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和文化(一)

之前一直想写点东西。在22岁的年纪里,虽说离看破红尘大彻大悟远着呢,也无法凭借着自己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其他人促膝长谈。但是通过几年的读书,旅游,交友,总感觉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感悟。总有一些感觉不错的想法值得写下来,留待给22年以后的我看。所以,就开始吧。

我本科接触的就是国际文化国际交流方向,但是我依然对咱们中国的文化保有一种热忱。中国文化兼容并蓄,也不搞所谓的一神教多神教。佛道儒,三者,基本构成了我们华夏文明的一个主体,当然也有其他圣贤们各种发扬光大,但是本质上这三个就成为了我们的文化内涵的大部分。为啥提到这个呢?是因为有一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很久:如何用一句话来介绍什么是中国文化。这个典型的就是外行人提的,而且是我在英国和孔子学院办活动的时候一位外籍友人提的。解释什么是中国文化,单凭一个儒家理学的分支,就专家学者们讲一年了,更别提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小乘佛教大乘佛教,而且你跟外国人聊他还听不懂,时间也有限。

所以我也一直琢磨。道教说大道至简,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真的无法进行概括总结出一句话?当然,我也不是小说主角,也不是文学大家,所以我经常的拿这种类似的问题去问别人,自己也上网搜搜。有很多专家提出自己的观点,譬如易中天对于中国文化的思想核心的看法就是,群体意识,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来处理人与物的关系。这个观点对我来讲蛮新奇的,所以我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深挖。没有任何不敬的意思,但是总感觉这说法有些天马行空(有点跳脱),而且后面举得都是一个个例子,总感觉缺点那种概括性的东西。所以我就拿着佛道儒的东西来作为基准,站在人与人关系这个角度,来看一下阐述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佛教讲究的是渡人,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花和尚不算,但是高僧本质上都是讲究普度众生,求修行和善缘,大家的印象基本都是那种舍己为人的状态。所谓众生皆苦,但愿度化众人,自己苦行僧又如何。不讲究自己的安逸享乐,真有那种心忧天下的状态。换句话说,佛教的思想,是利人。

道教,发源于老子,提倡的状态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原文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但是这里的老死不相往来的译文,有一种说是老到死也不互相交往。也有一种说法是这里的往来指摩擦,战争,冲突,译为不交流不联系,但是也不会产生摩擦和冲突。这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状态,每个人把自己管好了,社会也就太平了。道教的代表人物杨朱更是提出来一个说法:“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取一毛而利天下,我不做。但是把天下都给我,我也不拿。这种个人主义(不是自私主义)还真有点资本主义的味道。由此观之,道教的群体意识是修身,利己。每个人把自己管好了,早起早睡,多锻炼,这个社会也就不错了。

现在,先擦把脸,然后咱们再说说儒。这个范围太广了,三纲五常,孔子孟子曾子朱子等等等,各种的格物致知悟道之学,祖宗成法,君臣之礼,孟先贤甚至连保护自然的想法都囊括在内了(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但是,从群体意识角度来讲,他们讲的最多的是一个词,规则。无论是自然规则,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都强调,要有一定之规。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可能会变,但是对他们来讲,永远存在,而且要约束人们的行动,无论是圣上还是大臣,无论是贵胄还是百姓。

所以捋到这里,你就会发现中国文化神奇的地方了。很多时候佛道儒在中国文化掺杂融合在一起,相互不分离,是因为他们三个真的达到了一种平衡:用规则,来平衡好自己和他人的利益。这是我觉得我目前能想到的一个最合理的解释,或者说是扩展。佛教,利人;道教,利己;儒教,规则。而这三种,形成了现在中国文化的内涵,三者随着我们的历史的磨合,大量的人与人相处的实验,成为了现在咱们文化的内涵,也同时成为了咱们为人处世的行为标准,和行为准则。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心和文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