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看待的事物,只是我们想看到的

今天中午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看了一部电影,第一天的日更内容就和这个有关吧。

今天看的这部电影名字叫做《驴得水》,两年前就有朋友介绍我去看,但因为种种借口没有去,今日去看了任素汐出演的高好评的《无名之辈》,转而看了这部电影。

说实话,看完的感受是,懂了些什么,又没完全懂,总之懵懵懂懂的,并没有大家所说的特别“激动”的感受。

反而在看了电影后,看了这部电影的各种评论才有了一种脑内高潮的感觉。

有这种感觉是因为这几个问题:

1、 为什么同样的一件事物,每个人反应不同?

2、 我们看到的事物,究竟是看到的什么?

3、 如何才能将事情看完整?

4、 如何才能看清自己他人?

我们从第一个来说。


一、 这部电影很多人再给我推介的时候很棒,我还记得他们说的时候的表情是“非常笃定”,但看完后,我想说这部片子确实不错,故事节奏不错,但是这部片子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震动。我并没有像向我介绍的那些朋友一样,觉得“哇,非常好”肯。

我想原因就是因为:经历。

每个人的生活背景不同,成长经历不同,所以不同的事情带给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就好比一群朋友去唱歌,有人听到一首歌,马上就会象失了魂一样,或者哭得不成样子。而其他人都会觉得莫名其妙,不懂为什么会有人因为一首歌而哭,说不定我们还会再心里说:“不会有病吧。”

而我们不知道的是,可能那首歌是TA的爱人唱给TA的,而如今他们分开了,或者他不在了。

就这就触景生情,接收到了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信息,产生了那时的感受,而产生的情感上的共鸣。

所以,一件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和不同的感受。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这一点尤为重要,了解对方的过往,才能知道对方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二、 在看评论的时候,我看到了很多人只是评论了一个点,就这一个点就能看出很多人的世界观等等,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所说出来的话,都代表的是内心的世界。内心世界是这样,他看到的这就会是这样。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是,很多时候对于一些没有结果的事情,我们其实在心里都会有个假设、期待、设想。

慢慢的根据事先预设好的,我们的行动也会发生偏移,到最后现实也就会成为我们所期待的那样。

所以,很多我们所看到的事物,是我们想看到的。

三、 如果想要将事情看完整,首先就不要轻易的说出口什么,而是要听,听他人怎么说,听他人的角度,是怎样的。

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会为我们自己开脱,将那些对我们不利的事情给屏蔽,想方设法的感受到快乐,不要痛苦。所以要想做出理性的决定,就要听他人怎么说,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件事情,还原事情的每一面。

四、 如何才能看清楚自己,要有一个参照物,我们不是独自存在于世界的,而是有相对的东西,我们才知道我们是活着。

同样要看清自己是怎样的人,也要有参照,可以用本子记录,可以听别人说,重要的都是把自己当作旁观者,去审视自己。

除此之外,通过看别人怎么活着,来对比自己,也是参照。

就比如今天下午,通过看别人对《驴得水》里任素汐所演的“一曼”的评论,我才知道自己是一个渴望自由,但又相对保守,有自己的坚守,知道要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我,可以自由洒脱,也可以为自己带上枷锁。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所看待的事物,只是我们想看到的)