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输入思考

事件一:

文案分公司的CEO写东西卡壳,我们俩就在水吧区聊了一会儿,原来她想开发一下新的业务线,做一个线上的写作社群,教大家如何通过写文章赚钱。

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写作这件事本身就很难,能通过写作赚钱的人永远是少数,所以如果主打教用户写作赚钱,用户赚不到钱怎么办?

于是,我分享了自己在007不写就出局的写作玩法:收取会员费,然后陪伴式的践行写作,鼓励大家记录生活,记录自己的成长故事,把结果变成过程。

而这个社群现在已经5年多了,全球有2W多的用户。

Mark一下自己分享的思考过程:

1、把写作当做媒介,帮助用户寻找同类。比如:打造一个写作圈子,鼓励这些渴望变得更好的普通人,通过写作记录生活,记录周边故事。

我们只提供陪伴的情绪价值,鼓励他们坚持写下去,不去评判写得好与坏,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2、之后可以为大家组织线下活动,强化圈子。让线下活动变成大型网友奔现,强化社交属性,鼓励大家交新朋友,多认识有趣的人。

3、挖掘KOL,通过KOL作为领头羊,点燃渴望成长的用户,偶像激励法。

总结:写作社群的核心不是教别人如何写文案赚钱,而是鼓励和陪伴大家通过文字来记录生活,记录自己的成长故事,顺便在社群里交点朋友。

而任何事情,只要开始做了,就会有改变,有改变就会有收获。


事件二:

之前答应高研院的学长,成为他咨询项目的调研用户,反馈一些消费心得,中午他的同事和我语音电话加微信聊了一个多小时,让我深度思考了一下自己如何消费的逻辑,以及站在运营的角度,我应该会优化哪些流程。

Mark一下自己分享的思考过程:

【消费者角度】

1、关于消费:当自己是小白的时候,身材不好,不会想买好看的健身服,但是当练了一段时间,明显瘦了以后,听到外面的正反馈,夸自己身材好,如果教练推荐装备,就会加大对装备的投资,比如:热衷买各种款式好看,日常也可以穿着的训练服。

混迹到健身圈以后,购买渠道从天猫到微商,购买习惯从公域到私域,喜欢找那些练得好的健美小姐姐直接采购,品牌不重要,款式好看时尚很重要。

还有,身材好看的健身小姐姐穿出了衣服最好看的样子,所以不自主的想要买买买,期待自己有一天也能练成那样,有一种榜样的力量。

最后,服装本身不仅仅限于健身房穿,还可以通勤穿搭,多元时尚,更划算。

2、关于价格:因为做过高定服装,知道大部分的大牌之所以贵是因为品牌溢价,所以我更愿意回到产品本身,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健身服,热衷国产,支持国货,而且国产的款式好看,价格实惠,是我最关注的,普遍消费的价格区间在69-399之间。

不会考虑动辄上千的大牌健身服,疫情当头,钱要花在刀刃上。

【运营者角度】

1、关于产品:把行业内做得好的公司列出来,对比产品线,做一个优劣势对比表,分析每个公司每个品牌的尖端优势在哪里?是产品强,还是营销强?

然后把自己放入对比,思考如何进行差异化竞争?是做细分垂直市场,还是做普通的更广的市场?勾勒用户画像,挖掘用户需求。

关于用户需求,全网搜索不同网友对于健身服最关注的点,YouTube、小红书、抖音、度娘、知乎、B站......穷尽了解用户需求,再进行信息归类。

根据用户需求和竞品对比,规划自己的产品计划,是做爆品策略还是做快时尚策略?产品应该如何打磨?

2、关于运营:产品主市场在国内还是国外?不同的渠道需要针对不同的地域文化进行视觉打造。比如,如果主战场在国内,那么在中国的文化中,男生不喜欢满身肌肉,男友力满满的女生,喜欢林黛玉似的阴柔美。

两性性选项决定了主流审美风向,所以国内流行白幼瘦,小萝莉的阴柔美,那么产品从视觉到模特呈现,是否应该匹配符合中国主流文化?

一套营销方案打遍天下,表面看省时省力,实际却容易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因地制宜,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研究市场文化,营销上搭乘风向标,更容易事半功倍。

3、关于营销:线上公域流量已经进入增长天花板,在现有的品类中,进行渠道扩张,核心要点是从“人找货,到货找人”。可以分四步:

第一步,线上公域流量导私域,可以参考瑞幸玩法,加企业微信领优惠券,用微信群进行圈养,定期在群内搞活动,增强用户粘性。

第二步,在北上深广四个一线城市的CBD建立品牌线下店,销量是其次,主要作用是进行品牌展示,作为线上私域会员线下活动的俱乐部,耕耘用户。

从线上活动到线下活动,形成用户运营的闭环,提升用户体验,建立信任。

第三步,除各大电商平台之外,全网筛选一些运动号和时尚号进行广告投放,寻找运动博主带货,全网提升知名度。

第四步,搭建公司的短视频矩阵:抖音、小红书、视频号、B站......主力放在视频号,内容分发到其他平台,全网增加品牌曝光度。

5、关于价格:根据自己的定位,是做低端市场还是中高端市场?不要企图所有市场都要做,根据想解决的问题,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总结:

无论是写作班这样的虚拟产品,还是健身服这样的有形产品,它们最后都要卖给人。

所以,人是交易的入口。

思考的时候,我主要要侧重2个点:

1、我的产品是为了帮什么样的用户解决她什么样的问题而设计的?

2、这些需要我帮助的用户在哪里?线下?线上?天猫?京东?抖音?小红书?

商业的本质是“解决问题”。你解决了用户的问题,用户自然就能帮你消化货的问题,交易本身就是一个价值交换的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日输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