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灬秋《身边的金钱心理学》读书笔记及感悟

关于本书

关于作者

若秋《身边的金钱心理学》读书笔记

第一章 金钱与个人情感

五种金钱病态人格类型

(1)焦虑型

(2)囤积型

(3)快感型

(4)炫耀型

(5)逃避型

谈钱伤感情,那怎么办呢?

把钱变得不像钱

如过年发红包,把钱用红色的袋子装起来

建立一个自动管理金钱的机制,以便于我们不需要谈钱。

聚焦幻觉

所谓聚焦幻觉,指的是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哪里时,就会夸大这一部分的重要性

一件事最重要的时刻就是你想到它的时刻

金钱的各种功效

金钱可以止痛,它可以帮助人们抵御人生中的各种痛苦

金钱不会改变你,金钱只会放大你

洗涤金钱

洗涤金钱是指人们通过将金钱花在道德高尚或者实用的地方,从而消除掉金钱携带的悲伤、内疚、焦虑等负面情绪

譬如捐赠、支付学费这样一些道德高尚,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就可以把钱“洗干净”了

这就是“洗钱”——做正确的事情,把钱携带的负面情绪给洗掉。

人们在花脏钱时不但花得更快,而且买东西的数量也更多,会让我们觉得买到的东西更加不值钱

接触干净的钱会激发公平、诚实的行为,接触脏钱则会引发自私、贪婪的行为

颜值到底值多少钱?

①长得好看的人一般收入更高,收入增加得更快;

②女性领导者不一定要特别好看,如果长得比较男性化反而会加分;

③如果你的领导跟你是同样性别,长得好看反而会变成你的短板;

④男人的颜值很重要,但是如果高出天际,那反而不见得是好事,除非你从事的是演艺事业

身高和收入之间的联系

(1)控制因素(家庭背景和认知)

家庭背景和认知可以在孩子年幼时进行干预,如营养、教育及父母造成的家庭环境等因素。

(2)中介因素(非认知能力)

动力、坚持、魅力、领导力等个性对孩子成年后的工作收入都会有正向影响。

(3)选择倾向(接受歧视)

矮个子的男性会顾虑到某个工种倾向于雇用高个子的人,而决定不找这类工作

有钱,会让你更加“目中无人

当缺乏资源时,我们关注他人是因为跟他人的关系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在金钱的武装下,人们的内心会变得足够强大,觉得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关注他人,因为他人微不足道

口红经济

在经济形势不好时,女性需要用美貌吸引经济状况较好的男性,所以更加青睐购买化妆品

当你对未来感到忐忑不安时,当你急需一些好运气时,除了祈祷,你还可以做点善事,积攒一些运气

把运气存起来也会让你觉得信心满满,更加乐观地面对未知的未来

如果你感到焦虑不安,如果你对生活没有安全感,那么或许你应该在枕头底下,放一些钱

第二章 金钱与社会生活

社会比较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是相对的,是基于事物之间的比较得出的

人们通过社会比较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比较就是一个小偷,它会偷走你的快乐

影响别人对你评判的三个要素

脸宽的一般会被认为有钱有实力

身高

个头高的一般会被认为有钱有实力

穿着

红色运动鞋效应

在一群西装革履的人中间,穿着一双球鞋和休闲装的人,会被判断成是终极大BOSS

如果你在正式的场合也有胆量穿得很随便,这种不合常规的行为反而会让人推断你才是真正的大咖

认知偏见

认为别人比自己更爱冒险

赌场赢利效应

我们在花自己的钱时,会更加保守,但是花别人的钱就会更加冒险

心理距离

当心理距离很远时,人们会更加关注可能得到什么好处。

但是当心理距离很近时,人们会更关注规避风险和不好的事情

罚款的副作用

人们一旦失去了道德底线,就很难再把道德情感找回来了

邻避效应

无论是垃圾处理场还是殡仪馆,人们认为“当然应该建设这些设施,只是不要建在我家附近就行”

奖励窒息

当外在的奖励很大时,人们的表现反而变得不佳。奖金越高,压力就越大

对于简单的任务,金钱奖励的效果更好

在问人要钱之前,你最好先问人要时间

把金钱花在别人身上,或者把金钱捐赠给有需要的人,这些都会导致幸福感的提升

穷人和富人思想

低收入的人会有更多的公共自我概念,他们认为自我主要由自己和他人的社会联系来定义;

