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人与人之间的角逐|用钱堆砌的跑道,注定与穷人无关

喜欢请点关注哟 (图源网络|侵删)


近日把印度电影《起跑线》看了一遍,感触良多。

虽然讲述的是印度的教育现状,可折射出的,却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儿童入学的教育问题。

本部电影以男主人公拉吉主动向校方坦诚自己欺诈的事实作为影片尾声。颇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很好地引发了观众的深思。毕竟教育问题一直是世界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影片里,拉吉的坦白,尽管得到了原谅,使孩子得以继续在德里文法学校上学。

但是在拉吉看来,校方严重违反了公平原则,他对这样的处理方式感到愤慨,随即主动要求给孩子退学,以正其身。

不过真的放在现实中,这样的情形,几乎都是因为被校方发现后,被动承认的,并承担相应的后果。基本不会有人在费尽心力后,再主动承认过错的。

所以,现实的残酷都需要电影进行美化。

这部电影依旧延用了印度电影独特的诙谐幽默风格,传达着满满的正能量。

然而,影片里,所影射的现实教育界的暗黑面,值得我们好好琢磨。

一、“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这场赛跑与穷人无关

在印度为了让孩子接受一流名校的熏陶,首要做的就是跻身上流社区。

而在中国,为了让孩子上名校,有更好的起点,最显著的现象也是买学区房。可是这背后最重要的支撑就是——钱。

且不论北上广被炒到6位数一平方的学区房。

就连普通的二三线城市,学区房每平方没个五位数是不可能的。

孩子教育的起跑线的问题,从来都是需要资本才能上场的。

这条金钱堆砌的跑道,穷人注定无法上场。

影片中希亚姆的儿子与其说是被拉吉的女儿抢走了入学名额,不如说这种上流学校,如果不是国家的硬性指标,根本不愿意接收贫困生。

就像德里文法学校的校长说的,

“如果我把这个名额给一个贫困的孩子,我还能从中受益吗?”

看到这样赤裸裸的话,我们是不是都在谴责这位校长?可仔细思考一下,我们不难明白,这就是现实。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高尚的人,不顾利益只为奉献。作为凡夫俗子,推着我们努力向前的不是权就是钱。

所以,我们固然一直在呼吁不要歧视、消除阶级,可在现实中,阶级的等级划分依然明确。

穷孩子和富孩子的起跑线从来就不一样。

可是输在起跑线的穷人孩子一定就是差等生吗?

上了名校的富孩子一定就能平步青云吗?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从来都不是肯定的。

就拿影片中的贫民区的希亚姆夫妻二人来说,他们真诚善良,积极上进,他们的孩子受到父母潜移默化地影响,也是个乐于助人,勤奋好学的孩子。

在中国,各地市每年的高考状元中,总有那么几个寒门学子。

他们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条件都与城里的孩子有着云泥之别。但是,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尖子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可见,起跑线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勤奋才是。

只要勤奋刻苦,再贫瘠的荒地也能有生命的延展。

二、名校间的角逐,演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角逐

影片中的学校之间的角逐,只是冰山一角。在世界各地都有学校的排名。做出这些排名的最初想法是,正向鼓励学子积极向上,努力拼搏。

可最后却逐渐演变成了家长之间的角逐,一场关乎虚荣心的角逐。

大部分父母拼命工作,跻身最好的学区房社区,送孩子上当地数一数二的学校,咬牙让孩子接受最好的启蒙教育。

这初衷都是好的,都是希望孩子能有更好的将来。

可在“操作”上,有太多的父母逼迫孩子全方位学习,不顾孩子的意愿,还为其冠上“这个社会需要全面型人才”的称号时,作为父母真的只是单纯地为孩子考虑吗?

就像之前的一个综艺节目,里面的一个小学生,鼓起勇气告诉父亲,自己一点都不喜欢数学。

但是父亲只是鼓励她:“别人可以学好,我相信你一定也可以。”

孩子听完转过身,背对着镜头,双肩抖动。

我想,这个孩子想要的不仅是父亲的鼓励,最主要的是父亲的支持吧。

支持她,选择自己想学的。

这个世上,偏科的孩子成为各个行业的佼佼者,并不在少数。

喜欢艺术的孩子未必就是不学无术的人。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职业可供选择,何必非要强逼孩子呢?

