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的睡莲(上):汀洲采白蘋,肠断白蘋洲
晚春时节,江南的沼泽湿地,睡莲早于荷花出水而开放。睡莲之可爱:
第一,在于早,晚春时候,柳絮飞花之时,就有莲叶浮开在水面,小巧清圆,不几日,就有睡莲花开。
第二,在于睡莲的姿态,往往是浮在有缺口的叶子间,莲花千瓣,或白或紫或黄,小巧端庄,朝开夜合。睡莲的花有向光性,越是太阳好,花朵越舒展。在阴雨时节,则是一种半开。到了晚上,则花头闭合,沉于水中。仿佛睡美人。
第三:睡莲之称为睡莲,文本出自清朝的《纲目拾遗》,是乾隆时期清代医学家赵学敏修订了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修订了一些项目,也增加了716种民间草药,其中就包括睡莲,子午莲。
那么可以知道,睡莲或者子午莲,在清朝或者早些时候,是民间对于这种花卉本草的称呼。而此时以广州和浙江最为盛产。
那么这种美丽的水泽花卉,为什么之前没有见于文字和诗词记载,是外来的引种的草本吗?为何如此优雅的花,不见于古代的诗文和记录?
睡莲并不是外来引种的花卉,在上古就有。
上古《山海经·西山经》中说:“西五十里,曰罢谷之山,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茈碧。”
山海经是先秦重要的古地理书籍,很多重要的地方,都已经被证实。比如洱水,就是云南洱海,从中原地方来看,那里是太阳落山的地方。那里的沼泽多生长一种“茈碧”的水生植物。清代《云南通志》记载:"茈碧花产浪穹县宁湖中,似莲而小,叶如荷钱,茎长六七丈,气清芬,采而烹之,味美于蒪菜。八月花开满湖,湖名茈碧以此。"
而这种植物被现代植物学家证实,是最古老的野生睡莲。
那么从清朝的记录来看,这种花,像荷花,但是比荷花小,叶子像荷花刚刚出水的小荷叶,当地人拿来煮食,类似浙江江南一带古老的莼菜,但是味道还要美。
这片最原始的睡莲地,千万年就一直存在,用芬芳的花开,鲜美的茎叶,哺育当地是人民,物种保持最天然的特性。
这里的睡莲,有没有带到过其它地方呢?从中国人从上古就爱移植植物的特点,不将这里的睡莲,带出去,实在于情理不合,只是是谁带出去的,已经无可考证。
但是睡莲,并非是一个地方有,现代植物学家证明,睡莲分布之广,北非和东南亚热带地区,欧洲和 亚洲 的温带和寒带地区,都有。而我国内从云南至东北,到新疆都有。
只是为什么从古到今,没有睡莲的文字和鲜有诗词呢?
在于古代,睡莲不叫睡莲。在中原先秦时代,叫做苹。
这种早生的春天的沼泽植物,浮在水面,极其鲜嫩,是人们种植狩猎之外,自然的另一种恩赐的野生食品。
一,先秦时代的大苹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
有人说,春天的鹿未必吃的就是睡莲,但是这种晚春的,早于荷花的浮游水生植物中,多半包含睡莲最新嫩的叶子和花。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经《采苹》
周朝的女子晚春初夏出嫁前,要在河水里采集水中最鲜嫩的萍草,祭祀祖先,这是感念祖先逐水草而居的艰辛,其中可以吃的美味,就包含新鲜的苹。你在上古的沼泽,看到可以食用的叶子和花,你肯定要选择最美好的那种。所以后来有人考证,这个女子采集的苹,就是睡莲,所谓大苹,比莼菜荇菜大,开白色的花。
在祖先的灵位前,用青铜做成的盘子,装上最美丽的睡莲花和叶子,请保佑一个女子的将来吧。
有人说,这女子采集的为什么是睡莲不是荷花呢?
