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何尽兴呢? 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陆九渊」,“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无题

陆九渊

昂首攀南斗,
翻身依北辰。
举头天外望,
无我这般人。

这是南宋心学大宗师陆九渊的诗。这首诗很狂,诗境又极为孤高,前两句用自己轻轻一勾就能攀上“南斗”和“北辰”以暗喻自己心灵之“高大”、充斥整个宇宙,这句诗极得心学之理趣,我心即宇宙。随后写抬头看天外,再也找不到自己这样的人了,顿时诗境便刻画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寂感,望着无尽空虚的“天外”,“这人”又显得如此渺小。整首诗充满了张力,刻画出一位在星空下独醉的哲人形象。

这首诗描述了浩瀚星空之下,哲人仰首兴叹之态。诗中充满了自信,仿佛全天下、全宇宙都没有像自己这么清醒的人了。

而一个自信的人,其实往往也是一个能够“尽性”的人,无拘无束,伸手可摘南斗星,醉卧可倚北辰星,仿佛已经拥有了整个宇宙,达到了《中庸》所谓“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圣人境界!

《中庸》有云:“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本心至诚,才能“尽性”,也就是释放自己本体的、纯正的、美好的天性。这样才能够使天地万物“尽性”,同天地一起影响这个世界,从而达到与天地同等的伟大程度。由此可知,儒家所谓“尽性”,是人生中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但是,人在入世之后,往往容易受到社会和时代风气的影响,难以“尽性”。甚至需要戴着各种“面具”生活,过着伪装自己“本性”的日子。那么,人应该如何“尽性”呢?

陆九渊算是一个非常“尽性”的人,否则也难以创作出具有如此“尽性瑰伟”意象的诗句来!他之所以能如此“尽性”,是由于内心足够强大和自信,而这一点源自于他在“心学”上的造诣。

我们都知道儒家学说其实主要分为两个流派,其一是程朱理学,这是科举的正统流派;其二是陆王心学,也受到明清以来很多知识分子的青睐。

所谓“陆王”,就是指南宋陆九渊和明代王阳明,此二人是儒家“心学”主要代表人物。而“心学”的主要理论是:”心即物,心即理,心外无物。”

根据这套理论,如果一个人的本心足够强大至诚,那么他就拥有了万事万物,甚至是整个宇宙,达到了“尽性”和“知天”的圣人境界。


陆九渊(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

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有感于靖康时事,便访勇士,商议恢复大略。曾上奏五事,遭给事中王信所驳,遂还乡讲学。绍熙二年(1191年),知荆门军,创修军城,稳固边防,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追谥文安。

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陆九渊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所谓心既是孟子所说的我,认为我生万物生,我死万物死。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形成一个新的学派——“心学”。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中,心是唯一实在:“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即理是永恒不变的:“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陆九渊认为治学的方法,主要是“发明本心”,不必多读书外求,“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如何尽兴呢? 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陆九渊」,“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