这背后最主要的原因,难道没有父母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吗?

这个现象在城市里尤为显著。

作为家长,希望孩子有更好的将来,这无可厚非,这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期盼。

这个一点错都没有。可问题在于:强迫孩子成为全能型学霸,并不一定是真的为孩子好。

也许这样优秀的孩子能够让你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使你在亲朋好友面前扬眉吐气,可是孩子呢?

有多少的孩子在学习的重压下,患上抑郁症,从此一蹶不振?

又有多少的孩子受不了父母的强迫,冲动之下,自杀身亡?

那些拼尽全力送孩子进入好的小学、中学,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学习不喜欢的知识、技能,压制他们个性发展的父母,不妨好好想想:这当中有几分是真的为了孩子好,又有几分是因为自身的虚荣心。

孩子是否能够进入好的学校,受到最好的启蒙教育,都不能成为检验孩子是否有明媚未来的唯一标准。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父母要摆正心态,给孩子做好正面榜样,就算孩子没有进入最好的小学,依然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孩子。

三、学校之间的鄙视链,滋生了教育界的犯罪链

鄙视链无论在哪都存在。教育界的鄙视链一直都很明显。

一等学校鄙视二等学校,中等生鄙视差生,文化生的鄙视艺术生。

这种鄙视情况其实最初就是从学校之间的比较衍生出来的,而且这种鄙视情况已经蔓延到家长身上。

就像我之前听到一位家长说的一句话:“只有双一流大学才是学校。”

我们可以为这句话感到气愤,可是这个社会,这样想的家长并不在少数。

这样根深蒂固的想法,让现在的家长早早地为孩子做起了规划。

就像电影中,最好的私立校让有条件的家长,挤破头皮地送孩子进去。公立校自然就成了穷人无奈下的选择。

这样的现象,无疑滋生了歧视。使得但凡有点条件的家长都会拼尽全力地送孩子进入那一流学校。

就像影片中的拉吉的妻子米塔,在她的认知里,只有最好的学校才能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教育。

没有好学校的加持,孩子就可能成为坏孩子。自己也会沦为别人的笑柄和谈资。

她的焦虑迫使拉吉找了“中间人”,利用欺骗的手段获得了女儿的入学资格。

现实中,类似电影里这样铤而走险的“中间人”,并不在少数。

在中国,利用父母想要孩子入好学校的迫切心理,进行行骗的也不在少数。

为什么这样的犯罪团伙一直都是有增无减呢?归根究底,除了鄙视链的问题,就是父母的攀比心理。

一等学校教育出来的孩子,相对来说确实更加优秀,这点大家有目共睹。

可是,一等学校也有落榜生,并不是进入一等学校你的孩子就一定优秀。当你的孩子还不如普通学校学生考的好的时候,别人依然会鄙视你。

鄙视的问题是一直存在的,不可能就因为你的孩子进入了好学校后就没有了。

父母最应该做的不是走犯罪的擦边球,徒增这些“中间人”,而是以身作则教好你的孩子不要随意破坏原则。

因为当你用了这些不入流的手段时,就是赤裸裸地告诉你的孩子,自身的努力还不如投机取巧更简单。

让孩子天真地以为没有什么原则是不能破坏的,有钱就一定可以达成自己的期望。

四、总结

本部电影虽然是正能量的传播,男主人公拉吉最终选择为女儿退学,进入他之前资助的一所公立幼儿园。

可是我们不得不说我们都只是普通人,都是学校大堂里坐在台下的每一个默不作声家长。

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拉吉这样豁达的心态,进入一等学府后,还有勇气为孩子退学。

但是我想,导演最终想传达的是一种心态吧。

无需为孩子的入学问题搞得焦头烂额,甚至铤而走险地找上“中间人”。

父母最该做的是教给孩子正确的是非观,树立好的榜样,让孩子积极乐观地学习、成长。

毕竟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一直都是人品和学识并重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起跑线》人与人之间的角逐|用钱堆砌的跑道,注定与穷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