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绪」来为你助力,而不是成为你的阻力

有段时间一朋友经常给我发信息,说压力很大,工作上的任务考核指标,家里面的矛盾,以及外界的各种压力,不知道应该怎么去面对,一到晚上就失眠。

很羡慕那些每天就像打了鸡血的人,就算有压力,也能继续对工作有所期待。可我就是提不起劲,感觉就像被困在一个死胡同里面一样,走不出去。

每天晚上都设法不去想这些事情,但就是做不到,我越是克制,这种情绪就越是强烈;越是告诉自己不能这样子,脑子就越是这样想。明知道这样不好,但还是改变不了现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同期收到的一条留言也跟这个情况类似:

我觉得自己的工作也就那样,生活也就这样,日复一日,没有太多的期待感。为什么你总能够对生活跟工作充满热情,难道你没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吗?

我们都是人,都会有情绪的,这很正常。

很多人在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会存在这样一个心理过程:

先责怪自己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绪,甚至跟别人做比较

努力抑制自己不要出现这种情绪

通过多想象其他美好的事情来调整情绪

若调整无效,则让自己继续消沉下去

这个过程里面有对自己的指责,有对自己的抑制,有对自己的无奈,也有对自己的不自信。

每个人都会有压力,当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时,会膨胀出各种情绪,你是指责自己,埋怨外界,还是通过抑制这些情绪来使自己缓和下来?

不管是来自压力所产生的消极情绪,还是对于生活无力感的抱怨。很多时候,外界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因素,但自己的内心,包括在认知上对外界的评判又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沙赫特曾提出一个理论「认知-激活理论」

该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是由认知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任何情绪的产生都跟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激活相联系,并在引起情绪的刺激和对这一情境的认知同神经唤醒相结合才产生情绪。

这其中,生理激活决定了情绪的强度,认知决定了情绪的性质,情境刺激则是产生情绪体验的客观条件。

在情绪实验中,被试者处于相同的生理唤醒状态并接受相同的环境刺激,却产生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因为被试者对生理反应的认知解释不同,因此产生的情绪反应也不同。

认知因素在这三个因素中起主导作用,情绪的情感是通过认知过程的折射而产生的。而认知折射指的是人在过去经验中所形成的愿望,需求,预期,经验等内部心理学结构对当前环境刺激的评估跟判断。

当符合自己的需要时就会产生肯定的情绪,否则就产生否定的情绪。

有些人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每天的情绪总能够相对地积极跟稳定,而有些人则做不到。

从认知,环境,生理,这三个方面来看,过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其实都在塑造着你的习性,并潜在地影响你的反应。

所以才会有两个不一样的人在面对同一情况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一方可能是积极反应,另外一方可能会是消极反应。这其中的潜意识认知会影响自己情绪的产生。

在心理学上另外有个研究是对情绪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作用。指的是当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体验到给定情绪时,这种情绪就会跟事件一起储存在记忆中。就像情绪背景一样,后续会对自己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种记忆表征模式包括

情绪一致性处理

情绪依赖性记忆

「情绪一致性处理」:当人们在处理或者提取信息时,对于那些和当前情绪比较一致的内容会表现出选择性的敏感化。

举个例子:假如你现在的情绪是比较愉悦的,那你所能回忆/提取出来的信息,大部分会更加倾向于比较愉悦的内容。

也即是与自己目前情绪相一致的信息会更容易被发现,注意和深入加工,联系也会更加紧密。

「情绪依赖性记忆」:在一定的情境中,如果人们当时的情绪和将事件存入记忆时的情绪相同,则更容易提取信息。

比如:我在跑步的时候,会听指定的纯音乐,这些音乐能够给我带来非常强的力量,每一次听的时候,都能够找到一样的感觉。所回忆起的场景也跟之前跑步时相似。


这个研究有一个实验,该实验通过采用快乐跟严肃的音乐来引发愉快跟不愉快的情绪,研究人员要求被试者根据16个中性探测词来回忆自己的事情。比如:看到玫瑰,即回忆起与之相关的事情。

实验数据显示了情绪一致性的提取:带有欢乐情绪的被试者回忆中有72%被评定为积极记忆;而带有不愉快情绪的被试者回忆中有52%被评为积极记忆。

第二阶段,研究者让其被试者在2天后再回到实验室,一半的被试者在两次实验中所听的音乐是相匹配的,一半的被试者所听的音乐是不匹配的。(匹配:第一次听愉快的音乐,第二次也一样;不匹配:第一次听严肃的音乐,第二次是听愉快的音乐)

这一次的实验数据显示:情绪匹配的被试者回忆起了35%第一次实验的内容,而情绪不匹配的被试者则回忆起26%的内容。

当一个人的情绪更多倾向于积极性时,所能提取到的信息内容也会更倾向于此。

认知-激活理论说明的是人的认知折射对情绪的影响,而后端的实验则是阐述了当下情绪能影响自己处理跟提取的信息内容。这两者不仅不冲突,还会反作用于彼此。

看过这样一句话「积极的人会越来越积极,消极的人会越来越消极」。

不能完全相信,但也揭示了一点,潜意识的消极情绪会让自己在遇到任何事情时,第一反应思考的都是负面的影响。久而久之,这种潜意识的认知也会反作用于自己的情绪。按照这种循环效应,很容易让自己处于消极情绪的漩涡之中。

但反过来,如果这种循环效应用得好,其实是可以帮助自己塑造一种潜在的积极性思维,从而来影响自身情绪。

对于现阶段的职场人士来说,压力是一种常态。有来自工作任务的压力,来自上司领导的压力,来自同事的压力,来自家庭的压力,来自自己内心的压力等等。而这些对自己形成压力的来自外界或者内部的事件,可以统称为应激源。

