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想学习却放不下手机?决定要早睡却还是忍不住追剧?看到漂亮衣服暗下决定这次一定要减肥成功却还是放弃抵抗美食的诱惑?
每每这样,我们总是自责,在自责过后开始努力,可没几天,又原形毕露了。
《认知觉醒》这本书则向我们揭露了一个事实:这是因为掌控我们的是本能脑和情绪脑。
01、这是亿万年前的行为准则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本能脑。
本能脑又称原始脑、爬行脑,因为这是最为初始的存在,它们形成于3.6亿年前,是地球进入爬行动物时代时产生的,这个最初的脑袋只有一个原始的反射模块,原始到没有感情、也没有理智,只知道饿了就吃,遇到危险就打架,打不过就跑。
通俗地说,这个原始脑的目标只有一个:活着就行,主管本能。
02、哺乳动物独有的情感区域
大家熟知的《伊索寓言》中“农夫与蛇”的故事,故事中的那条蛇经常被我们拿来比作那些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可怜天见,蛇还真是有点“冤枉”。
蛇确实是冷血动物,没有情感,那是因为它只有原始脑,没有发达的情绪脑,所以,它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感恩,它的行为都依存本能。
情绪脑,是哺乳动物大脑中独特的区域,这个区域于大约2亿年前随着哺乳动物的出现产生。情绪脑的产生,让我们更好的适应了环境,比如恐惧能让自己远离危险,捕食猎物时的兴奋让自己更专注于捕猎,同伴之间的亲密能产生愉悦感等等。
简而言之,情绪脑的工作原理,就是趋利避害,主管情绪。
03、独领风骚的人类
直至20万年前,在人类的大脑前额区进化出了“新皮层”,这是这个“新皮层”让我们产生了语言、艺术等,从而产生了文明,拥有的科技,使得我们人类在地球生物种族中独领风骚。
科学家们把这个主管认知的脑区域称之为理智脑。
现在我们如果把各类大脑出现的时间类比成人类的年龄,以最早出现的原始脑为基准,假设是100岁,那么情绪脑就是55岁,而让我们人类引以为傲的理智脑,却可怜到是个连1岁都不满的婴幼儿。
由此可以想象,一个连1岁都不满的婴幼儿怎么可能抵抗得过另外两位“老家伙”?所以,我们平时更愿意享受即时满足,追求轻松实在是亿万年以来留存的本能,不是我们不努力,是延续了上亿年的强大基因在作祟。
04、耐心,才是我们通往未来的基石
近些年来,修仙类网络小说风靡一时。其中的男女主,通常都是有了某个际遇后实力飞升,或者是拥有先天的血脉之力享有得天独厚的的优势,通常都是轻松练成了别人几十年才能练成的某种绝学。
明明套路都一样,读者也都一边看一边吐槽神似的框架,可即便如此,大家还是乐此不疲的看着诸如此类的小说。原因无他,这种故事击中了人类内心的天性——即时满足。
我们总希望在短时间内就能够通过改变看到成果,跳了1个月的操就希望体重能够直接下降到两位数;刚看了几本书就希望自己能够凯凯而谈、学识丰富;再看看那些所谓的课程,标题无非都是“21天助你养成好习惯”、“100天阅读计划培养孩子养成读书习惯”……等等诸如此类。
说实话,小编我之前也报过几个写作班,也是类似于“1个月×××”,期待只要上完课就能成为一个写作能手,却忽略了,写作本身,其实应该是一个不断积累和精进的过程,哪有上个课就能一蹴而就的道理。
再看看那些各个领域中的成功人士,哪个不是克服了没有耐心的天性,哪个不是提高了自身的延迟满足的能力?
那么,我们改如何拥有耐心呢?
首先,面对天性,放下心里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既然缺乏耐心是人类的天性,那何苦要自责内疚呢,这是一个正常人拥有的情绪,既然是正常人,就更不用焦虑了。
其次,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当我们想摆烂偷懒时,总是习惯性的用意志力去对抗,如果失败了又开始自责。可是就如《微习惯》这本书中所说,意志力就跟体力一样,是消耗品,有时候并不是你的意志力不够坚强,而是意志力被用完了。如果改变思路,改用沟通的方式呢?比如睡前你要看手机,你可以对自己说,消息又不会跑,明天看也一样。第二天早上一睁眼就想看手机的时候,你也可以对自己说,都一个晚上没看了,也不差刷牙洗脸这点时间了。
最后,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说穿了,就是这么做的好处越多你的动力就越强。比如,原本减肥只是为了穿漂亮的衣服。现在,你知道,减肥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可以减少膝盖的磨损不至于年老后只能坐轮椅,还可以避免脂肪肝等疾病,让你变得更健康。你看到的好处的纬度越多,就会更有耐心去做这件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过去,我们立的flag之所以总是倒,更多的是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明确,大多都是因为周围的人这么做了,我不做似乎就落后了,这种缺乏目的和意义的事情,坚持不长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喜欢的书中金句: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