自己锐气如何磨?当发现自己锐气或被人认为有锐气的时候,认可磨平锐气的结果带给我们好处,接着就是有意识的收敛自己的行为,达到自己或是他人的要求。如果他人认为自己有锐气,自己又不知,又不认可磨平的好处。那将如何是好?就像给一个抽烟的人讲解抽烟的危害,但是当事人并不在意,或是不信任。对于这种状况。作为统治者,认为民众有锐气,可以颁布法令,强制实施。也许时间可以磨平锐气,可以磨平被强制执行的愤怒。有上下级关系,可以通过权力快速的达到效果,如果是平级的普通人,如何消除他人的锐气呢?我想只能通过自己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有锐气的人。但是实际生活中,普通人之间,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亲情友情等指使别人消除锐气。有些人以辈分、年龄为依据认为可以命令他人,他人以法律要求的人人平等为基准。双方所依据的准则不同,也就难以达成共识,矛盾因此而起。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运用不恰当,就会产生矛盾。一个统治者、一个家族的长者、一个朋友,如果发现某人的锐气过盛。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用实际的言行来感染对方,让对方发现锐气带来的祸以及没有锐气带来的福。这样可能需要一点时间,但是可以化解很多矛盾和冲突。一种是快速有冲突,一种是慢速无冲突。就看人是如何选择的。锐气如此解决,其他的问题也可以如此解决。

如何解决纠纷呢?从个人角度来说,一是要转变别人的观点,哪怕是反对者的观点。好人与坏人的纠纷由来已久,如何消除纠纷?放弃自己观点,转变为另一个观点。都是好人或都是坏人,没有观点分歧,就没有纠纷。二是要无观点,就是任何观点都能认可。每一个观点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作为一个无观点的人,与某观点的支持者在一起的时候,就认可其优点。与另一方接触时,也认可其优点。这种人不得罪任何人,不停的转换自己的角色。如何让别人适应自己的观点呢?这个难度很大。吃狗肉的如何理解爱狗的,爱狗的如何理解吃狗的呢?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同。归根结底,是多元文化带来的矛盾。文化由一元到多元是历史的进步,也带来诸多问题。再由多元恢复到一元,显然有点倒退。只要有智慧型生物存在,多元文化及各种需求是会逐渐形成的。再回到一元的时代,需要全民智慧进化到一定阶段,即认可多元文化。吃狗肉的要认可爱狗人士的观点,爱狗人士认可吃狗的想法。最终达到各自维护自己观点,但是又不做出侵犯别人观点的行为。智慧达不到时无法突破自己思维的那道坎。不同文化间的矛盾,只有理解才能化解,现在及未来都是如此,等到全民智慧理解多元文化的那一天。但是那些强迫、干涉他人生活及生命的观点,是难以共存的。如何与这些人共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如何和其光?已经给了解释,负阴抱阳。怎么理解呢?任何事物的存在,并不是只有正确的一面,也有其错误的一面。只有正确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了解自己的错误,才能与自己的缺点和解,才能真正享受优点,也就是其光明的一面。对于事物和人好坏的对立面要正确认识。

如何同其尘?尘即是尘埃,这是被我们所厌恶的东西,但是时刻存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目前的智慧实在是想不到尘埃的好处,只知道它给我们带来的坏处。这就是我们的环境。好的事物我们能看到其优缺点,中性的事物我们能看到优缺点,对于坏的事物,我们却是很难发现其优点。正如尘埃、臭脚、狐臭、噪音、坏人等等。我们实在无法理解这些人和事物,因此我们郁闷、生气、暴躁。失去了本有的安静和谐。如果好事和中性的事,我们可以通过利益来衡量的话,对于坏事,我们无法用利益来衡量。我们只能从之前老子给我的提示中找到答案。那就是坏人坏事给我带来的是警惕,让我们学会成长,时刻反省自己有没有这些问题,让我们正确的看待这个世界。这就是一些坏人坏事带给我们的好处。这只是经验和心理作用,并不是实际的利益,我们可以看做是精神利益。只有正确看待环境中的恶,才能与环境和谐相处。

一个人应该做到四个规则,总结一下,就是说,要和谐无锐气,要包容去纠纷,要明确事物的两面性,要接受负面的事物。当一个能做到这四点,就可以与他人和谐相处了。一个人如此,所有人都如此,社会的和谐便会形成。这很难实现,也许只是暂时的。

【拾人牙慧-老子今注今译】

理想的人格形态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而到达“玄同”的最高境界。“玄同”的境界是消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之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待一切人物。

老子哲学和庄子哲学最大的不同处,便是老子哲学几乎不谈境界,而庄子哲学则着力于阐扬其独特的人生境界。如果老子的哲学有所谓境界的话,勉强可以说玄同的观念为近似。

【拾人牙慧-张其成全解道德经】

如果你是老板,你对你的员工是不是这样?你离他近了,他搞不清这是怎么回事,你离他远了,他有抱怨。

【拾人牙慧-闻老子之声】

在这里老子提出警示,主张学习道德形象,降低自己,淡化自己的存在,不偏向于某一方。

老子认为,若有人对所有知的行为下定义,建立体系,形成概念,则这种人就不能说达到了真正知的境界。因为,知的对象-世界处于关系和变化之中,而语言的体系化是展示本质,维护停止状态的行为,因此世界的真相和语言的体系不相符合。

在老子的世界,并不认为提高密度和纯度的行为值得赞许和提倡。这个世界的所有一切都向反方向敞开自己,并存在于对立面的关系之中。因此,模仿自然的这种存在方式的人,不会提高自己的纯度,或明确区分自己与其他事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摘抄与思考5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