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读书]欧睿杰:话说洋车夫(3)

图片发自App

                话说“洋车夫”

                      欧睿杰

我第一次看到“洋车夫”这个词儿是在老舍的《骆驼祥子》中。那时的北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有着许多“洋车夫”,他们其实就是靠力气拉三轮车挣钱的人。因为清朝政府当时进口了很多“洋车”,这些拉车的人就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洋车夫”。

《骆驼祥子》中的洋车夫里,又分了许多派。有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他们租漂亮的车拉“整天儿”。他们通常在专门的“车口”或宅门停车,专等坐快车的主儿。他们的收入很不稳定,一天多一天少的。他们的愿望就是拉包月或是买上自己的车拉。还有比这一派岁数稍大或差点劲的,有或者因为家庭的关系不敢白耗一天的。他们基本拉八成新的车,喜欢拉“半天儿”然后下午四点以后出车“拉晚儿”。而地位最低下的就是四十岁以上或二十岁以下的车夫了,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所以只有早早地出车,却因为车破,只得多走路,少要钱。

一开始买上新车的祥子是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车夫的代表。祥子拉的是自己的车,更是得心应手。上午出车,傍晚收车,拉一整天的客。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抓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这样的车夫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饭、喝上等的茶、抽上等的烟……

祥子和虎妞结婚以后的邻居二强子也是“洋车夫”,他是岁数稍大的车夫的代表。他四十多岁了,卖了女儿小福子拉上了差不多新的车。他上午拉车赚钱,到了半下午就收车,用他当天赚的钱到酒馆喝酒。由于岁数大了,力气不如年轻车夫,自然收入就少,再加上酗酒,所以没过多久他的车也押了出去。发酒疯的他还把妻子打伤,使她不久就去世了。二强子也因此沉沦。二强子是祥子最瞧不起的人,一喝酒就在朋友圈乱发牢骚,什么洋车夫是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来还债的,满满的“负能量“。

祥子在小茶馆了遇见的老车夫和他的孙子小马儿是地位最底下的车夫的代表。老车夫进小茶馆来喝茶不料晕倒,茶馆掌柜救醒了他。祥子给老车夫买了十个包子,老车夫和小马儿一口气吃完了包子,他们对祥子和其他帮忙的车夫十分感激。他们俩拉着一辆极破的车,车板上的漆已经裂了口,车把上已经磨得露出木纹,一只唏哩哗啷响的破灯,车棚子的支棍用麻绳儿捆着。后来小马儿生病去世,老车夫也不再拉车,卖些茶和零食来勉强维持生计。

不论是哪个派的洋车夫,祥子、二强子、老车夫和小马儿等等,他们的命运并不像“洋车夫”这个好听的名字一样“洋气”,他们都只是靠拉车挣钱吃饭的社会底层人物。他们都曾梦想过:凭力气吃饭不求人,只要多拉快跑,就能吃饱穿暖。但是,现实生活残酷地摧毁了他们的梦想。他们从“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逐渐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这个演变过程,有他们自身的问题,但更多的是社会对他们的挤压。虽然也有曹先生一样的好人,但是更多的是像军阀、宅门富人这种压榨他们的人。在那样的社会里,他们的生存空间就这样一直被压缩,一生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寒假读书]欧睿杰:话说洋车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