而高收入的人会有更多的主观自我概念

也就是说,穷人更加重视人和人之间的联系,而富人把自己看成一个孤岛

受害者识别效应

我们会更加想要帮助一个特定具体的陷入困境的人,而不是模糊抽象的个体

对受害者的描述越具体,人们越会相信,在他身上的确发生了可怕的事情,也就更愿意伸出援手

所以,具体、形象的画面很重要

第三章 金钱与消费行为

关于数字

精确的数字不但让人觉得可信,还会让人觉得更少

心理账户

人们会在心中把钱分门别类地存放在不同的“抽屉”里,贴上不同的标签

每个心理账户里的钱是专款专用的,而不同账户里的钱是不能转移、不可替代的

心理账户特点

(1)心理账户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

(2)心理账户可以解释我们并不理性的花钱习惯

支付贬值

先付钱后消费时,付钱之后,消费者将会逐渐适应购买商品所付出的金钱(历史成本),因此这笔已经花掉的钱对消费的影响将逐渐减少,这个过程被称为支付贬值。

就是时间会让你淡忘支付时的痛苦。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别人是冤大头

①我们把别人想得比自己更傻、更笨,把自己想得更优秀、更聪明,这会让我们自我感觉更好、更开心、更舒服

②人们能够感受到自己花钱的痛苦,却不太能够感受到别人花钱的痛苦

花钱,你差一个借口

功能性借口

如果在奢侈品上附加一些实用性功能,人们就会更加愿意购买

深陷痛苦时,花钱买罪受

伴随着疼痛的仪式,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

痛苦不但会让我们觉得重获新生,还会让我们忘掉自己。

花钱去经历一些艰苦的挑战反而能让你重获新生

影响我们幸福感的有三大因素

跟他人的联系(Relatedness)、

成就感(Competence)

自主性(Autonomy)

为什么钱花在别人身上我们会觉得更幸福?

把钱花在别人身上会增加我们跟他人的联系,进而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把钱花在别人身上还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成就感

把钱花在别人身上也会让我们感到自己有自主性,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

花钱买体验,幸福感更强

体验是时间的玫瑰。体验消费更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体验不会因为比较而黯然失色。

你的人生取决于你做了什么,而不是你占有了什么

定价的“隐形设计”

有个服务型产品,2种定价方式350元

整合定价:1年350元

定期定价:1天1元钱

定期定价让人们觉得更划算也更具吸引力

如何降低你的“支付痛苦”?

如果售卖的是体验产品,请尽量选择让消费者先付钱,最好付一个会员价。

如果是高级场所,希望能够跟消费者建立一个长期的感情关系,那么挂账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距离会影响你对钱的价值判断

我们通常觉得自己的钱比别人的钱要更加值钱,能够买到更多的东西。

积极幻觉

人们通常会觉得自己比别人能力更强,觉得自己的运气更好,觉得自己更不容易生病,等等

损失厌恶

(1)坏消息往往比好消息带来的影响更深

因为损失带来的负效应是同样收益带来的正效应的两倍甚至更多

(2)相比“趋利”,人们更看重“避害”

避害比趋利要更加重要。人们更加关注负面信息,更加关注损失,更加会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就是因为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自己避害。

第四章 金钱与家庭生活

花钱大手大脚也不全是你的错

首先是性别比例

你所在地区的性别比例会影响你的花钱模式

其次,经济环境也会影响你是否大手大脚地花钱

面对经济衰退时

被富养的人会未雨绸缪,更加愿意存钱,为了未来做好准备

而被穷养的人则变得花钱如流水,不去想未来会发生什么,活在当下,及时行乐

多存钱、少花钱

(1)设立一个而不是多个存钱目标

(2)设定具体金额

(3)让存钱目标变得可视化

贫穷会限制你在食物上的自制力

贫富差距越大,人们吃得越多,越容易肥胖,也越容易患上糖尿病。

贫穷不仅限制了你的想象力,还限制了你在食物上的自制力。

另外,即使你不穷,生活在贫富差异悬殊的国家,你也会管不住自己的嘴。

有钱会让你成为更棒的父母吗?

越是有钱,越是经常想到钱,父母就会觉得养孩子没意思

养育孩子是父母重要的人生意义来源,父母能够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产生更多认同,找到生命的意义

什么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赚钱能力可能更强?

亲和性高的人生活满意度更高、压力水平更低、社交参与度更高、朋友圈也更广一些。

第五章 金钱与道德评判

金钱不是万恶的,对金钱的贪婪才是万恶之源

《身边的金钱心理学》思维导图

总结感悟

整本书引用了很多国内外的调查、研究数据,从金钱与人的情感、社会生活、消费行为、家庭生活以及道德评判诸多方面阐述,非常有趣和生动。让我对很多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消费现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s:终于找到原因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印象最深刻的是身高、长相、穿戴及言谈举止真的可以影响收入;触摸物品真的更勾起购买欲望;钱在人的心中也有三六九等的;购买体验比购买物质会有更多幸福感;退税居然能拉动内需;但最最让我动容的是作者对于有钱人比穷人更小气的解释:

穷人依赖社会关系度日,看重人际关系,反而更能体谅别人,有更多的同情心,所以相对慷慨;而有钱人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更重视自己的利益、欲望和幸福,容易忽视旁人的需求,所以相对吝啬。

你可能感兴趣的:(若灬秋《身边的金钱心理学》读书笔记及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