因为睡莲比荷花早,晚春就有最鲜美的花和嫩叶,而荷花荷叶则要到夏天,且荷叶比睡莲厚重,等到可以采集荷叶的嫩茎和花果时,女孩子早已经耽误了出嫁。
古人和今天的人是一样,吃东西,要尖尖,最好的东西就是时令美味。
睡莲,也就是大苹,虽然没有荷花的利用价值多样,但是它生长得早,叶子鲜嫩啊,不能错过,那是绝对不能错过。
二,南北朝唐朝的白萍洲与睡莲
由于荷花的利用价值比睡莲高。荷花有根茎可以食用,有莲子可以吃,且荷花比较固定,它不是漂浮无根的花卉,只是根在沼泽。所以在古代,是重视荷花的。且荷叶荷花壮丽硕大,不能忽视。
那么睡莲在哪里呢,在野外沼泽,它的花开特别类似荷花,只是它可以食用利用的地方不多,比如嫩叶只有短暂的晚春初夏,睡莲的果实不堪食用,且睡莲没有荷花巨大的根茎。
睡莲铺展在水塘河面,往往和荷花争夺养分,所以常常被人们在适合养殖荷花的地方清除。
但是,在野外的沼泽,睡莲和各种水生植物并存。晚春,各种苹类开花,其中以睡莲和浮萍的绿叶白花,最为壮观,它们形成天然的立体的沼泽氛围,滋养鱼虾。
唐诗中有大量的白萍,白苹洲的诗句。
睡莲是归在了苹类。而无人开发的野水,晚春是睡莲和苹花的主场,形成了壮阔的湖泊烟水之美。那层叠远去的绿上,星星点点的白花,给人春深,辽阔,寂寞,忧伤的美。
“汀洲采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
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南梁 · 柳恽《江南曲》
南北朝时代江南水泽多野生可食用的苹,其中包括了睡莲,荇菜,小萍。
晚春时候,正是采集野生苹菜的时候,白蘋,就是开着白花的苹。大苹是睡莲,小萍是莼菜荇菜浮萍。而江南的人,在藕带藕茎可以食用之前,就是各种苹类的嫩叶和茎。其中睡莲的茎,酷似藕带,只是绵软清香,清润下火,也是一道难得的美味。还有助眠安睡的作用。
在浩荡的沼泽里,那船头船舱,也有着睡莲的花和茎。
人家的丈夫早已经坐船回来。
可是我的丈夫,你为什么还不回来呢?船头是晚春的白色睡莲花,出水很快就不鲜嫩了。
你是否是在他乡遇见了和睡莲一样的美人,可是我不愿意这么想,我只是想着,你只是因为路远,没有归来。
睡莲真是娇气,出水就剩下柔软的花和茎,软哒哒的。这也是睡莲在中国,没有形成主流审美的原因。因为荷花还可以摘下来,作为瓶插的花朵,支撑几天,睡莲出水就萎谢闭合。总不能拿着低头闭合的睡莲去送人吧。
多么忧伤。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唐 · 温庭筠 《忆江南》 其二
睡莲之美,在于水中,切花,簪花的价值不大。
让睡莲就在水中吧。那成片和睡莲和苹花,开成晚春的壮丽。
晚春多燥热,在下午洗个澡,洗个头,清爽之后,去楼上吹风,顺便看看远山远水。
她在楼上,说是望江楼,那唐朝低矮的楼,到底能够望到什么地方呢?
不过是绿树间的一点远江水痕,以及晚春在楼下的巨大的池塘吧。
但是这种姿态就已经很美。
她看不见千帆,但是她知道,就算是有帆船的桅杆在远处划过,那也不是她丈夫回来的消息。唐朝的邮政还是相当发达,乱世时期如杜甫,能够在四川收到弟弟洛阳的书信,虽迟不晚,这个女子的伤心,在于,她知道,丈夫此时,不会回来。
她所能看到的,就是眼前附近的池塘,池塘里开着的睡莲苹花。
她抬起头来,风吹动着她沐浴后的长发,黄昏的太阳光,忽然刺伤了她的眼睛,迷蒙了她的视线,巨大的泪滴含在眼眶。
在朦胧中,她似乎是站在无尽的洞庭水边,眼前的浮萍莲花,扩展成无边的寂寞荒凉。
如果泪水滴落,那也一定是落在了白色睡莲的花瓣中吧。
夜来了。无边夜色,浮起她想象中的的无边的睡莲白花,在月光下,伸向渺茫的远方。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中唐 ·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节录
唐朝的审美是以壮阔大气有质感著称。
如果白蘋洲,只是浮萍和水藻的那种清浅浮浪,是不会成为一种人人喜欢的审美景色的。所以白蘋洲上必定有具有质感和连绵感的睡莲,成片展叶和花开。
白蘋洲,在唐朝成为一种晚春相思哀愁绝艳凄美的意象。
五湖,说法不同,但是倾向于是江南五大巨量的沼泽湖泊,比如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
晚春时节,这些野外的湖泊呈现出春水满溢,水草丛生岸边的壮美。
而这些湖泊相关的沙洲浅水边,在相对静止的地方,白色的睡莲花,以及无数的浮萍开花。在夕阳里,在壮阔的水面,这些随时流动,却又聚集在一起的苹类,如同那绵绵的,阻隔于道路的相思,又像漂泊。
白居易每到一处经营城市的园林建设,必要开拓湖面,让白色的睡莲和苹草浪漫生长。
睡莲在唐朝以巨量的白萍意象出现,代表纯洁,连绵,流动,相思。
关于睡莲的故事和古诗,请继续阅读下一章,《古诗文中的睡莲(下):绝艳莲花水面浮》。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