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路不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分享见路不走”是小说《天幕红尘》中的一句台词

1、见路不走,其哲学深度在于“路”这个字。既然是路,一定是有人成功过的,走过的,才能叫做路。这个路的哲学含义是模式、经验。照抄照搬别人的模式、检验,即使所谓的“见路”。不仅是别人的经验,就是自己的经验,只靠“见路”也是不行。

2、见路不走,那见什么才可以走?见因果才走。就是实事求是,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往往都不复杂,而人的偷心不死,内心无明,反而把简单的事搞复杂。高人高招,是偷心不死,想的是一个“等靠要”;“见路才走”,处处找经验,找方法,而不从自身实际出发,不实事求是。

见路不走”是小说《天幕红尘》中的一句台词,贯穿故事的整条脉络,也是吸引读者深入破解探索的好奇心,引起了部分读者的深度思考。我谈一下对于“见路不走”的理解。

首先,先把“见路不走”拆开理解一下其中每个字的含义,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拆解到最小单位发现结构。“见”和“路”是核心,“见”指的是看见,是用眼睛发现表象的东西,如果是对应的词应该是“思”或者“悟”之类的。最核心的字是这个“路”,这里的“路”指的是前人在事物发展中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具有借鉴意义的“路”,到后面的“不走”就是否定了这样的“路”,其实是否定了照搬照抄死搬硬套的套路。其次,我们把“见路不走”的反面拿出来看看就是“见路就走、见道就钻”一类的聪明人经常做的选择,如果用反面对照一下就容易理解,“见路不走”是说不要让我们遇到问题见道就钻的走捷径,也不要死搬硬套走老路,第一是因为事物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变化,第二是即使照搬照抄也不能长久,因为背后的本质没有转移到当前的事物发展当中。说到“本质”就是这个“见路不走”指向的地方了,如果原来的“路”是总结经验的教条主义,那条不走的路就应该是实事求是的客观规律之路。我们再深入理解一下背后的哲学逻辑,就可以让这个“见路不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到作用了。“见路不走”中的路,在逻辑中应该属于归纳法,也就是所有前人总结的经验,或者说一个事物发展的可总结成果,归纳法不成立就是因为第一不能把所有样本全部穷尽进行统计,再一个如果出现一只黑天鹅,那么归纳法立刻破溃,也就形成了归纳谬误,所以这个逻辑行不通。那怎么办?举个例子:你第一次在家里挂相框,拿锤子把钉子砸到强上,这个时候脑袋里产生了一个锤子的概念,下一次去姥姥家挂相框,没有锤子你拿锤子大小的石块儿砸了钉子,也挂了相框。在这个过程中,你用的第一个锤子是“见路不走”中的路,如果没有锤子就挂不上相框了,那就是归纳法的指导思想。你用的第二个“锤子”就是“见路不走”而又生出来的路,其背后的逻辑是演绎法。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就是历史总结的路,如果照搬照抄只能是见路而不见道,事情不会按照我们主观的思路发展,如果把事物背后的规律借鉴过来,也就是客观规律依据现有的环境和条件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那就是“见路不走”后的能走之路了。

一. 见路不走是解决实事求是的可操作性问题,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念、思想,是一切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基础。

二. 实事求是是个很大的概念,很原则,很宽泛。见路不走是“见路非路,即见因果”的意思,跟“见相非相,即见如来”是一个道理。见路不走是实事求是的执行和具体,更具提示性,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三. 啥叫路呢?成功者的经验、方法叫路。路管不管用?管用,它管借鉴、模仿、参照的用。但是有漏,不究竟,因为成功者的经验是他那个条件的可能,你不可能完全复制他的条件,完全复制了,也就不是你的人生了。见路不走就是提示你,不要拘于经验、教条,要走因果,只有因果是究竟的,是无漏的。

四. 如来是啥呢?这得从因果律说起。什么条件产生什么结果,这是规律。这个规律是怎么来的呢?不知道,因为说来就已经错了,因为有来就有去,而因果律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人们就用如来这个词来表述这种性质。“见相非相,即见如来”的意思通俗说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的如来当真相讲,往大里说就是了悟得道。

五. 当事物作为“果”存在的时候,必然有它的“因”。

六. 条件的可能是什么?就是实事求是。就是让你想可想之想,能可能之能。你想了条件不可能的,一分钱也是贪心。只要是条件可能的,多少都正常。

七. 见路不走不是让你跟别人一样或不一样,它不以一样或不一样为判断,它是让你立足自身的条件,以自身的条件可能为判断。

八. 见路不走就是你不能跟着经验、教条瞎跑,也不能跟着形式走,只看因果、本质,只按它的条件可能去说,至于跟别人一样不一样的不用去考虑,也许一样,也许不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见路不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分享见路不走”是小说《天幕红尘》中的一句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