当面对这些应激源时,不同人在面对压力时的所呈现出来的反应形式是不一样的。包括生理上的,认知上的,情绪上的,行为上的。

比如:

持消极观念较强的人所呈现出来的反应形式更倾向于:

认知上——否定自己,埋怨外界

情绪上——消极失落,负面影响

行为上——害怕退缩,逃避责任

而持积极观念较强的人所呈现出来的反应方式则更倾向于:

认知上——肯定自己,理智思考

情绪上——积极乐观,正面向上

行为上——勇敢面对,寻找对策

如果一个人一遇到比较有挑战性的事情,或者遇到来自外界压力时,第一反应是趋于消极情绪的。那也许需要花点时间来训练一下自己了。

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通常是自动的,可预期的,无法用意识来控制的内置反应。但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却是可习得的,它们依赖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知觉跟解释。

每个月不出意外,都会固定去听一位七旬老爷子的分享。抛开老爷子的知识量跟阅历不说。最欣赏的莫过于他对这个世界的热爱跟憧憬,对所有事物都永葆好奇心的状态,以及他身上的那股精神气。我相信这股积极的力量,一定伴随着老爷子很多年了。

人在第一眼相见的时候,是能够感受到对方身上所传递出来的情绪力量的,而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是需要时间沉淀的。

长时间的练习,会让自己更加熟练地持有这些正向心理反应。而心理上的强烈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生理健康的状态。

相对来说,积极情绪的存在能够激活行动倾向,可以潜意识影响认知功能,比如注意力、对自我跟他人的知觉,解释各种情境等。保持积极的情绪还能让自己的工作更加有效率,并产生更富有创造性的想法和问题的解决方式。同时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身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那是不是说持有消极情绪对人体影响就一定是糟糕的?

也并不是,人本身就会持有积极跟消极情绪,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保持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不让自己卷入消极的情绪当中。

其次,是需要让自己明白事情有好的一面,也会有坏的一面。相信会朝好的方面发展,但也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思考可能会发生的最坏情况,但不深陷其中,让自己足以去接受最坏的结果。

简单点说就是:「有最好的心态,也做最坏的打算」


讲回如何去训练自己的积极情绪,下面从外界跟自身的角度介绍4种方法,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养成积极情绪,使其不断正向循环:

1、培养自动化思考模式

可以尝试按照下面这个流程来训练自己,这个过程包括接纳、分析、评估、应对、调整。

接纳

遇到来自外界不可控的压力或者情况

自身无法改变的

选择先接纳

分析

确定应激源。产生压力的应激源是来自自己的生活状况,工作核心目标,特定需求间的关系,应对需要的能力,对能力的自我评价,社交压力等

分析应激源给我带来何种情绪

属于正常可接受范围吗

对自己有多高的要求,自身能力是否可以负荷,短期内是否可以做到

可以制定什么计划来完成它

需要寻求支持吗

评估

应激源的威胁有多大,是如何对自己造成压力的?

确定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

负荷得了则制定计划完成

负荷不了则寻求帮助

应对

按计划采取相对应的行动

确定寻求帮助人选/渠道

调整

整个过程自己的情绪波动如何

事件的完成程度如何

本次处理事件的心理过程是怎么样的

下次如何更好启动自动思考模式

思考下次可以采取什么不同做法来改变自身,通过这种方式来唤醒自己的意识,意识到自己正在改变,并对改变充满信心。

同时也建立对应激源的知觉控制,对于可改变的事件,在整一个经历的进程,最好都持有一定的积极信念,对结果的实现更加有帮助。

2、改变认知策略

改变对应激源的评价,及对于应对它们方式的认知,换一种方式来考虑处境,角色,以及解释意料之外结果的归因方式。

心理应对压力方式

重新评价应激源自身性质:换一种方式考虑特定应激源,重新标定,想象他们处于较小的威胁情境中,用减小压力认知再评价方式(比如演讲,看下面的人都是白菜萝卜)

重新组织对于应激反应的认知结构:通过改变对自己说的话来改变处理方式,来控制压力

在应对情境中,需要自己选择不同应对策略,资源和知觉的需求相匹配,让自己既有强大的自信心面对挑战,也很够理性地对应激源进行分析。

3、养成积极仪式习惯

可以通过养成一些习惯,来为自己注入一些力量。

举个例子:我经常会听纯音乐。

起床的时候听,让新的一天都充满了信心

散步的时候听,让自己能够静下心来思考

运动的时候听,让自己能够获取更多力量

每个情境里面听的纯音乐都不一样,这个习惯不仅能让我在当下感觉到这种情绪,还会在潜意识里面为我设置一种自动模式。

就算没有听纯音乐的时候,起床时心情也会非常愉快;散步时自然就会思考;运动时自然就会很有力量。当遇到挑战的时候,这些潜意识的信心,也会迁移到这些地方来。

4、定期锻炼

将锻炼身体当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让身体,精神上存在一种稳定,充满活力的状态。这也是一种排解情绪很好的方式。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面也有讲过,可以通过运动来训练自己的信念。另外这些方式的意义其实是共通的,可以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养成这种持续的积极习惯。

任何人都会存在积极跟消极的情绪,重要的不是克制自己消极情绪的出现,而是去训练自己的反应模式,当这些情绪出现的时候,能够理性地去分析,评估跟面对,让情绪来为自己助力,而不是成为自己的阻力,通过刻意训练,让它变成推动自己前进的一部分。

我们得承认消极情绪的存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同时也得相信积极情绪是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对你有帮助,如果有什么想法也可以跟我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情绪」来为你助力,而不是成为你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